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勇
摘 要:高中物理的教學質量與課堂教學效率有密切聯系,在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下,很多高中物理課堂存在教學方式單一、趣味性低、師生無交流等問題,不僅浪費了教學資源,而且不利于高中物理教學的發展。為了改善這一問題,闡述了突破高中物理課堂教學難點的策略,希望能提供給物理教師借鑒意義。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難點;教學策略
自新課程改革以來,我國教育部門對高中物理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在掌握物理知識的基礎上,應靈活運用物理知識點。為了提升物理教學質量,教師應圍繞學生開設教學活動,在課程講解中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問題,以下筆者展開論述。
一、高中物理課堂教學難點成因
高中生由于面臨升學壓力,同時學習的科目較多,在精力時間有限的情況下,難以調動對物理的學習熱情。物理課程涵蓋的理論知識較多,教師在課堂講解時也偏向對教材知識點的論述,譬如在“牛頓第三定律”中,教師僅表述“永動機不存在”,但未說明原因,導致學生難以理解,只是對概念進行重復性的背誦,在牛頓其他定律的學習中,容易混淆知識點,同時教學氣氛過于死板,呈現的狀態是以教師為中心,未關注學生的實際體驗。隨著時間的推移,容易浪費教學資源,降低了教學效率,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物理素養。
二、突破高中物理教學難點的有效策略
(一)發揮類比法優勢,突破抽象的物理概念
高中物理課程中的部分物理概念較為抽象,表述相對簡潔,學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難度。譬如“靜電場中電勢”一節中,教材對其表述為“電荷電場中某點電荷的電勢能與它的電荷量的比值”。電場概念較為抽象,同時涉及電場強度、電勢能模塊,學生難以弄清其間的關系,在運用上很難達到教學要求。由此可見,教師借助類比法,引入重力場中“地勢”的概念,使學生在掌握易懂的概念基礎上來學習,從而提高類比教學效率。在物理課程中,涉及的多個抽象概念都可以采用類比法。又如在“速度定義”中,教師可以借助已經學習過的速度定義類比進行總結,在電場線中通過磁感應線類比引入。當教師講解完課程后,需要善于總結課堂教學經驗,在探索中運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使學生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物理學的發展涵蓋豐富的科學思想,教師在講解期間還需要將物理思想滲透其中,引導學生領悟物理的精髓。學生能否掌握知識點與教師的綜合素質有重要聯系,教師應基于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開展教學活動,在課前準備中深入分析教材概念,重新整合教學內容。在教學講解上,明確教學廣度與深度,即強調的知識點、不需要明確講解的知識點,從而在有限的課時中提高教學效率。
(二)運用先進的多媒體資源,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現代化教學體系中,多媒體資源發揮著很多作用。譬如在物理教學課程中,教師應掌握微觀層次結構,使學生通過直觀的方式來獲得知識點,從而有效解決教學難點。在某些情況下,宏觀結構難以用實際進行展示,教師也可以借助多媒體資源來縮小宏觀展示。在事物發展變化期間,教師借助多媒體資源能實現過程的模擬,有利于學生突破知識難點。因此在教學期間,教師應充分發揮多媒體資源的優勢。值得注意的是,教師不能過于依賴多媒體資源,不僅會降低教學質量,而且難以幫助學生構建物理思維。
(三)有效結合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物理素養
在傳統的物理課程教學中,很多教師忽略了實驗教學的意義。相比于初中物理,高中物理的理論性更強,知識點更難,學生僅依據理論思考、背誦知識點是難以靈活運用的,因此實驗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實驗課程與理論課程是相輔相成的。當教師講解完理論課程后,可以引導學生在實驗中驗證理論的正確性,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使學生高效掌握知識點,從而實現教學有效性的提升。譬如在“電流磁效應”一課中,教師先讓學生主動思考與磁現象有關的問題,并鼓勵學生舉例回答。學生借助課余時間也可以通過網絡搜尋相關知識。教師通過播放“磁懸浮”視頻,使學生感受到電流磁效應的神奇。在實驗課程中,教師設置“小組合作”的方式來讓學生演示實驗:借助磁鋼堆硬幣積木,并引導學生思考現象成因。值得注意的是,在課程教學中,教師不應提前把答案告訴學生,避免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學生在思考、實驗的過程中不僅能增加對物理的學習信心,也能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使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理性思考。在課堂最后,向學生講解“通電導線會產生磁場”的原因,使學生理解其能“對磁針產生力的作用”原理。
三、結語
綜上所述,突破高中物理課堂教學難點的方式較多,教師應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結合教學目標、學生實際情況開展教學活動,使學生在突破物理學習難點的過程中感受物理課程的魅力,提升對物理課程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物理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胡秀霞,胡國進.新課改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實踐初探[J].教育學術月刊,2006(12):73-74.
[2]何文明.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J]. 教育學報,2002(5):34-38.
[3]申穎.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實效性提升策略探究[J].才智,2013(3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