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博文 惠鵬 宗家安 馬文龍 滕貴權 祝磊
摘要:文章依據大學新生軍訓的總體目標和相關要求,闡明了大學新生開展軍訓的重要性以及軍隊官兵、軍校生、國防生承擔軍訓任務的優勢,論述了大學新生開展軍訓的主要內容,分析了隱患問題及原因,從意志品質、作風養成以及國防教育等方面提出了意見建議。
關鍵詞:大學新生;軍訓;中華文化;教育
大學新生軍訓工作早已在全國高等院校普及,這不僅是對大學新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等法律法規的履行。據教育部統計,2017年全國高校專科、本科大學新生共計招收新生698萬人。《2008年全軍學生軍訓工作要點》明確指出: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學生軍訓的全過程,充分發揮軍訓的政治育人功能,堅持正面引導,啟發自我教育,注重寓教于訓,積極配合學校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培養青年學生愛國奉獻、團結互助 、遵紀守法、艱苦奮斗的高尚情操,樹立正確的三觀。大學新生數量的逐年增長,加之新時期下中共中央對加強國防建設和深化部隊編制體制調整的戰略部署,軍隊正向著正規化、信息化、實戰化方向不斷邁進。訓練任務勢必日益繁重,導致了承擔學生軍訓任務的人員不斷減少,供需關系矛盾日漸明顯,制約著學生軍訓工作的開展。為了彌補部隊承訓人員不足,提高參訓官兵軍事素質特別是組織指揮能力,就必須積極探索新生軍訓工作的方式方法,總結軍訓中遇到的問題并制定解決方案。
一、開展大學新生軍訓的重要意義及現實問題
軍訓可以說是大學新生進入學校大門所上的第一堂課,不僅僅是大一新生接受軍事技能訓練的途徑,更是接受國防教育,增強愛國意識,養成令行禁止作風,培養團結集體意識,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契機。然而,各大高校對軍訓成果的驗收基本上都是采用隊列會操、分列式評比的形式,軍訓中的各項考核,各個連隊之間的相互競爭很容易造成承訓教官急于求成,只是片面重視隊列動作,卻忘記了軍訓最根本的意義所在。
《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和《學生軍事訓練工作規定》的確規定了學生軍訓的相應科目,但其最跟本的目的是希望通過軍訓和中華傳統文化教育使大學新生能夠積極踐行國防教育,成為一名心系祖國,熱愛國防的高素質大學生。10~20天的單個軍人徒手隊列動作訓練,或是其他軍事課目訓練相較于四年的大學新生活,其本身的意義確實乏善可陳。但是新生們從中所感悟出的道理,對中華傳統文化更深刻的認識,所接受的愛國主義熏陶則是可以受用終生的,這也是軍訓最核心的意義所在。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當代大學新生群體和以往有著很大的不同。在年齡上,當代大學新生基本是90、95后,由于互聯網、自媒體時代的同步到來,他們獲得信息的途徑變得多元化,這也使得在他們身上除了知識面廣、富有理想、思維活躍、敢于創新的特點以外,同樣存在著思想上不夠堅定,“三觀”不夠穩定,對中華傳統文化認識不深的問題。同樣是由于互聯網產業的興起,當代大學新生同當代青年人一樣都普遍存在著社交軟件過度使用的問題,這也導致很多大學新生人際交往能力差。再加之很多獨生子女被父母過度的寵溺,過分地以自我為中心,集體意識淡漠,自我管理能力也很弱。
這些諸多的因素都能表明大學新生入學軍訓的重要性,也從側面反應了軍訓當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二、開展大學新生軍訓的主要建議
大學新生作為祖國發展與社會進步的中堅力量,作為實現“中國夢”的有力踐行者,肩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是民族的未來與希望。因此,完善大學新生軍訓教育體系,上好新生入學的這第一堂課至關重要。對參訓學員來講,軍訓不僅是肉體上的磨礪與鍛煉,更應該是思想上的塑造與升華。通過軍訓的鍛煉,培養出的純粹的愛國主義熱情;令行禁止,遵章守紀的嚴謹作風;不屈不撓,堅韌不拔的優秀品質;團結一致,集體為先的良好品德都是新生軍訓應當教授的最核心的內容。
(一)令行禁止,遵章守紀的嚴謹作風
軍人在部隊有著嚴格的條令條例時刻約束;在學校,同樣有著完善的校規校紀規范著我們的行為。做一名遵規守紀的學生也是當代大學新生最基本的要求。然而,現在的很多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在家庭中總是被“眾星捧月”似的嬌慣著,很多人早就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不良習慣,形成了盲目追求所謂的“個性”“自由”的錯誤認知,規則、紀律意識不強,這也是在大學當中,違紀事件頻發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軍訓的當務之急就是使參訓學員養成良好的紀律意識,主要兩點:第一,明確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絕對不能做。隊列當中絕對不能亂動,有特殊需要一定要打報告;喝水,上廁所必須排隊,集體行動;嚴禁請假不規范,出現人員失控等現象。這些看起來很小的事情,卻是隊列養成中最重要的環節。可是很多學員不理解,覺得隊列里稍稍動一下就被罰是小題大做,常常產生抵觸情緒。這時作為教官則一定要善于疏導,要讓他們明白“令行禁止,遵章守紀”在大學當中的重要性,循序漸進地讓參訓新生養成嚴謹作風。第二,嚴格落實規定,原則、制度問題不能講私情。學生的自我意識十分強烈,越來越講求“個性”“權利”。再加之苦悶的高三生活結束后,假期的放松,時間觀念往往很淡漠,軍容風紀更是難以達到軍訓要求。因此,各個學校在軍訓前總是十分嚴格要求軍容風紀,明確軍訓時間,但在實際訓練中常常出現很多問題。很多同學想方設法鉆空子,男生理發只剪帽子以下的部分,頭發長度打“擦邊球”,女生各種借口不盤頭發,偷偷做美甲,等等。這些都是紀律意識不強的表現,但是很多教官在軍訓過程中依然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對待一些頭發稍稍不合格,美甲不是很明顯,卡點進入訓練場但沒有遲到的人放松處理,更有一些教官甚至想要通過這種方式拉近和學員的關系,方便日后管理。這是非常不負責任的行為,很容易導致參訓學生從大學一開始就養成“鉆制度空子”的不良習慣。對于軍訓的各項規定,一定要嚴格落實,這不是死板、教條、沒有人情味,而是必須讓學員了解到:不管是在軍訓中還是在大學新生活中,令行禁止的原則沒有折扣可以打;白紙黑字的制度沒有空子可以鉆。
(二)不屈不撓,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
高校的軍訓時間一般都設定在九月份,此時夏季的炎熱往往還沒有褪去,嚴酷的環境,繁重的訓練科目讓很多軍訓學員對軍訓產生了厭煩甚至是畏懼的心理,常常通過泡病號逃避訓練,有的學員站軍姿時明明可以堅持卻打報告離隊。由于每名學員的身體素質確實存在差異,因此如何區分真正有請假需求的人和投機取巧的人就成為了軍訓教官一項必不可少的技能。學會靈活的運用參訓學員自尊心,可以很好地避免逃避訓練的情況發生。在所有學員最困難的時候要做隊前講話,從學員間相互比較的角度出發,讓學員自己意識到“既然我身邊的人可以堅持,我為什么要退縮”;同時,從教官自身的訓練中找體會分享給學員,讓學員明白“最困難的時候才是最需要堅持的時候”“此時的退卻得到的不是身心的放松而是沒有堅持到最后的遺憾”,讓學員們以身邊的“戰友”為參照,為榜樣一起堅持。這不僅可以有效避免逃避訓練的情況,對學員們克服訓練困難,挑戰自我極限都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三)團結一致,集體為先的良好品德
一個有著很強的集體榮譽感的人,在生活中也一定是一個識大體、肯上進的優秀個人。在訓練場上,除了各個訓練單位之間相互的評比能夠增強參訓學員的團結意識外,也有很多小的細節可以利用。例如軍訓過程中時常會碰到一些不太服從教官管理的“問題學員”,這一類學員大多都存在著過于自我,集體意識淡漠,或是想要出風頭的想法,對這一類學員單獨的勸說教育往往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這時候就可以采用“講評教育”與“一人犯錯,全員加練”相結合的做法,隨著不服從管理代價的增大,來自集體的壓力能夠促進“問題學員”自我約束,改正錯誤,同時也是對其他學員的一種警示,是使學員們意識到集體的重要性,增強集體榮譽感的有效方式。
(四)愛國愛家,保衛祖國的國防教育
參訓的大學新生學員多為90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他們缺乏憂患意識和國防的基本概念,愛國主義思想往往不夠強烈,認識也多流于表面,不夠深刻。而軍訓就是一個很好的國防教育時機,參訓教官應當充分抓住軍訓機會,在訓練間隙,通過展示戰術動作并講解實戰意義、部隊一日生活制度介紹等方式讓廣大新生學員了解軍隊,了解國防。通過給學員們分析周邊局勢,講述地緣政治讓廣大參訓學員能夠意識到我們的周圍并不安寧,在和平的國際大背景下仍然是暗流涌動,讓學員們樹立起憂患意識和隨時報效祖國的決心。通過講述當代革命軍人的英勇事跡如維和英雄申亮亮、楊樹鵬、巾幗英雄余旭、航母艦載機英雄羅陽以及其他愛國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跡,讓參訓學員真正理解到什么是愛國主義的精神和情懷,什么是當代大學生應當具備的國防觀念和意識。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J].司法業務文選,2001,(14):18-26.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J].國防,1997( 4) : 4-17.
[3] 全軍學生軍訓工作辦公室.2008年全軍學生軍訓工作要點[ J] .國防, 2008(3):75 -77.
[4]焦建軍.由國防生擔任軍訓教官的可行性分析[J].學理論, 2010( 7) : 221-223.
[5]謝大雅.高校國防生承訓新生軍訓模式的探討[J].陜西教育, 2010( 3) :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