曾友香
[摘 要] 數學是培養和鍛煉邏輯思維能力的一門學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邏輯性、精確性和運用性等特點。幼兒因年齡小,對抽象的數學概念和知識缺乏興趣。幼兒的生活離不開游戲,游戲是幼兒最重要的活動。數學游戲化可以把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與有趣、具體的游戲活動結合起來,將數學知識滲透到游戲中,讓幼兒在游戲中熱愛數學,并快樂地學習。
[關鍵詞] 幼兒;游戲教學;趣味性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游戲就沒有、也不可能有完美的智力發展。游戲猶如打開的一扇巨大而明亮的窗子,源源不斷地將有關周圍世界的觀念和概念的湍流,通過這窗子注入孩子的心田。游戲猶如火花,它點燃探索和求知的火焰。”在日常的生活當中,可以發現幼兒對于喜歡的游戲,都會高度集中注意力,并且全身心地投入。根據幼兒的這一年齡特點和數學知識的特點,采用一些游戲的教學方法來滲透數學活動的知識學習,讓幼兒能在游戲活動中通過用眼觀察、動腦思考、動手操作、相互交流來吸收數學知識的內涵。以游戲的形式進行數學活動不僅能提高幼兒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讓他們能夠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體驗數學的樂趣,獲取有益的數學知識。
一、角色游戲教學
角色游戲是3~6歲幼兒最典型、最重要的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游戲之一。將數學活動的概念、知識和內容融入到角色游戲中,讓幼兒帶著愉快的心情,在輕松自然、富有興趣的情境中感知、體驗、積累、獲取相關的數學知識和經驗,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從而取得最佳的數學效果,最終使幼兒成為數學活動的學習和發展主體。
例如:在“6的形成”活動中,根據教學的需要,創設小白兔過生日的角色情境。教師根據教學情境講述故事,用形象逼真的道具,再加上音樂背景,幼兒注意力就被吸引過來了,很快進入到角色中。每一個孩子,扮演著不同小動物,都在為幫助小兔過生日而開心不已,每個幼兒都十分認真地聽著游戲規則,為接下來的“按數取物”活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良好的角色氛圍中,讓孩子扮演其他不同的小動物親自動手給小兔過生日,并根據蛋糕上的數字插上相應的蠟燭。教師賦予孩子學習方法的情境化,帶著角色,身臨其境,這樣孩子會更加投入。
二、區域游戲教學
區域游戲是以操作材料、擺弄學具等方式來開展自主游戲,其活動形式豐富多樣,游戲環境輕松愉悅。將有趣的數學知識融入到區域游戲中,使幼兒在學習當中建立初步的數學概念,激發學習興趣,不斷培養幼兒仔細觀察、認真分析的能力,從而促進其數學思維、邏輯能力的發展。如“幫媽媽撿蛋”的活動中,融入了區域游戲“母雞下蛋”,教師為孩子創設母雞下蛋的情境,孩子們扮演雞媽媽一邊唱歌一邊游戲,在音樂聲一停時,被老師摸到頭的孩子扮演蛋寶寶,并且一起數數“雞媽媽”下了幾個蛋寶寶,接著不斷增加游戲的難度,幼兒不僅會數數蛋寶寶還會根據老師出示的數字做相應模仿。這種歡快學習,減輕了孩子的負擔,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自始至終孩子都很感興趣,既解決了孩子學習的煩惱,又提高了孩子的接受能力。
三、戶外游戲教學
戶外游戲是一種以基本動作為主要內容的有規則游戲,它最符合幼兒的身心特點,并能滿足幼兒身心的需要。將戶外游戲與數學結合起來,把數學知識靈活滲入到戶外活動中,讓幼兒在戶外玩得快樂、學得高興。滿足幼兒喜歡游戲和愛好運動的多種需求,提高幼兒的動作技能水平和身體素質,同時能更好地促進幼兒智力的發展,潛移默化中建立初步的數學意識,掌握數學知識。
例如:大班的數學活動“5的組成”,以往組織這樣的活動,都是由老師在黑板上一邊出示教具一邊教授,講了好多內容,孩子還是不理解,不會運用。《綱要》指出:“寓教于生活、游戲之中,滿足他們多方面的發展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在新的教學理念的引領下,教師為孩子創設“餃子店”有趣的戶外游戲的場景,把幼兒帶到創設的“餃子店”中,讓每一位孩子都來體驗在店里做廚師分餃子,特別是對于5個餃子如何來分給兩個小朋友,有多少種分法,讓每一位孩子都來體驗,都來參與,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在快樂愉悅的氛圍中,孩子既積累了生活經驗,又能夠在非常愉快的游戲中掌握了數字“5”的四種分法。孩子在輕松愉悅的游戲情境中快樂學習。
四、生活游戲教學
生活游戲就是指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的各個小細節。幼兒的生活中也充滿了很多的數學知識,但幼兒很難意識到它的存在,更不會去思考其中的知識,所以,教師要把其中的概念擴大化,讓他們善于發現數學、感知數學,同樣也引導幼兒學習數學。
例如:大班幼兒教學活動“復習6以內的加法”,教師創設“超市購物”的買賣游戲,孩子自由進入“超市”,挑選自己喜歡的買兩件商品,能說出兩件東西加起來是多少錢才能買走,孩子為了能買到東西不停計算著,當營業員說算錯了時,他們認真重算,有一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感覺。在教師創設的買賣游戲情境中,孩子們積極與材料互動,在與材料、同伴的互動中鞏固數字“6”以內加法的運算,既提高了計算能力,又體驗了活動的樂趣。充分讓孩子去感受、理解、運用。
五、操作游戲教學
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說過:“數學的抽象乃是操作性質的,它的發生、發展要經過連續不斷的一系列階段,而其最初的來源是一些十分具體的行動?!笨梢姡變菏炀毜牟僮骰顒訉φ莆粘醪降臄祵W知識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操作活動是幼兒主動獲取數學知識的重要途徑。幼兒只有在明確操作規則下,借助操作材料,在教師的引導下有意識地運用視、聽、嗅等各種感官感知事物,結合具體明確的操作游戲,獲得相應的數學感性經驗,整理數學表象,通過不斷的積累,主動發現,才能建立起數學意識,并逐步體驗抽象的數學概念。如在小班數學活動“美麗的太陽花”時,教師為幼兒準備了五種顏色的花瓣,以及五種顏色的標記,先讓幼兒按照顏色給太陽寶寶送花瓣,并進行顏色分類,再讓孩子根據老師提供的花蕊,先看顏色,再數一數花蕊里面的圓點有幾個就給它貼幾片花瓣,讓幼兒感知“5”以內的數量。又如小班幼兒喜歡擺弄“娃娃家”的餐具,老師就可以趁機引導幼兒來區分碗的大小,把碗和杯子分類擺放。在拼圖游戲中,老師可事先拼好簡單的圖形,制成一張張樣卡,然后讓幼兒尋找相應的圖形片放在樣卡上,并引導幼兒數數、比較數值。讓孩子在操作游戲中形成概念,快樂學習。
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調整材料、添加輔助材料或變化規則要求等方法,讓幼兒通過反復操作練習的方式來達到熟練。這樣的操作活動不需要老師過多的講述,而是放手讓幼兒自己動手操作,自己尋找,自我發現。幼兒學得會更積極、主動,對知識的理解也更為準確,還能夠舉一反三,在課堂上靈活運用。在操作練習過程中,幼兒愉快地通過操作實踐獲取數學知識,并對數學產生深厚興趣。
數學活動游戲化,將數學教育滲透到游戲中,把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與有趣、具體的游戲活動結合起來,讓幼兒在輕松、愉悅的環境和氛圍中積極參與、學習數學。結合幼兒一日活動中的各種游戲,開展生動、有趣的數學游戲活動,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幼兒的數學學習能力。
責任編輯 吳晶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