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立平
摘 要:在現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所有的事物都在不斷的進行革新。中國的教育也在不斷的改變中。教育模式從古到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在教育形式上,網絡教學、益智課堂等等。如今隨著智能科技的崛起,根據作用的不同機器人也進行了相關分類。本文就機器人教育走進應用型實踐本科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機器人教育 應用型本科教育 發展方式
中圖分類號:TH45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12(a)-0-02
1 教育型機器人的簡介
教育機器人的存在改變了我們的傳統教育模式,由最初的教師言傳身受部分變成了學生與智能機器人進行教育性的互動,這一教育模式的改變,不僅僅是改變了學習模式,讓學生和老師更加肯定了機器人教育的優良效果。傳統意義上的教育機器人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大致可以分為幼兒教學機器人、小學教育機器人、中學教育機器人、大學教育機器人和科研學習機器人等主要類型。因為它們所針對的學習人群不同,因材施教,所面對的學習者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程度不同,為了更好地服務不同階層的學習者,能把學習知識細化和減輕CPU的符合能力,所以把教育機器人進行了不同區域的劃分。其中又可以把大學教育機器人分為教育型機器人和競賽性機器人,在不同方面來對大學生的思維靈活度、創新思想、獨立思考能力、合作能力進行培養和發展延長。
2 機器人教育與傳統本科教育的比較
2.1 傳統應用型本科教育
近些年來由于國內外科技市場的不斷發展,社會上的企業越來越青睞專業型的技術人才,我國的許多高校為了迎合市場的需求和學生畢業后的就業率,不斷地設立和轉型為應用型本科教育,教育界也涌現出一大批技術型高校。那么,在這里就這些堅持走傳統型應用型本科教育的高校進行簡單的分析。由于應用型本科教育的出發點是基于迎合市場對專業人才的需求,所以應用型本科教育無論是在教育模式還是在教育目標上都與本科教育存在很大的差異。應用型本科教育的核心詞是“對口就業”,所以其會在本科教育的道路上有針對性的偏向專業化教育。其教育在整體上一直沿襲教師講,學生聽的我國傳統的教學形式,這種教學形式的優點是:講師在與學生進行交流時能夠及時發現學生學習上的問題,在發現問題的同時能與學生一起探討和交流,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講師也可以不斷地進行知識的補充和更新,更貼近中國傳統的言傳身教的教育模式。但是它同時也存在其固有的缺點:教育模式較為低效、教育方式主要以聽講為主、很難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導致教師人員的泛濫性和不專業性。教師時間相對比較少,不能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和面面俱到,不便于學生的綜合成績考核和分析。
2.2 機器人教育
21世紀是一個充滿創新的時代,無論是在哪一方面,都充滿了等待革新的變數。機器人教育走進課堂,不僅僅反映了教育方式的改變,同時也反映了科技的飛速發展,使得教育與科技相互促進、相輔相成。機器人教育走進課堂,并不意味著傳統教育方式的衰落,而是代表傳統教育方式的強大的融合性和接納性,改進教育方式,尤其是機器人的引入,極大地豐富了信息時代的最新資源的內容。當然,機器人教育存在優勢的一面,同樣也存在劣勢的一面。在實用型本科教育中,機器人教育的開展可以強烈的激發學生對專業課程的興趣,尤其是在電子信息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等專業的好奇心。機器人教育的引入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對科學技術的研究興趣,并且能夠極大地方便學生接觸國內外最前沿的科學技術,以便對學術進一步的學習和研究。另外,由于機器人的外觀具有可塑性,所以存在形式多種多樣的機器人,有的具有可愛的外形、有的外形及具有科技感、有的外形具有強烈的專業感,所以能夠實現非常好的學生與機器人之間的交互體驗,而且還能提供豐富的虛擬娛樂方式,使學生在枯燥無味的學術研究中同時又能獲取一些來自機器人的樂趣。
總體來說,機器人教育的優點表現為:具有能滿足學生隨時、隨地、隨心學習的開放性;機器人教育具有一定的可擴展性,使學生在學習之余又能享受到科技帶來的樂趣;機器人教育具備較高的教學實用性,便于學生對最新前沿專業資訊的獲取。在本人看來。機器人教育目前也存在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在教育機器人研究的技術方面,目前的教育型機器人普遍存在技術平庸化,在機器人的CPU實用型的資金投入不足,尚未有實力去引進教育型機器人;在師資方面也存在一大挑戰,機器人教育的引進和開展都離不開一批新型的教師去配合和引導學生使用機器人學習,同時這也是一個過渡的過程。
3 應用型本科院校機器人教育的實踐
通過對以上問題的分析和研究,本人認為:機器人教育在應用型本科教育的實踐可以完美進行,但是在某些院校的綜合性實力看來,還存在一定的距離。對于機器人教育的實踐本人給出了以下看法:(1)在應用型本科院校可以建立機器人教育研究管理教師小組,重點在與對機器人教育模式的研究,通過教授們對機器人教育特點的研究,找出一套適用于本科生和能夠很好地與講師所教授的內容相融合的交互方式,充分發揮機器人教育的優勢,且盡量把機器人教育的劣勢降到最低,營造一個高效、科技、前沿、輕松的學習氛圍。(2)建立機器人研究實驗室,目前國內只有少數的高校擁有機器人實驗室,這也是國內教育水平發展不均衡的表現。建立機器人實驗室不僅可以讓學生近距離的接觸機器人,了解其制造的工藝和技術,同時也能激發學生對機器人的興趣,并且能夠給學生提供一個可以自己研究基礎機器人的環境,這樣會更有利于激發學生們的創新能力。(3)院校可以多舉辦有關于機器人的比賽和教育。尤其是在三本院校內,一些學生幾乎從沒有接觸過有關機器人方面的教育,對其了解也只是從科幻片或者科幻小說中獲取的,可以說是鳳毛菱角。所以在引進機器人教育之前應首先做好對于學生認識的補充和轉變工作。因為不少高校的學生對機器人教育觀念和認識非常有限,所以高校領導層應做好引進前的工作,讓學生們逐漸去了解和接受機器人教育帶來的改變。(4)機器人教育會受到時間的考驗,尤其是機器人本身的質量和科技含量,對機器人的影響范圍大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高校也應注意機器人產品的迭代革新等客觀因素,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機器人教育實踐體驗。(5)加強與其他高校的機器人教育對接,加強教育合作關系,為彼此高校的本科本生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6)政府教育部門應加大對高校機器人教育的關注度,力促這一目標早日實現。
4 結語
通過本篇文章的簡單分析和探究,筆者認為機器人教育在應用型本科的實踐會對學生的學習方式、講師的講課方式產生重大影響,同時也會起到一定程度的促進作用。在如今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我們不但要把科技運用在工業上,更要學會運用在教育上,讓現代的智能科技教學模式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結合,讓學生在研究科學技術的同時,體驗科技為學習帶來的便利。
參考文獻
[1] 毛澄潔.審視青少年機器人創客教育[J].機器人產業,2016(3):59-66.
[2] 張爽,王小根,趙康健.創客教育視域下中小學機器人教學模型構建[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6(12):19-22.
[3] 王同聚,管思梅,羅航,等.基于創客教育“三劍客”培養師生創新設計能力[J].數字教育,2016,2(2):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