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時代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意義重大,在具體實踐中要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努力提升法治政府建設水平、積極推進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
關鍵詞:全面依法治國;意義;路徑
中圖分類號:D920.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8)32-0136-01
作者簡介:孔聰(1982-),男,中共濟寧市委黨校,講師。
依法治國是我們黨深刻總結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做出的重大決定,黨的十九大把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確立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的重要內容,標志著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踏上了新的征程。一、新時代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意義
(一)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為實現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從理論層面來講,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是國家通過頂層設計,全方位推進法治,從治理的目標、模式以及相關制度等層面同時展開。從內容層面來講,全面依法治國將對國家治理的中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等方面進行全范圍覆蓋。從具體方式來講,全面依法治國是黨依法執政、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重要基礎,是對國家和社會進行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的重要保證。可見,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是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主要方式和途徑。
(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基礎
法治國家的本質體現在:全體公民在法治的制度下依法享有廣泛權利,人身權、財產權和基本的政治權利等受法律保護。可見,唯有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在國家和社會的各個層面和領域全方位的推行法治一體化建設,才能從根本上建成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此外,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可在全社會實現公平正義的健康風氣。公平正義是法治國家的基本訴求,法治的進步對于整個社會公平正義的實現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三)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然要求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質上是制度現代化。“人民創造國家制度”[1]的論斷表明了制度現代化的突出特點是人民民主,而民主的國家治理方式需要法治提供保障,所謂“法治興則國家興,法治強則國家強”,國家治理現代化所需要的兩個基本條件民主與法治均需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方能實現。可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二、新時代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具體路徑(一)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2]科學立法就是要遵循立法活動規律,確保立法符合程序,實現立法過程的科學化和規范化。民主立法就是要充分反映最廣大人民的意愿,擴大公民參與途徑,增強法律認同感,為全民守法奠定堅實基礎。依法立法就是要加強立法合憲合法性審查,完善立法備案審查及監督機制,確保所立的每一項法律都能經得起實踐和歷史的檢驗。進一步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和依法立法,是新時代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具體實踐。(二)努力提升法治政府建設水平
法治政府建設的一個重要層面就是推進依法行政,依法行政除了包括依法執法外,還包括依法制定行政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從目前情況來看,依法執法在依法行政中的地位更為重要。這就要求執法人員在工作中務必要嚴格執法、規范執法、公正執法和文明執法,積極探索行政執法先進機制,創新行政執法方式,合理配置行政執法資源,不斷提升行政執法效能。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在簡政放權、創新監管方式方面加大改革力度。理順政府與市場、社會的關系,正確行使政府職能,優化簡政放權質量,加強行政監管平臺建設,使依法行政不斷深入。同時要增強政府公信力及執行力,以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作為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要目標。(三)積極推進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
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是公正司法的前提和基礎,也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一項重要舉措。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和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是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關鍵點,必須破解制約司法體制改革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阻力和問題。要明確司法職權配置,創新司法事務管理和訴訟程序制度,優化監督考核評估機制,加強正規化、職業化隊伍建設,進一步完善司法為民機制。在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過程中,一定要傾聽人民群眾的呼聲,深入基層了解一線司法情況,明確人民群眾對司法改革的真正期盼,唯如此才能設計出與我國國情相匹配且能尊重司法規律的綜合配套改革措施,從而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不斷發展和完善。(四)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
法治文化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程中提供強大的內在驅動力。因此,要大力推進法治文化建設,努力培育人民群眾的法治信仰。要加強法治宣傳教育,通過開展富有感染力和喜聞樂見的法治教育活動,切實增強人民群眾對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認知,引導人民群眾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同時要營造良好法治環境,把法治理念內化到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具體實踐中,讓法治成為人民群眾可近、可感的現實狀態,使群眾把法治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使法治理念轉化為行動自覺。另外要發揮好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的模范帶頭作用,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楷模,切實推動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81.
[2]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