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彬強
摘 要:根據中學有機化學教學的特點,提出一些在教育中的思考與結論以實現有機化學課堂上高效教學的幾點方式:首先是要對有機教學中選修或者必修內容廣度以及深度進行處理,以能夠恰當地激發出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好;其次是要講練結合,落實好化學用語的教學;最重要的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自己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關鍵詞:高中;有機化學;高效教學
有機化學含有以下幾點特征:數量頗多、種類復雜、結構難以分別以及多種多樣的化學反應。大多數學生反映有機化學難學的原因是:聽懂容易但記憶困難,要是真正運用起來更是難上加難,花費很多時間去學習也難以達到效果。針對以上種種反饋,筆者歸納了以下幾點教學方式,從難入簡,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且能夠高效地學習有機化學,成績能夠有明顯的進步,展現化學教學的高效性。此策略經過教研小組的不斷完善,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一、必修與選修的深廣度關系
有機化合物必修這一塊的知識點較為簡單,主要的知識點是常見的有機物的各個方面屬性以及反應情況和概念等,在教學過程中不必進行太多的拓展,簡單地涉及官能團,分析一些常見有機物的屬性,同時可以加上有機物的各個類型的反應等,不能夠一步登天直接傳授高考內容,這樣對學生來說難度非常大,容易失去學習的興趣與信心。選修的內容是在必修的知識點基礎上加深有機物的學習,能更加完善有機化學的知識體系。教學時可以從結構入手,引出各個物質的性質,總結歸納出有機物的性質、結構以及反應。理清必修與選修之間的深廣度關系是通往高效學習有機化學的橋梁。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學習有機化學的初級階段,學生會覺得與無機化學相比有機化學難學很多,這有可能造成學生對有機化學喪失興趣。為了提升學生的興趣,進行高效的化學學習,建議從三個方面入手:
第一,實驗。學習化學與實驗分不開,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實驗操作,用有趣的反應變化來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比如,一些顯色的反應;或者進行分組設計實驗;鑒別毛和纖維的不同以及利用脂制取肥皂等。學生在進行實驗時觀察和操作的能力都會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時能高效地記憶知識點,課堂的效率也得到提升。
第二,聯系實際生產、生活和社會。在社會中很多方面都涉及有機化學,有機化學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在課堂中的教學上,教師應注意聯系實際。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化學無處不在,使他們對學習化學產生動力,使學習變得高效,從而有效地提升成績。
第三,講述科學史。在化學課堂上引入一些知識點的來源,利用科學的歷史將學生帶入情景。不僅讓學生了解科學探索的辛苦與艱難,又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對事物的探索精神,有利于將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起來,提升整節課的教學質量。
三、抓好化學用語的教學
要想學好中學有機化學,首要條件是必須要弄懂各種化學用語,許多學生在寫好化學用語這個要求上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難關需要去攻克,而化學教師在這個節點上就很關鍵,要做好示范,其次要把其中的要點說清楚,好的教師還會將簡易的學習方法例如口訣等教給學生。學生要掌握好各種化學方程式的正確書寫方式,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教師在每次講到新的知識點時都應用結構式將有機化合物成鍵以及斷鍵的過程講明白,使得學生在第一印象中就能掌握這類有機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書寫要點??谠E與結構式相結合能使得學生的記憶更加深刻,必要時教師還可以創造有新意的口訣。學生對于化學方程式的背誦記憶需要不斷地進行刺激,比如可以通過小測、小組比賽、抽查等方式?;瘜W課堂的高效性需要熟練掌握化學用語。
四、引導學生掌握合適的學習方法
帶領學生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也是有機化學教學高效性的保障。
(一)抓主線。要從該有機物的結構講到性質再到用途,最后講解該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在化學中,結構往往決定性質,將有機物中的結構講清楚就能讓學生對該有機物的性質有一個大概的理解。大量的學習該種結構的有機物后,教師要引導學生找到規律,培養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學生抓住學習的主線就能夠對有機化學有良好的掌握,學習效果也可以事半功倍。
(二)教會孩子們學會總結,從而使得課堂上的知識網絡能成為自己的東西。教科書上的知識點往往東一塊西一塊不夠集中,較為零碎。大部分學生會感到有些不知所措,因此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自我歸納、總結。
五、講練結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將講與練習高效相融合是學習化學必備的方法。課堂上聽懂了不代表就能夠熟練地運用,課后還需通過習題對知識點進行鞏固,更深層次地理解知識點。
有機化學的教學知識點龐大,課時較少,要課堂中的效率有所提升,需要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需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認真聆聽學生的問題與意見,不斷完善課堂方式。
學習化學的途中還需不斷地探索,筆者歸納有機化學的教學方式,日后還需不斷地完善與歸納,在以后的教學中吸取經驗,創造出更高效的課堂。
參考文獻:
[1]樂傳俊,王晉方,王麗.有機化學翻轉課堂教學的實踐和思考[J].科教導刊,2016(9):88-89.
[2]吳佳怡.微課程在高中有機化學教學中的設計與實現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6.
[3]吳少堅.談新高考形式下有機化學復習有效性課堂教學[J].讀書文摘,2016(4):243-244.
[4]呂志鳳,姜翠玉,戰風濤,等.以學生為中心的有機化學課堂教學改革與實踐[J].化學教育,2016,37(14):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