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環
(柳州工業博物館,廣西柳州 545005)
工業遺產是一種十分特殊的文化遺產,在旅游行業的不斷發展之下,人們對旅游中環境和物質要求也逐漸升高,在這種情況下工業遺產成為一種新型的旅游形式。工業遺產旅游的開發能夠讓我國的旅游行業多樣化發展,并且對城市文化的保護有著一定的作用。
工業遺產和旅游相融合形成了工業遺產旅游,是一種在工業遺產保護基礎上發展的新興旅游模式,在一些廢棄的工業地基上,經過再次利用與保護開發原有的機器和廠房建筑,將其改造成為能吸引現代人前往觀賞與了解工業文化的場地。因此,工業遺產旅游開發有以下幾方面的價值意義:其一是歷史價值,城市結構與布局經常是取決于工業的分布。工業遺產構成了城市獨有的內部肌理與豐富的內涵,其是城市的一種特殊語言。工業遺產旅游的開發能夠對城市的歷史風貌進行保護,可以改善城市的固有面貌,保護城市的地方特色,這對于城市的發展而言有著一定的意義;其二是經濟性價值,旅游業是一種綜合性很強的經濟產業,是由食、住、行以及娛樂等相關元素構成。而工業遺產旅游的開發能夠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在旅游產業之下發揮相關的產業,促使工業城市產業結構更加優化,促使城市當地的經濟發展。其三是環境價值,工業遺產旅游的開發能夠對現存的工業遺產進行保護,合理的開發旅游以能夠節省資源,避免城市的改造與發展中因為大規模的建設而將一些有價值的工業遺產破壞掉。
在進行工業遺產旅游開發和模式構建的時候,不能夠盲目地進行開發與構建,而需要遵循相關的原則和思路,這樣才能保障工業遺產旅游既能夠促使城市的穩定發展,同時也可以保護環境和工業遺產文化。
工業遺產投資價值和社會環境變化有著緊密的關系。而我國很多的工業遺產都處在城市的中心位置或者是周圍位置,在迅速發展的城市中專成為城市的“黃金地”。因此,在對工業遺產旅游進行開發的時候,需要注重對城市功能的延伸與發展要將優質的地理位置和工業遺產相融合,使其能夠具備更高的機制,而不是只關注舊廠房的改造。所以,工業遺產旅游功能的開發與定位要納入經濟建設和城鄉發展中。在開發過程中要遵循一定的延伸和創新原則,要讓城市因為工業遺產旅游產業而得到發展,同時也需要讓工業遺產在城市的發展中得到很好的保護。
工業遺產本身就具備自身的代表性與典型性,有著自身特有的風格與特色,這是歷史發展留給城市的財富。在經過了合理的改造與包裝之后,工業遺產能夠成為整個城市的亮點和代表性物質,使其能夠形成具有特色的城市風貌。因此,在對工業遺產旅游進行開發的時候,需要遵循個性原則,這樣才能夠讓工業遺產的開發對城市文化豐富地進行,并且有效提升城市文化的品質。
工業遺產地周圍的環境確定了地區能夠成為城市經濟文化中心,也決定了其是否能成為整個城市的活力地區。工業遺產不是工業景觀和非傳統的城市景觀,所以其本身是不具備任何的旅游景觀特征的。因此,在對工業遺產旅游進行開發和構建的時候,要把工業遺產保護和景觀的布局和組織相結合,除此之外還要和生態與交通系統相融合,開發和建設出具備工業文化、休閑、娛樂等多功能的環境氛圍,這樣才能夠將工業遺產旅游和城市結合在一起,并在此基礎上實現雙贏的目標。
在對工業遺產旅游開發過程中,有多種多樣的構建模式對工業遺產進行開發。工業遺產旅游開發實際上是對工業遺產進行的一種保護,其不只是限制于靜態的保護狀態中,而是在保護的前提下找到合理的旅游開發模式,這才是工業遺產保護的最高級別,同時也能夠讓工業遺產旅游的開發更具現實意義。比較常用的集中工業遺產旅游開發構建模式有以下幾種。
把工業遺產用博物館的方式呈現出來是對工業遺產的再一次利用。在通常情況下都是使用建筑和內部空間來對工業生產進行呈現,向游客呈現工業產品、工業文化以及工人生活等相關的景象。通過對建筑或者是設備自身來向游客呈現工業技術文化的展品,或者也可以將其改造成讓參觀者親身參與進來的動態博物館。比如柳州工業博物館,在經過一系列的改造和建設之后成為國家工業遺產旅游基地。柳州工業博物館具有歷史、文化、技術、社會、科學價值,并且有著自身特有的主題,也能夠集中展示社會主義工業建設巨大成就。柳州工業博物館是綜合性工業類博物館,其前身是一個棉紡廠,總占地面積10.6萬m2,收藏了工業文物3萬件,集工業歷史、遺產保護、文化旅游、生態文明展示于一體,承載著柳州工業百年的發展史和工匠精神。通過這種博物館模式的旅游開發方式,能夠向游客們講述著柳州新時代生態秀美、充滿活力、幸福宜居的柳州故事。
在對工業遺產旅游進行開發的時候,還可以將其構建為商務和購物的模式。所謂商務旅游模式,其主要是將工業遺產建設成工業博覽館或者是博物館,這個上文中有提出。在工業遺產地上舉辦主題性的工業博覽會,并且和一些招商活動、商務交流以及旅游等相結合。工業遺產和商務旅游能夠進行有機的結合,在此過程中城市旅游管理部門可以通過各個領域和行業的人員聯系,舉辦有關工業生產和科學技術發展的活動,讓全國各地甚至于世界各地的相關的人員都能前來參與活動,這樣不但能夠促使行業的發展,同時還能夠讓更多的人看到自己城市的風貌,并引進更多的投資與人才。而購物旅游模式,其主要是在原始工業中心建設購物場所,并配置酒吧、健身館以及咖啡館等場地,讓游客在休息之余可以再次購買城市的特產。比如上海的國際時尚中心,其就是以“科技與時尚”為發展理念,把工業遺產保護與文化創意相結合,利用原十七棉廠房基地,將其打造成與國際時尚業界互動對接的地標性載體和營運承載基地。既保留了20世紀20年代老上海工業文明的歷史年輪,又融入了當代時尚的審美元素,這是一種有效的工業遺產旅游開發模式。
工業遺產區域旅游模式可以被稱為工業遺產之路,具體是指覆蓋全區并且貫穿于整個工業旅游景點的旅游路線。這種開發與構建模式通常適用于一些老工業園區或是基地中,可以將幾座城市的工業遺產綜合在一起,以此來構成系統性的工業遺產旅游,為旅客制定一條富有工業特色的旅游路線,這也是工業遺產旅游開發的有效模式。在這種區域性的模式構建中,可以綜合城市實際情況和工業遺產周圍的環境,合理的規劃周圍的空間布局,打造獨具特色的區域工業遺產旅游景點。在區域旅游開發中可以設計一些旅游產品、旅游路線和旅游功能等,為游客提供一條龍式的旅游服務。這種區域性的工業遺產旅游開發模式能夠形成品牌效應,讓更多的人知道當地的工業發展歷史和文化背景,同時也讓工業遺產可以在區域中被很好地保護和傳承。
在文化遺產旅游發展之下,人們對工業遺產的價值有了全新的認知。而工業遺產旅游的開發和保護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在對工業遺產旅游進行開發的過程中,需要遵循延伸城市功能和環境氛圍營造等相關原則,同時還要以博物館、商務和購物等模式進行構建,在城市發展的基礎上對工業遺產進行有效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