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聯易
審核報銷單的極大值得益于財務共享中心模式,審核審票職能分離,專人專崗能達到極高的效率。對于財務部門來說,單次審核效率高也就意味著能節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用于更高級別的工作中。
隨著我國企業商務出行的日益頻繁,差旅管理對于企業控制成本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本白皮書通過對差旅消費、報銷環節的分析,對企業差旅管理的現狀給出計量統計結果,在對國內差旅出行現狀有一個客觀、整體認識的基礎上,展現差旅管理的數據價值,這對于企業優化未來的費用管理方式,提高流程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城市熱度定義:(出差黨常駐地比例+出差目的地比例)/2,熱點城市主要集中在中國的三大經濟圈:環渤海、長三角及珠三角,其中又以長三角最為密集。這兩個指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勞動人口數量與經濟活躍程度,與中國的經濟發展狀況相吻合。
飛機的熱門差旅路線為“大十字架”,熱門頂點城市以及十字架上的城市彼此聯系構成“大鉆石”狀。其中,最密集的飛機出差路線出現在北京、上海與珠三角之間(如圖1所示)。
由于火車也是主要的差旅出行方式,因此熱門路線的結構與全國總體的情況相似,也是“十字架+小雷達”。但與飛機熱門路線相比,火車路線上的上海-深圳、深圳-成都等線路并不突出,在這兩條線路上,差旅人士更傾向于選擇飛機出行。

圖1 飛機熱門差旅路線
顯然,人們偏向于基于距離來選擇交通工具,至于選擇標準是多少,各個公司的出差黨已經用“腳”投票出來了,可以得出:
200km以下的短距離出差,汽車和鐵路平分秋色;
200-800km的中長距離路線中,更多人選擇鐵路,偏好飛機的比例開始增長;
800-1200km的區間內,選鐵路和飛機的差旅人群比例相差仿佛,略有波動;
1200km以上,飛機的選擇比例則越來越高。
(1)城市級別-酒店價格分析
根據城市級別-酒店價格分布圖(城市級別劃分看備注附表),出差的住宿標準基本滿足一線城市的酒店價格>新一線>二線>三線。從圖3中可以看出,一線城市酒店價格集中在400-500元區間,新一線城市、二線城市酒店價格集在200-300元區間,三線城市的酒店價格集中在180元左右。
(2)星級酒店價格分析
從星級酒店價格分布的箱型圖上看,酒店價格隨著星級的上升,呈現明顯的階梯狀分布,并且每個星級之間價格呈現明顯的交叉,也即酒店價格呈現連續性。從圖4中看出,星級越高,酒店的有效價格區間越長,酒店價格差異隨著星數的增加不斷拉大。星級越高的酒店越有可能因為外界因素產生價格差異,例如城市級別、酒店位置、折扣房型、協議制度、淡旺季等。
(3)飛機訂票分析
城市間交通費用是公司差旅成本中費用占比較高的組成部分,就此進行了機票折扣的相關分析。
本文選取14個熱門城市間的航線進行分析,大部分的差旅購票折扣在0.8-1.0之間,但是北京往返杭州的航線折扣分布比較均勻,出現4折以下低折扣票的比例較大。而京粵、滬粵、京深、滬深往返多發的折扣是8折以上。北京離深圳、廣州的距離較遠,出差黨對飛機的依賴較大,而上海離深圳、廣州的距離雖然不遠,但兩地之間的高鐵速度較慢,飛機的不可替代性較高。

圖2 城市級別-酒店價格

圖3 星級酒店價格分布
飛機平均折扣主要處在7-8折之間,而7折以下的特價票主要集中在早上7時之前,晚上21時之后。數據顯示,只要提前購買,商務出行時間段(7:00am-9:00pm)仍然可以買到7折以下的特價票。
北上深之間的航線,在每個月訂到7折以下特價票所需要平均提前天數在2-5天之間,訂北京、上海之間的特價票所需提前天數平均要比上深、北深之間少1-2天。
(4)打車到機場(火車站)的費用分析
在整個差旅場景中,打車到機場(火車站)的費用在城市內的小交通費用中占據了較大比例,根據滴滴企業版差旅數據,打車去機場(火車站)的訂單量超過10000次的城市一共43個,占總訂單的90%。這43個城市的分布如下:一線城市占4個;新一線城市15個,二線城市22個;三線城市2個(城市級別參考依據: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2017年5月25日發布的“2017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
其中,各級別城市的到機場(火車站)的打車費用:一線城市打車花費在80元以上,新一線花費集中在40-60元之間,二線城市打車費用相對比較分散,約50%集中在40-60元之間,32%的集中在60-80元之間。打車費用比較高的多分布在一線城市和三線城市,其中一線城市一半以上單次費用超過100元。
經過分析,一線城市占地面積較大,在城市規劃中位于城市邊緣,打車距離普遍較遠平均費用較高;三線城市中有一部分沒有機場,只能去臨近城市的機場,導致打車費用幾乎與一線城市相當。
根據匯聯易差旅大數據中差旅報銷-財務付款的流程時長分析,結合企業的規模得出財務流程耗時分布概率密度圖(如圖4所示)。
我們把整體的報銷流程分為幾部分,申請-審批、審批-審核、審核-放款(由于匯聯易系統可在線審批,此部分可能存在數據偏差)。申請-審批環節耗時集中在0到5天,三個環節中以審批到審核環節分布比較離散,代表不同企業在財務審核部分時間差異較大。而審核-放款環節中出現兩個峰值,集中在第3天和第15天(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企業財務的打款時間要求)。
雖然審核、放款環節根據公司財務制度以及財務集中審核有關,但是根據匯聯易系統數據,效率最高的企業能夠做到三個環節共花費120秒的極速放款(通過0審批0審核的極速報銷模式)。
企業報銷流程與企業的規模有一定的關系(企業規模劃分請看備注),不同企業規模的審批環節耗時情況(如圖5所示):

圖4 各報銷環節時間分布

圖5 不同企業規模的審批環節耗時

圖6 超額-未超額人員比例
我們按照人數對企業規模進行了劃分:3000人以上為大型企業、3000人到500人為中型企業、500人以下為小型企業。針對報銷的三個環節,每類企業都表現出不一樣的效率:在申請-審批環節,小型企業的效率明顯較低;審批-審核環節的時間分布中,大型企業、小型企業審核時間較短,原因可能是小型企業發票數量少,審核難度低,大型企業更有可能配置相關的財務軟件或設置財務共享中心;對于審核-放款時間,小企業的放款時間集中在2天左右,大型、中型企業放款時間分布峰值集體右移,集中在4天左右,中型、大型企業放款時間在14天之后仍占有一點比例,審核-放款時間相對較長,報銷款發放時間總體集中在一周之內,但是中大型企業更容易拖延。
綜上所述,大、中型企業在審核、放款環節,小型企業在審批環節耗時較長。
由于較多公司財務報銷結算以月為單位,月度內的報銷事件分布不均勻。因此,用單月報銷單審核量來解釋財務在報銷領域的工作量。單月財務最多可以審核報銷單3439個。經過個別分析,審核報銷單的極大值得益于財務共享中心模式,審核審票職能分離,專人專崗能達到極高的效率。對于財務部門來說,單次審核效率高也就意味著能節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用于更高級別的工作中。
(1)駁回率分析
出差黨在報銷場景中最常見的就是報銷申請被駁回,根據匯聯易差旅大數據,可以看到,在現實中,員工有3%的幾率在審批環節被駁回報銷單,財務審核階段駁回率更高,達到5%。
另外,結合報銷審核、審批時間分析得出:報銷單一旦駁回,大部分員工一般會在5-8天后,才能等來下次審批或者審核。
(2)駁回理由分析
報銷單駁回理由千差萬別,根據匯聯易大數據,抽取了會計審核過程財務的駁回理由,通過對駁回理由的詞頻分析,抓取出差黨在報銷時究竟是哪一項原因導致報銷被駁回。

圖7 報銷-申請差異核密度圖
根據詞云展示的高頻詞匯,可以重現報銷駁回的各種場景。在報銷駁回過程中,出現問題最多的就是發票相關,具體可能會是發票粘貼錯誤、發票時間(日期)、發票金額、發票類型有沒有問題;其次是,備注有沒有寫明(說明),(報銷)日期錯誤、備注需要補齊,是不是要補票(據),(費用)報銷有沒有申請,費用類型選擇不對等。
根據匯聯易大數據,能夠發現出差黨在出差費用的申請上,存在超額申請費用的現象(畢竟臨時增補差旅費用在大部分公司是麻煩事),具體比例如圖6所示:
只有當整個事件完結,才知道出差總共要花銷的金額,對于出差中可能產生的計劃外費用的預期,員工傾向于多申請一些預算。但未超額的比例達到36%,說明仍有部分出差黨在費用評估時是比較保守的。
員工申請的額度與實際開銷之間的差異是怎樣的呢,我們根據匯聯易差旅數據,繪制了報銷-申請差異核密度圖(如圖7所示)。
從直方圖中我們可發現差異值在[-1000,1000]之間的數目最多,差異值落在0附近的概率最高,也就是出差黨在出差申請對于差旅花費的預估還是比較準確的。
根據銀聯智惠大數據的消費數據標簽匹配,可以從以下幾個維度了解出差黨的行為特點。出差黨最喜歡的幾個餐飲品牌:排在第一位的是星巴克,作為臨時辦公地點與會議地點擁有無語倫比的優勢。差旅人更偏向于去麥當勞與必勝客用工作餐。粵菜成為了出差黨最喜歡的菜系,隨著中國走向世界,世界融入中國,西餐、日本菜、東南亞菜也是出差黨一種不錯的選擇。
(本文數據來源于匯聯易商旅平臺、滴滴企業版數據及銀聯智慧大數據差旅消費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