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娟紅

摘要:不同環境下的教學活動,需要與之相適應的教學評價.我們的教學活動主要是在面授式環境下進行的.結合物理實例闡述在面授式物理課堂中實施有效評價:需要尊重評價對象,依據評價對象制定科學的評價目標,靈活運用正式評價與非正式評價手段;教師是實施評價的主體,教師需轉變角色,關注每位學生,提高評價素質,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勤于反思、勇于探索用愛和智慧的評價促進學生的成長.
關鍵詞:面授式;物理課堂;有效評價
教學環境分為:面授式教學、網絡教學、混合學習.面授教學即師生面對面的教學活動,以教師為主的“講授——傳遞”方式展開教學活動,學生在面授環境下能夠比較有系統地學習知識.現階段的教學活動主要是在面授式環境下進行的,構建高效的物理課堂離不開正確有效的評價,它會激發教師和學生雙方更加有效地工作和學習,促使雙方達到評價所相近的目標.課堂是師生心靈共鳴、思維碰撞的地方.課堂評價是構建積極課堂、學生學習效度的標尺,在提高教學質量上具有重要的意義.面授式課堂上,如何對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評價,教師應充當什么樣的角色,是值得深究的問題.
1不懈追求的目標一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一直是我們物理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標.受教師業務水平、教學激情的限制、學生本身因素的決定、本節知識的約束,總有些因素影響目標的更好達成.
在實踐中有大量物理教育工作者總結出許多行之有效的策略:高效的物理課應具備“新”、“趣”、“活”、“實”的特點.“新”指知識講解新穎、不落俗套;“趣”指生動有趣,激發起學生的興趣;“活”指教學方法靈活,把教材用活,把學生教活,時常問問學生,你怎么理解的,你想如何解決;“實”指教學目標明確,學生學有所長,物理注重的是學生物理思維的培養,多注重物理的實際應用價值.以“電動勢”課堂教學為例,在引入時配上PIG圖片說“我是個驢友,這些圖片都是我去過的地方,有深山峽谷、有茂密叢林…,有一次我迷路了,眼看天越來越黑,這時需要冷靜思考,需要救援,可手機卻沒電了,打開背包,有個易拉罐、手機充電器、錢包、幾個蘋果、鑰匙,然后我得救了.同學們你說故事是真的還是假的?”.從一場驚心動魄的自救中思考何為水果電池、何為電池的電動勢,這樣的導入學生如同身臨其境,迫切想知道后續結果.這樣的引入新穎有趣,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深入思考的興趣.在理論知識講解過程中主要以“引”為主,如指導學生拆開干電池,觀察電池的內部,用多用電表測量電勢差,歸納總結出電源內部有非靜電力作功.將課標知識講解完后再次回到引入時的問題:“故事是真的還是假的?”一個蘋果的電動勢大約為1V,手機充電需要4V,學生動手將七個蘋果串起來都不能使1.5V的小燈泡發亮,又怎能給手機充電呢?繼續追問是什么原因呢?這樣學生在學習中不僅學會了課標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了思考的方式,用實驗辨別真偽.最后本節課在“節約能源、愛護環境”的科教片中結束,學生了解了生活中的更多電源及對環境的危害,引導學生節約能源、愛護環境的意識.真正落實了物理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的理念.
高效課堂的教學過程,應該是環環相扣、順暢自然的過程;應該是教師點撥、引導、充滿機智,彰顯學生自主學習、質疑、答問等“個性”的過程.高效課堂,應該是對學生以后的學習與生活具有指導力、影響力的課堂.
2有效評價促推高效物理課堂
2.1備課時預設課堂評價——把握評價的重點,靈活預設評價的語言,運用好評價的尺度
明確評價的基本內容是實施評價的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評價不可面面俱到,應有針對性的重點,使學生分清主次,突出學習的重點;評價也不可籠統,“好”、“對”等空洞的詞語不能使學生清楚地知道好在哪里,缺點在哪里,靈活運用評價語言突出實效性,能夠讓學生認知自我,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在教學水平上不斷進步;評價還需尊重個體差異性,一些較容易的知識盡量讓學習困惑生回答,給予表揚,肯定他的認真,鼓勵他的進步等,運用好評價的尺度,有甄別的符合學生心理特點的評價才能使學生再進一步.
2.2兼顧知識與技能評價、滲透過程與方法評價、注重情感評價
物理課程是科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對學生的物理知識和科學技能有較高要求,而且需要學生對物理學科具備強烈的探索意識.《物理課程標準》明確表明對學生進行學習評價應該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人手,既要評價學生所掌握的物理知識與技能,又要評價學生學習物理的過程與方法,還要評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因此,教師在實施評價時需要把握好物理課程的性質,依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權衡好三個評價維度所占的比重,避免單一地用掌握知識的多少來衡量學生的學習能力.
“共點力的平衡”是一節運用力的合成與分解的應用課,重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運用物理知識的能力.教學中通過神奇的平衡圖片導人,如“比薩斜塔”、“猶他州平衡石”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激發學生對其中蘊藏的物理奧秘的探究興趣.積極的情感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興趣是推動學習的一種最實際的內部動力.出示二力、三力平衡模型,小組合作歸納出三力平衡條件以及多力平衡條件,培養學生歸納整合知識能力和凝結團隊合作精神.要特別注意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的結合,即要注意學生通過過程與方法的學習獲得了什么,更應該記錄學生參加了哪些活動、投入的程度如何、在活動中有什么表現和進步等情況,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經歷的過程、采用的方法進行比較和綜合,然后得出結論.結合生活實例,如何使“畫框”平衡、站在行使的公交車上如何保證“平衡”,通過對知識運用能力的評價,檢查學生能否激活所儲存的知識,能否將相關知識遷移到具體情景中來。
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基礎上綜合考查學生運用物理知識的能力,體現出情感態度,這三個維度是有機的整體,不應被割裂開,學生應該在教育過程中得到共同發展,學的是知識,訓練的是技能,培養的是情感態度價值觀.科學評價需兼顧知識與技能評價、滲透過程與方法評價、注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評價,盡量從多角度發現每位學生的閃光點,充分發揮教學評價在物理學習過程中的激勵作用,以促進學生多方面的發展.endprint
2.3正式與非正式評價相互結合
在傳統的面授教學中,通常采用的教學方法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正式評價,包括單元測驗和期末考試及實驗操作測試等;另一類是非正式評價,包括觀察學習行為法、訪談法以及調查法等.由于正式評價以試題形式的測驗為主,結果比較客觀,容易讓人接受,但對學生的學習過程、情感態度等方面的表現卻無法判斷.而非正式評價可以彌補正式評價的不足,其最典型的評價方法有觀察法、訪談法等,用于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非正式評價中觀察法可以發揮即時評價的干預功能,激發和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訪談法可以充分體現評價內容的真實性,提高評價的信度.但需要教師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和較強的課堂管理能力還需持久的耐心.操作起來沒有正式評價簡單方便.
正式評價與非正式評價各有優缺點,所以教師需要綜合考慮各種評價方法的優點,將兩者相互結合形成一個適合特定學生的面授式教學的評價體系.如文理分班時,有些女生物理基礎較薄弱,但她們積極進取又很勤奮,她們的現狀代表了班級中的很大一部分同學.每當講解重難點時,筆者會觀察她們的表情,若有困惑時,會再重講、講慢點;若反映興趣不大時,筆者會稍作停頓,插入物理小故事或用幽默的話語激發她們的興趣.課下再找其他有類似情況的學生了解,詢問他們的困惑點,并給予指導;尋找他們身上的優點并給予表揚,鼓勵他們積極思考.可見,非正式評價與正式評價的結合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3教師充當的角色
教師肩負著新時代的教育任務,也是實施課程評價的主體,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為學生多留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活動的余地,多一點展現自我的機會,多一點體驗成功的愉悅,讓學生自始至終參與到知識生成的全過程中來,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使學生逐步從“學會”到“會學”,最后達到“好學”的境界.
3.1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適當放手,相信學生,運用三維評價觀全面的評價學生,注重對學生思維過程和方法的評價這是觀念的轉變;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輔助物理教學這是教學方式的轉變;真正落實實驗教學,學生自主探究實驗這是教師地位的更新;教師在不斷的學習與思考中精心設計物理課堂教學過程,為學生創造愉說、和諧的課堂氣氛,這是教學素質的更新.
3.2要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巧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思考,如《航天飛行》這節課,演示不同速度平拋物體,詢問如何使它飛得更遠,成為地球衛星?利用生活實例引導學生身臨其境.教學過程中給予及時、正確的引導,肯定學生的積極思考,鼓勵他們進一步嘗試.
3.3教師要勤于反思、勇于探索
反思教學策略是否有效,反思教學過程是否適宜學生,反思學生是否積極參與,反思學生是否得到提高,反思是否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實施科學評價,教師只有走近學生,不斷反思與探索,才能建立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才能教學相長,讓學生沐浴在學習的陽光中,讓老師沉浸在教學的樂趣中.
有效評價助推高效課堂,只有注重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才是有效的評價,只有有效的評價才能真正導引學生“健康成長”.時常走進學生,關注學生的發展態勢,進行實時有效的評價,將評價結果反饋到教學活動中,以評促教.用科學的評價引導學生健康發展,用智慧的評價喚醒學生沉睡的潛力,用藝術的評價激發學生創造的熱情.用愛和智慧的評價收獲教育的雙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