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潔
摘 要: 互聯網教育對學生英語學習產生了重大影響,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英語學習意識和行為, 乃至于學生英語能力的培養。全面認識互聯網教育對英語教師及學生挑戰和要求, 準確把握互聯網教育的內涵及現狀,有利于提高高職英語教學質量,促進高職學前學生英語能力提升。
關鍵詞: 互聯網教育 高職學前學生 英語能力
互聯網教育以互聯網為途徑與載體,利用各種信息技術和表現形式,以其教育資源的巨大優勢,展開數字教育內容傳播,為不同需求的用戶隨時提供優質教育服務,改變了教學環境與學習模式,英語教學方式與學習模式也受到了影響。高職學前雙語專業學生可以利用互聯網資源開展積極的自主學習,課內課外、線上與線下學習相結合,提高英語學習效率,促進學前雙語生英語能力的培養。
一、互聯網教育與傳統教育
“相比于傳統教育,豐富的教育資源,高效的獲取方式,可控的學習時間及更低的學習成本使得互聯網教育發展迅速”[1]。互聯網教育的來臨,既是教育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體現,又是以需求為導向的反映,同時帶來了以往教育的重大變革。其一,打破了以往教育的封閉狀態。傳統高校形態是一種被動形成的封閉,這種封閉使更多的教育資源集中在了高校且難以對外開放。但“互聯網教育更強調知識的平等和共享,通過使更多人低成本地獲取名師的課程,互聯網教育破除了傳統方式的壟斷”[2]。其二,推動了教育的自我進化。“中國現階段傳統教育的發展嚴重滯后于社會和經濟的發展,難以滿足現階段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求”[3]?;ヂ摼W教育則推動中國教育的自我進化進程,基于開放共享的理念,使以往教育從較為封閉走向開放,在此背景下,每個人既可以成為知識技術的學習者和消費者,又可以成為知識技術的生產者和傳播者,實現知識的共建共享。其三,個性化教育成為可能。大數據、云課堂和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使得針對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進行教育成為可能?!盎诖髷祿夹g,互聯網教育企業能夠快速高效地總結出學習者的自身特點,并根據學生的特征為其制定個性化的學習方法”[4]。其四,促進了多樣化教育形態?!跋啾葌鹘y教育方式,互聯網教育行業的教育形式更加豐富多樣,教育制度也更加靈活自由[5]。教育形式上,既可以表現為傳統形式上實體的學校,又可以表現為網絡平臺;教育形態上,既可以表現為師生面對面教學,又可以表現為線上溝通交流,還存在混合式方式。總之,互聯網教育是教育領域的一場全新的變革。目前,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進一步促進互聯網教育更廣泛地應用。自主化、在線化、個性化、可視化、互動化,讓學生按照個體需要進行動態學習。正在生成的虛擬教學環境,能夠全面調動學生聽覺、視覺、觸覺等感官系統,其體驗式的學習方式,使得互聯網教育注入了傳統課堂的元素,給學習者以身臨其境的感受。
二、互聯網教育環境下高職學前雙語生英語能力培養策略
教育部2007年公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明確提出,“各高等學校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英語“教學模式應以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為支撐,使英語的教與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朝著個性化和自主學習的方向發展”[6]。高職學前英語教學要關注和指導學生運用互聯網技術進行學習,全面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由于語言學習需要長期學習與反復練習,能力的提高更多的是在課堂之外,亦即以往的課堂教學不能滿足學生能力提高的根本需求,而互聯網教育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ヂ摼W教育環境為學生能力培養提供了無限的平臺和無盡的資源,由此,無論是教師的指導還是學生的自主學習空間都得到了拓展與延伸。
1.教師確定學生的學習方向。互聯網學習環境提供給了無限量的信息資源,既包含國內又具有國外網絡資源供學生進行選擇,極大地方便了學生學習,但同時這些資源又充斥著其他誘惑性乃至于各類不良信息等,可能導致學生難以控制地沉迷于網絡世界,忘掉初心,影響學業。一些外國網站可能存在不實、不良甚至反動的信息,阻礙甚至摧毀學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教師必須加強監控、管理,一是提供給學生的網站及資源應經過教師的觀察與篩選;二是給予學生及時、有效的指導與幫助促使其自覺規避不良信息;三是通過交流溝通、軟件管理等方式,了解、跟進學生的學習進程和資源掌握情況,保證學生正常又安全地學習;四是加強對學生的道德規范、法律知識、網絡安全教育等方面的教育,要求學生遵守法律法規、倫理道德,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提高免疫能力,保證正確使用互聯網,實現互聯網學習的目標。
2.教師管控學習的過程及效果。利用互聯網學習,首要條件是學生的自我責任意識的建立及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在互聯網環境下,需要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與行為,教師需要實現自我角色的轉換,師生之間應建立民主的、平等的、亦師亦友的關系,共同協商設置學習目標、強化學生自主學習理念、督促學生學習的實施。為有效管控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教師一要針對學生個體實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學生進行精準督促與指導;及時為學生提供恰當的幫助。二是通過互聯網技術,組織學生建立共享、互助的平臺,開展小組協作式自主學習。三是教師全程參與學生的學習過程,隨時隨地保持溝通,及時為學生解疑答難。唯有如此,才能達到提高學生英語能力的目的。
3.開發學生學習潛力。人的學習潛力是巨大的,但這一潛力需要通過積極正確的開發,使潛力變成現實的能力。學前學生開發學習潛力應關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學會學習。有人說:“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睂W會學習可以使人更有效地發揮出學習潛能,包括科學學習、全身心學習、創新性學習等。二是規劃學習。學生應當學會自我認知,針對自身的實際狀況,選擇適合的英語學習資源,有計劃地開展學習。例如:英語基礎水平薄弱的學生選擇詞匯相對簡單的英語學習資源,并學會運用一些方便的英文單詞查找軟件,避免學生產生畏難情緒,保持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提高學習動力,并逐步增加學習難度;英語水平較高的學生可以涉獵部分英文原版資料,與外籍人士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與學習,在原汁原味的英文學習中開闊視野,全面培養英語能力。三是有目的地學習。在互聯網學習環境下,面對不斷更新的大量信息、動態變化的學習資源、日益更新的學習方式,往往會無所適從。這就需要明確學習目標,排除其他資源干擾,保持實現目標的定力,尋找相應的學習資源,同時尋求老師與同學的監督與幫助,樹立實現學習目標的信心。endprint
4.學生提高資源處理能力。互聯網學習環境下,學習資源不僅海量存在,而且不斷更新發展,學生應努力提高信息素養,增強資源處理能力,以適應資源的更新及學習的需要。學生學習英語課程的同時,應當有意識地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術水平。學生只有不斷提升信息素養,才能順利開展自主學習,即形成不受時空限制、隨心所欲地從互聯網教育資源空間獲取所需,并掌握運用。
5.師生共同創設學習評價體系。英語學習評價體系,旨在指導與幫助學生正確地自我認識、自我教育,實現自我發展。評價體系側重于學生英語互聯網學習的提高程度及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通過英語互聯網學習評價體系,學生能夠對自己學習的知識和方法進行總結評價,進而檢視學習進程,反思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方向,并根據實際調整學習計劃?;ヂ摼W時代,每一次學習行為都會在系統中留下痕跡,教師應當根據互聯網的特點建立相適應的評價機制,把總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有機結合,教師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學生之間的評價相結合,實現評價的全過程、全方位、多視角,準確地體現學生學習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利用互聯網開展學習,培養英語能力。
三、結語
學前專業學生利用互聯網教育資源開展英語學習,培養英語能力,要求學生了解英語教學目標,根據教學要求制訂個人學習計劃,“能有效使用學習策略并監控學習策略的運用情況,能自己監控與評估英語學習的過程”[7]。因此,師生必須共同利用互聯網技術對教學信息進行數字化采集,運用互聯網技術對采集的信息資源進行整合、處理和決斷,最終形成反饋并服務于教育,以此提高教學效率,并對學習過程實施有效管理,最終促進學生英語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朱珈儀,朱恪鈞.大數據掀起的教育變革:一波漣漪還是一陣巨浪[J].理論與改革,2016(5):118-123.
[2]馬強.共享經濟在我國的發展現狀、瓶頸及對策[J].現代經濟探討,2016(10):20-24.
[3]丁唯佳.高校在線教育商業模式的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5(8):30-34.
[4]衛志民.“慕課”本土化開發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78-84.
[5]柴陽麗.曾珠,黃洪.中外學前教育發展現狀及反思[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37(3):82-85.
[6]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9.
[7]徐錦芬,徐麗.自主學習模式下大學英語教師角色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4(3):77-7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