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法律規定可適用公示催告程序的范圍為:票據,記名股票和海事訴訟提單三種。從經濟發展社會需求的角度來看,有必要從土地使用權人、對適用公示催告程序適用種類完善。
關鍵詞:公示催告;適用種類;完善意見
中圖分類號:D922.28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8)32-0244-01
作者簡介:李露(1985-),女,漢族,貴州貴陽人,碩士,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主任科員,研究方向:民法,民事訴訟法。
一、公示催告程序現有適用范圍
任何一項法律制度的適用,若想其作用得以充分發揮,并在最大程度上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就應當規定寬嚴適當的適用范圍。我國民事訴訟法對可適用公示催告案件范圍的規定十分有限。①最初僅在我國《民事訴訟法》中所規定了公示催告制度,其適用對象僅包括票據,且只限于票據中可背書轉讓的一類。此后,隨著經濟的發展,在我國《公司法》和《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中也對公示催告制度的適用范圍做出了相應的拓寬。②到目前為止,在我國可以申請公示催告的案件范圍也僅包括:票據,記名股票和海事訴訟提單三種。最初引入公示催告制度時,對整個制度的設計并不十分完善,隨著日趨復雜的經濟交往,為了更好地處理和調節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各方法律關系的穩定保障交易安全,我國民事訴訟法在規定上,有必要拓寬公示催告制度的適用范圍。二、關于公示催告程序適用種類的完善
相較于我國公示催告制度僅適用于部分證券的現狀,建議在適用范圍上進行拓寬。中國擁有廣袤的農村土地,隨之而來土地產生的問題也是十分突出,目前很多農民由于外出務工等原因,造成其承包地長期無人耕種的情況并不鮮見。③但是于2003年頒布的《土地承包法》規定了發包方可以收回承包地的唯一情況,即“承包方全家遷入設區的市,轉為非農業戶口”。按照新法優于舊法,土地發包方無權僅僅因為土地閑置而將其收回。在這種情況之下,為了避免長期閑置土地造成的損失和維護長期耕種土地者的利益,利用公示催告程序排除土地上不明債權人的做法是很可取的。筆者認為,我國也可以將公示催告制度適用范圍在土地使用權方面拓寬,并在實體法中加以規定。
在排除各種債權人的規定中,德國《民事訴訟法》從第989條到第1000條做出了關于排除遺產債權人的規定。筆者認為,這一系列條文對我國完善公示催告立法也很有借鑒意義。我國《繼承法》中規定的限定繼承原則對以遺產清償債務的問題做出的了規定。④即便是繼承人知曉也不一定會積極主動地履行清償債務的義務,所以為了保護全體債權人的合法權益,規定遺產債權人報明債權的公示催告程序就顯得很有必要。再有我國法律在確定繼承人的時候,采用“搜集繼承”的做法也很有可能遺漏部分不為眾人所知的繼承人(如非婚生子女)。⑤同樣我們也可以利用對遺產繼承人進行公示催告的方法來處理這一問題。
還有一個問題,我們注意到在德國民事訴訟法中公示催告適用范圍中第二類:適用于排除土地所有人的公示催告和第三類:適用于排除各種債權人的公示催告規定中,法條表述上用到了“排除”二字,立法表現出的似乎是一種偏向申請人的態度,意在通過申請人主動提出申請而排除其權利上的負擔。在排除土地所有人、土地債權人、船舶所有人的公示催告程序中,申請人也自然會積極主動地申請公示催告來保全自己的利益。但是對于這一點,排除遺產債權人和搜集繼承來說則不同,因為公示催告后權利人對其權利的行駛,會使申請人已有權利受到削弱,自然也會怠于提出公示催告申請。所以,在制定債權人報明其債權和排除其他繼承人公示催告制度的時候,也應該在死者有遺產的情況下,將這類公示催告作為死亡后必須進行的事項之一,同時可以用其遺產繳納公示催告所需的費用。這樣,對已有繼承人來說避免了因限定繼承而長期產生的不確定因素。對遺產債權人和未知繼承人來說,其合法權益也將得到有效的保護。[注釋]
①《民事訴訟法》第193條第1款規定:“按照規定可以背書轉讓的票據持有人,因票據被盜、遺失或者滅失,可以向票據支付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申請公示催告。依照法律規定可以申請公示催告的其他事項,適用本章規定.”
②《公司法》第150條規定:“記名股票被盜、遺失或者滅失,股東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公示催告程序,請求人民法院宣告該股票失效。依照公示催告程序,人民法院宣告該股票失效后,股東可以向公司申請補發股票.”
③我國在1991年頒布的《土地管理法》中規定:“承包耕地的主體,如果出現連續兩年或兩年以上廢棄耕種所承包土地的情況,該土地將會被收回,承包人從而喪失土地承包使用權.”自1991年1月1日起實施的《土地管理法》第37條第3款規定:“承包經營耕地的單位或者個人連續二年棄耕拋荒的,原發包單位應當終止承包合同,收回發包的耕地.”
④但法律中并沒有規定使債權人報明債權的公示催告程序,這樣,在用遺產清償被繼承人債務時,很可能遺漏某個或某些債權人,因為被繼承人的債權債務關系并不一定全部是公開的,并不一定為繼承人或遺囑執行人所知曉.
⑤《繼承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繼承開始后,知道被繼承人死亡的繼承人應當及時通知其他繼承人和遺囑執行人.繼承人中無人知道被繼承人死亡或者知道被繼承人死亡而不能通知的,由被繼承人生前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負責通知.”[參考文獻]
[1]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00年版)[M].謝懷拭,譯.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1.
[2]劉學在.公示催告程序的立法完善[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7,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