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慧
摘 要:隨著人口老齡化現狀的日益加劇,養老需求集中增加,為了滿足老年化社會需求,各種適老化理念的養老建筑設計得到了發展和應用,并成為養老產業的推動力。本文主要對適老化理念在養老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和實踐進行闡述,以期為我國養老事業的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適老化理念 養老建筑設計 發展和應用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12(a)-00-02
適老化理念下的建筑項目其主要目的是提升建筑空間居住和使用的舒適性、健康性與自由性,為老年人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空間,在延續我國傳統文化基礎上,有效解決老齡化問題,滿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
1 養老建筑設計遵循的基本原則
1.1 適老性
老年群體同其他群體不同,其具有獨特性,在建筑設計時,需要充分結合老年人的性格特征以及生活、心理需求進行規劃,從而提升建筑空間的舒適性與實用性。另外,在建筑設計時,還要將人文關懷融入其中,打造適合老年人的休閑和娛樂場所,以豐富老年人的業余生活。只有滿足上述這兩點,才能有效加強建筑設計的適老性,推動養老行業和建筑行業的共同發展。
1.2 無障礙性
由于老年人的年齡較高,身體機能下降較快,在建筑及其配套設施設計時要以滿足老年人需求為基礎,合理規劃內容,為老年人的出行、居住帶來便利。而無障礙性就是基礎設施規劃中首先要遵循的基本原則,其目的在于打造適合不同類型老年人需求的設施、設備,在發揮建筑功能性的同時,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具體來說:首先,針對行動障礙的老年人,要在道路設計上確保其平整度,減少高低落差的產生,確保老年人的出行安全;其次,對于視覺障礙的老年人,需要加強室內采光效果,為其營造一個干凈、明亮的生活空間,同時還可以設置一些辨識度較高的安全標志,便于老年人出行;最后,對于聽覺存在障礙的老年人,要加強對建筑空間隔音效果的處理,營造一個安靜舒適的生活環境,減少噪音對老年人的影響。
1.3 安全性
老年人其實同嬰兒一樣,身體抵抗外界病毒侵蝕的能力較弱,因此在建筑設計時,除了要注重其功能性外,還要對空間的安全性給予高度關注,盡可能選擇污染小、節能性高的建筑材料,以降低有害物質的排放,保證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同時在衛浴等水源較多的區域內,還要做好防水措施,以免危險的發生。另外,對于門窗等設施也要進行合理設計,保證開關的正常,且門窗高度不宜太高,以免降低室內的通風效果。家用電器的設計也要以實用性和安全性為主,以提升室內的舒適性,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空間。
2 適老化理念下養老建筑設計要點
2.1 總體規劃
在養老建筑選址時,需要注意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交通的順暢性。
養老建筑應選擇在交通順暢的地段,這樣既方便子女看望,也不會因為距離過遠而造成老年人體力不支等問題,有效增強養老建筑設計的科學性、合理性。
(2)周邊設施齊全。
在選址過程中,鑒于老年人身體狀態情況,建筑內可配備一定的醫療設施,減少危險的發生。
(3)在開始老年公寓或者中心大學等類型的建筑設計時,應該注重連廊設計的重要性,這樣能夠避免雨雪天氣下對老年人帶來的危險,保證其出行的安全。
2.2 建筑設計
養老金建筑除了包含正常的居住空間外,還會設置一些活動空間、學習空間、衛生院等內容。在居住空間設計中,其面積不需太大,通常一居室即可,并以溫馨裝飾為主,避免老年人產生孤獨感。同時在居住用品的規劃上,如床等,要盡可能朝向陽位置擺放,方便行動不便的老人接受到陽光。且要確保居住環境內的通風條件,保證老人的身心健康。值得注意的是,夏季溫度較高環境下,應注意床位置的擺放,以免老人出現中暑情況;在活動區域設置上,一般情況下會將其設置在整棟建筑的中心地帶,以免過多的浪費老人的精力和體力。衛生院的設立則需要考慮建筑空間的實際情況,盡可能以便利性為主,在人員安排上也要進行合理規劃。另外,普通的養老建筑多以圓形為主,而對于年事較高的老年公寓則多以L型為主,便于護理人員對老人進行合理的照顧。
2.3 居住空間
居住空間設計的合理性主要體現在兩方面,即采光和陽臺設計。
(1)采光設計。
對于老年人來說,其在室內的居住時間相對較長,因此良好的光照不僅能夠改善室內空間效果,還能夠讓老年人親近自然,達到舒緩身心的作用。為此,在光照設計上要結合建筑位置實行合理的規劃,尤其要考慮到冬日的光照強度,以增強居住空間設計的合理性。
(2)陽臺設計。
陽臺設計可以說是居住空間的一種延伸,不僅能夠拉近老年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距離,還能夠為老年人生活情趣的發揮提供場所。如花草的種植等。不過在進行陽臺設計時,要對室內外高差問題予以重點關注,以免破壞陽臺設計的實用性,影響整體空間的設計效果。
2.4 通行空間
對于養老建筑來說,其通行空間的設計需要滿足安全、便捷這兩個基本原則,這主要是由于老年人身體機能較差,很容易因為一些細小的高低差而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威脅身體健康。為此,在通行空間設計上,首先,要保證其平整性,減少高低差、拐彎等情況的出現。并應用防滑、耐磨材質實行道路的鋪裝,減少危險的發生。如果因特殊原因導致高低差無法避免,則可以利用1/12以內的坡面連接,設置相應的警示標志,減少問題的發生;其次,在垂直交通空間內,設置緩坡樓梯及扶手,且踏面前緣設置突出高度盡可能控制在3mm以內,并安裝異色防滑警示條;再次,在建筑內部可以結合空間面積大小,設置一部能夠容納擔架的電梯,減少緊急事件發生時時間的消耗,加快救援效率。最后,在玄關、樓梯等位置必須沿墻安裝連續的安全扶手,養老建筑的走廊凈寬不得低于2m左右,并設置雙側扶手。
此外,入口門廳也是老年人經常逗留的場所,所以在設計時一方面要安裝扶手,另一方面在功能劃分上,也要進行合理的規劃,便于老年人隨時咨詢和尋求幫助。例如,日本的真壽園門廳設計,就堅持了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將門廳與辦公區域和信息臺連接起來,這樣方便老年人同服務人員的及時交流,極大地提高了服務質量,營造了一個良好的社區氛圍。
2.5 衛浴空間
衛浴空間因其具有一定的濕滑性,在該空間老年人的摔倒率極高,為此,在設計過程中,防滑性能就是首要考慮的問題,選擇合適的防滑材料,注意衛浴空間的通風,降低濕滑效果,以確保空間使用的安全性。同時在該區域設計中,要避免門口位置高差的形成,盡量不要選擇內開門,以免對老年人造成傷害,并設置透光窗,便于對老年人實施護理。再者,衛生間內空間布局要緊湊適中,預留輪椅可回旋的空間,合理配置洗手盆、坐便器及淋浴,不建議安裝浴盆;在衛生間路線規劃上要確保行動線路最優,并在坐便器、淋浴間一側墻安裝扶手。對于一些無法自理的老人來說,需結合實際情況合理規劃公共浴室功能,可設置相應的輔助設施,如浴凳、機械浴缸等,以此保證老年人的安全。
3 結語
我國的老齡化現象還在不斷加劇中,這對養老建筑的設計帶來了巨大挑戰,這就需要設計人員在進行建筑設計時,要結合老年人的實際需求以及生活特征,合理規劃空間功能,營造一個健康良好的生活環境,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品質。與此同時,還要加大對養老行業的重視度,促進養老行業的穩步發展,進而為我國和諧社會主義的建設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 何顯明.基于適老化理念的養老建筑空間設計概述[J].江西建材,2017(21):50,52.
[2] 刁殿臣.基于適老化理念的養老建筑空間設計[J].住宅與房地產,2017(12):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