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甜
摘 要: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一直被重視,國家鼓勵大學生全方位、多渠道的自主創業,讓大學生自身的才能和理想找到一個釋放的出口,充分實現自己的人生和社會價值。“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為大學生自主創業打開了又一扇大門,大學生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自主創業,在投資小和風險小的情況下進行創業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輕大學生的壓力,是個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創業途徑。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大學生創業模式;路徑優化
中圖分類號:G647.3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33-0135-02
“互聯網+”是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行動計劃,所謂的“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但并不單是指兩個個體的相加,而是通過互聯網的平臺,將互聯網技術與我國傳統行業相結合,創新行業發展模式。大學生就業創業成為近些年的熱點話題,從目前的形式來看,大學生就業形式十分不樂觀,而“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為大學生提供了很好的幫助和很多的創業途徑,能夠優化大學生就業創業的選擇。
一、我國互聯網的發展現狀與特點
伴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我國總體上已經在很大范圍內普及了互聯網技術,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普及率依然較低,互聯網的水平優勢并沒有完全發揮出來,互聯網及技術的創新遠不如發達國家,而且互聯網基礎設施也普遍不夠完善,整體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升。與互聯網相比,我國的移動手機網絡似乎更加有發展前景,越來越多的人使用智能手機,手機不能離身,到哪里不能斷網,“低頭族”的成員逐漸增多,手機淘寶、微信支付、移動銀行等手機相關的商務功能的使用比例正逐年穩步上升,移動網絡成為信息時代的最大贏家。
二、“互聯網+”時代的大學生創業模式選擇
創業模式是一種范式,創業者需要對創業中的各種要素進行合理有效的配置,在創業的過程中收獲利益并實現自身的理想。對于大學生創業來說,就是要將各種創業的要素進行統一的整合,再利用互聯網技術對這些創業要素進行多次的開發和利用,創業既有報酬又有風險,不管使用哪一種創業模式對創業者來說都有優勢和不足,對大學生利用“互聯網+”進行創業也是同樣的道理。
大學生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創業,在使用互聯網技術的同時也利用互聯網提供的信息平臺對創業所需要的信息進行及時的搜索和網上交流,大學生可以在網絡上出售自己的產品,為客戶提供服務,很好地做到產品與信息之間的交互。由于互聯網上交易時有一定的時差,所以大學生可以利用這個時差與客戶進行溝通并最終交易,逐漸完成產品增值的一個過程,最終實現自己的創業理想。基于互聯網本省進行創業主要有四種服務的類型,這些類型的創業模式相當于為互聯網上的一些大型網站做線上的代理商、分包商,由于入門要求較低,適合大學生的初步創業。
PIS模式,即互聯網初級服務模式。這類創業模式就是,大學生直接從事網上服務,以此來獲得相應的利潤,從實質上來講,就是大學生直接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服務,從中獲取一些利潤,但這種服務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創業,算是一種互聯網創業的初級服務,為大學生互聯網創業打下一個基礎。
C2C模式,即客對客創業模式。這是一種互聯網個體戶之間的的一種創業模式,也可以說是一種消費模式,消費者會在網上對自己購買的或是本身擁有的事物進行一個有償拍賣,從而獲得利潤。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種民間自發的互相貿易活動,這種模式可以減少很多中間流程,方便快捷,對剛剛起步創業的大學生來說十分受用。
C2B2C模式,即主題式的客對客創業模式。這種創業模式相當于現實生活中的中介,只不過是將中介放到互聯網的環境中去,就是大學生通過網站批發需要的貨品,收到貨品后在自己開的網站上進一步銷售。這種網站就相當于網絡淘寶,大學生只需要將自己貨物的圖片及價格發到網上即可,與客戶交易成功后再進行實體發貨即可。
B2C模式,即商對客的創業模式。這種創業模式是現代大學生的主要互聯網創業模式,消費者消費水平不同,對網上產品的質量、功能和包裝等要求也各不相同,大學生進行網絡創業時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來推出產品各個級別的檔次,實現理想的創業模式。
三、大學生互聯網創業存在的問題
1.創業熱情高,但缺乏良好的抗壓能力。近年來,大學生就業形式越來越嚴峻,每年都會有很多大學生面臨找不到工作的尷尬處境,于是一部分大學生將目光投向了互聯網創業。因為對于剛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來說,互聯網創業有很大的優勢,小型的創業規模不但入門要求較低,而且投資成本不高,風險較小,一旦入門回報也較快。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沒有任何的社會經驗,對很多現實問題都沒有經歷過,所以對大學生來說,創業過程中會遇到的阻礙與挫折可能會比很多社會人士多很多,很多時候會讓他們因有理想抱負卻無法施展和實現而惆悵。互聯網創業其實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簡單,容易做,但卻很難做好。網絡創業是一個系統工程,創業者要想達到很好的網絡創業效果,必須有一個積累經驗和教訓的過程,要懂得如何進行網絡營銷以及對網絡產品和服務的綜合管理,只有穩健發展,才不會出現遇到緊急問題不知道該如何應對的情況。但對絕大多數大學生來說,這種經驗和教訓正是他們所缺少的,所以他們在創業之前會把事情想象得十分簡單,創業過程中一旦出現問題便會遭受打擊,甚至無法重拾自信,抗壓能力不強,所以很容易失敗。
2.缺乏網絡創業的能力與素質。創業,不僅需要財力、物力和人力等多方面外部因素,更需要創業者自身就所具備的創業的實質能力與良好的個人素質等內在因素,兩種因素缺一不可。創業者只有擁有與創業有關專業技能和扎實的知識功底,才能更好地把握創業的核心與實質,擁有創業成功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創業者需要掌握或是了解一定的法律知識,這樣才能在創業的過程中擁有一定的底氣和保障,知道創業的禁忌或是底線在什么位置,不會遇問題就慌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