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乃琨,韋譜新
(欽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急診科,廣西 欽州 535000)
急性心力衰竭(AHF)是心血管危重癥,病死率、致殘率極高,嚴重威脅到患者的生存質量[1]。面罩雙相正壓氣道通氣呼吸機治療(BiPAP)作為一種輔助治療方法,其能糾正AHF患者的低氧狀態,改善心功能,糾正高碳酸血癥,提高搶救效果[2]。我院對36例AHF患者應用BiPAP治療取得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2月來我院就診接受治療的急性心力衰竭69例患者臨床資料,排除合并血氣胸、心包填塞、低血壓患者,排除死亡的患者。對照組患者33例,男15例,女18例,年齡54~78歲,平均(68.2±4.6)歲;原發病上:缺血性心肌病13例,高血壓心臟病17例,風濕性心臟病3例。觀察組患者36例,男18例,女18例,年齡57~81歲,平均(68.8±4.5)歲;原發病:缺血性心肌病15例,高血壓心臟病19例,風濕性心臟病2例。兩組患者基礎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抗心力衰竭療法,主要為給予患者血管擴張劑、利尿劑等藥物治療,同時給予患者高流量吸氧。在此基礎上,觀察組患者加用雙相正壓氣道通氣治療,根據患者是否能閉嘴、呼吸道分泌物情況、面型大小等選擇合適的面罩或是鼻罩,將BiPAP呼吸機的呼吸模式設定為S/T呼吸模式,吸氣壓設定為8~16 cm H2O,呼氣壓設定為4~8 cm H2O,吸入的氧流量設定為5~10 L/min之間,根據患者的血氣分析結果適當調整氧流量;潮氣量為8~12 ml/kg。
1.3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5 d時的心功能指標值:左室射血分數(LVEF)、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心血管事件發生率、血氣分析(治療前、治療1 h后進行血氣分析),PaCO2、PaO2。
1.4統計分析:應用SPSS18.0軟件對計數數據和計量數據進行χ2/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存活患者治療5d時的左室射血分數明顯高于對照組,LVEDd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在心血管事件發生率上,觀察組為5.56%,對照組為24.24%,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組別例數LVEF(%) 治療前 治療5d LVEDd(mm) 治療前 治療5d 觀察組36395±52549±46672±67502±36對照組33402±56475±54668±64568±41t值0538614302537119P值>005<005>005<005
表2兩組存活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發生率

組別例數惡性心律失常新發心力衰竭其他發生率觀察組361(278)0(0)1(278)2(556)①對照組333(909)2(606)3(909)8(2424)
注:與對照組對比,χ2=4.852,①P<0.05


組別例數PaCO2 治療前 治療1h PaO2 治療前 治療1h 觀察組36584±56402±43①552±75884±81①對照組33578±54456±48①556±76805±93①t值0452492902203771P值>005<005>005<005
注:與本組治療前的同指標值對比,①P<0.05
觀察組患者治療1 h后的PaCO2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且PaO2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患者的心肌收縮力出現驟然的降低或是心室負荷顯著增加,從而導致心排血量急劇下降,體循環或是肺循環的壓力明顯提高的綜合征[3-4]。由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因心排血量的降低而出現肺毛細血管壓肺的增高,血管內的液體滲入到肺間質和肺泡內,從而引起急性的肺淤血,導致肺通氣功能的降低,出現低氧血癥、酸中毒等,隨著病情的發展會導致心腦腎肝等臟器的損傷,引發循環衰竭;也可能引起電解質紊亂,進而誘發惡性心律失常,影響到患者的生存質量[5-6]。針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理變化特點,應用輔助機械通氣治療是十分必要的。臨床在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療中,部分患者對氧療、利尿、擴張血管、鎮靜、強心等對癥療法的反應較差,需要輔助通氣搶救。而氣管插管有創通氣能快速糾正患者的呼吸困難癥狀,保證肺通氣換氣的正常,但是會引發喉頭水腫、上氣道損傷、拔管后聲帶功能障礙等并發癥;同時拔管后部分患者無法經口進食,影響到正常的咳痰和講話,容易產生躁動情況,需要采取鎮靜治療。因此,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無創通氣治療是十分有效的,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改善患者的呼吸狀況,改善肺功能。
雙相正壓氣道通氣治療能促進呼氣肺泡的萎縮,迅速改善患者的氧合指數,增強肺順應性,從而提高PaO2水平[7];通過對肺泡內正壓對肺內擠壓作用,從而有效減少血管內液體滲入到肺間質、肺泡內的情況,達到減輕肺水腫癥狀的效果[8]。BiPAP通過增加患者吸氣相時的胸內壓,達到降低左心室跨壁壓的效果,有效增加心輸出量,減輕左心室的負荷,改善心功能。另外,BiPAP有效輔助呼吸,減少患者的呼吸做功,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心肌的耗氧量和冠脈需氧量,減輕病情[9-10]。而且,BiPAP的兩個氣道正壓順利轉化,能有效避免出現人機對抗現象,提高了患者治療的配合度。而且BiPAP能通過正壓呼吸來增加患者的通氣量,促進二氧化碳的順利排出,并且實現萎縮肺泡的復張,增加功能殘氣量,并且減少動靜脈的分流,促進肺滲出吸收,減輕肺水腫。BiPAP的操作非常簡單,且利于護理人員開展各項護理操作,適應證也非常廣,用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療中能快速糾正患者的呼吸困難癥狀、低氧血癥,避免出現人機對抗現象,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等并發癥的發生,患者也可以自主說話、咳嗽、吞咽等,提高了患者治療過程中的舒適度;BiPAP治療配合其他抗心衰治療方案促進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心功能指標值優于對照組,血氣分析指標優于對照組,且心血管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指出BiPAP治療的應用有助于提高急性心力衰竭的搶救效果,改善患者的肺通氣狀況和呼吸功能,促進患者康復。
綜上所述,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雙相正壓氣道通氣呼吸機治療效果確切,有助于快速穩定患者的呼吸狀況、心功能,減少意外心血管事件發生,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張立萍,封啟明.面罩雙水平氣道內正壓通氣對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內皮素系統的影響及臨床意義[J].老年醫學與保健,2014,20(3):179.
[2] 韓俊愈,李衛華,郭擁軍,等.面罩雙水平氣道內正壓聯合重組人腦利鈉肽對急性心力衰竭的短期及長期影響[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3,36(22):12.
[3] 郭小芙,吳允孚,曹一飛,等.腦鈉肽聯合心臟彩超評估無創通氣支持對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治療價值[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7):20.
[4] 李素青,馬憲榮,郄俊蘭,等.無創雙水平氣道正壓通氣在急診急救中治療急性左心衰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1,8(18):23.
[5] 秦朝暉,朱漢東,熊 崗,等.雙水平氣道正壓通氣治療70歲以上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觀察[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13,12(12):928.
[6] 周哲慧,宋雅君,劉 沁,等.NT-proBNP評估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急性左心衰的療效[J].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16,25(2):167.
[7] 王 永,朱寶山,劉 勇,等.雙水平氣道正壓通氣治療老年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臨床研究[J].廣東醫學,2012,33(19):2927.
[8] 朱素玲,張 波.雙水平氣道正壓通氣對心力衰竭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左心功能的影響[J].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4,7(3):57.
[9] 徐 靖,朱漢東,熊 崗,等.BiPAP無創通氣在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應用[J].海南醫學,2013,24(7):1027.
[10] 秦朝暉,朱漢東,熊 崗,等.無創雙水平氣道正壓通氣治療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的有效性[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3,36(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