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方霖
摘 要:近年來,尤其在夏天多雨季節,不少城市出現嚴重內澇現象,面臨著一次又一次的水淹城區、坐城觀海的尷尬局面。更為嚴重的是,當暴雨來襲,不僅城區多路段大面積積水,尤其是城市立交下穿隧道等下凹地帶,積水更為嚴重,輕者造成汽車拋錨等財產損失,重者造成人員傷亡。基于此,針對城市立交下穿隧道積水問題,筆者考慮設計一個“自開式智能窨井蓋”,在無雨水時自動關閉窨井蓋板,在暴雨天根據積水水位的上升自動打開窨井蓋板,清除、粉碎雜物,確保排水通暢,保護行人的人身財產安全。
關鍵詞:自開式 智能窨井蓋 工作原理 實施方案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8(c)-0078-02
生活環境是人類生存的最基本條件,環境的優劣與我們每個人、每個家庭密切相關,是我們創造幸福家園的根本基礎。在暴雨天,人們常看到環衛工人冒險去打開窨井蓋,以使排水暢通。通過對這類事件的觀察,不難發現堵塞窨井蓋、造成排水不暢的罪魁禍首往往是一些塑料袋以及小樹枝、樹葉等雜物。政府部門對此也高度重視,汛前進行工作巡查,強化對城市排水防澇薄弱環節、重點部位的管理,加大城市管網的優化和改造,但暴雨造成的積水問題仍舊難以避免。
1 工作原理
1.1 井蓋自動調節打開
其原理為我們所熟知的阿基米德的浮力原理和杠桿原理,如圖1所示。
其中,A和B兩點為固定支撐點,R、S、T為活動點,P為浮球接入點,Q為井蓋頂升點;L1、L2是一根杠桿,分別為杠桿的兩個力臂;L3、L4是另一根杠桿,分別為另一根杠桿的兩個力臂。
當P點的浮球在水位上升力的作用下,使R點上升,杠桿L1、L2使得S點下降,其下降的距離由L1、L2的比例所決定;S點下降,杠桿L3、L4使得T點上升,其上升的距離由L3、L4的比例所決定。T點上升,頂起Q點的井蓋,如圖2所示。
其近似計算公式:
H2≈L4×[(H1/L1×L2)/L3]
理論抬升計算值見見表1。
1.2 雜物粉碎
塑料購物袋、塑料垃圾袋以及大風吹落的小樹枝、樹葉等是堵塞窨井蓋的主要雜物,其粉碎方法很多,如以前常用的鉸刀式,還有目前市場上出售的各式各樣的廚房垃圾處理裝置,尤其以采用多級研磨技術的處理裝置為多,這些裝置都可作為粉碎上述雜物的方法。我們只需將浮球開關的觸點接入立交橋泵站的水位控制系統,在泵站水泵工作的情況下,啟動粉碎裝置和電動推桿向下推送雜物即可,此部分在此不作為側重點。
2 實施方案
首先,用鐵質材料網格、工程塑料材料網格、或不銹鋼材料網格(見圖3)做兩個長方體的篦水籠,重量要輕。長方體篦水籠的高度確定了立交橋下積水的深度。這里分別選擇尺寸500mm×350mm×400mm和350mm×350mm×400mm為例,如圖4所示,介紹其工作過程。
大的長方體篦水籠上端蓋板為兩塊(固定板和活動板),前后拼接,由鉸鏈連成一個整體,前半部可向上抬起。固定板下安裝有兩個支撐點、連接杠桿、向上頂推桿和向下的電動推桿。小的長方體篦水籠上端蓋板為固定的,內部安裝有連桿浮球,連接杠桿的支撐點在大的長方體篦水籠內(兩個篦水籠中上部相通)。
大的長方體篦水籠下端對接立交橋下泵站集水井的入口端,使雨水順利進入集水井,由水泵抽入城市管網,如圖5所示。
如果考慮雜物太多,會影響水泵正常工作,需要將浮球觸點接入泵站電氣控制系統,并從氣控制系統啟動雜物粉碎裝置及電動推桿。在大的長方體篦水籠下端連接雜物粉碎裝置,雜物粉碎裝置的出口對接立交橋下泵站集水井的入口端,以便使雨水及粉碎后雜物進入集水井,由水泵抽入城市管網。電動推桿的作用是將雜物推向雜物粉碎裝置,防止雜物浮在雜物粉碎裝置上端,如圖6所示。
小的長方體篦水籠下端為開放式,以利于立交橋下積水上升到一定水位時,浮球動作,打開大的長方體上端的活動蓋板。
浮球觸點及電動推桿接入的電源為直流24V,確保用電安全。
其具體工作過程:(1)立交橋下開始積水時,積水透過鐵質網格經雜物粉碎裝置,無障礙進入立交橋泵站集水井。泵站水泵根據集水井內部水位的高低及水位增長的速度,分別啟動單泵、雙泵或增加備用泵,使積水迅速排入城市管網。(2)當立交橋下有積水,也就是篦水籠的下部被雜物堵塞,但還未達到大的長方體篦水籠上部,浮球還未動作時,其積水仍然按照上述方式排出。(3)當立交橋下積水中的雜物完全把篦水籠堵塞時,浮球因為浮力作用使R點向上運動,經杠桿L1、L2傳遞,使得S點下降。S點下降,再經杠桿L3、L4傳遞,使得T點上升,推動篦水籠活動蓋板向上打開。不論是積水還是雜物全部進入雜物粉碎裝置(集水井)。浮球向上運動帶動浮球開關接通信號,啟動雜物粉碎裝置和電動推桿工作,將雜物下推、粉碎,進入立交橋泵站集水井。使立交橋下的積水不高于大長方體篦水籠的高度。
3 社會效益與環境效益
“自開式智能窨井蓋”主要是針對城市立交橋下積水而設計,其制作簡單、成本低廉、容易實施。它可以大大改善環衛職工的工作環境,降低環衛工人的勞動強度,節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同時,“自開式智能窨井蓋”可以減少因地下道、立交橋積水而造成的城市交通癱瘓、人員滯留、時間資源浪費以及人民警察、消防人員的搶險救災負擔。更重要的是,在暴雨突襲的“險、緊、急”情況下,“自開式智能窨井蓋”的積水處理可以大幅度減少汽車拋錨、人員傷亡等惡性事件的發生。
另外,該裝置原理,也可以推廣到地下人防設施、高層建筑的地下車庫等,在這些地方的運用也有著廣泛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人民幸福從改善人民的生活環境著手,防范自然災害、減少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關系到整個社會、每個家庭和每個人。為此,希望筆者的創新設計在消除自然災害損失中起到積極的作用,以小創新解決城市生活中的大問題,并期望通過“自開式智能窨井蓋”的推廣與應用,為綠色城市建設做出積極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孫皓寧.智能化井蓋的應用[J].山東工業技術,2018(15):129.
[2] 閆川,譚樺,孫悅涵.智慧城市下的智能窨井蓋[J].科技與創新,2018(7):61-62.
[3] 李千楊.關于城市窨井蓋安全管理系統建設的探討[J].電子世界,2017(13):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