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學人》
人們常說科技具有革命性力量,對科切瓦爾(William Kochevar)來說的確如此。科切瓦爾騎自行車摔傷后肩部以下癱瘓,不過他已能設法自己用手進食。如此顯著進步一定程度上歸功于植入其右臂刺激肌肉收縮的電極。不過真正神奇之處不在于手臂,而在于大腦,科切瓦爾可用意念控制手臂。移動手臂的意念反應為大腦運動皮層的神經活動,這些信號被其腦部植入物探測,然后形成指令激活其手臂中的電極。
所有這一切意味著實現神經科學先驅者所設想未來的道路雖然艱巨但能夠到達。當人類運用聰明才智解決某一問題時,雖然過程很困難,但認為解決不了是不明智的。不出幾年,科技進步也許會開辟與大腦交流的新渠道。首批應用有很多作出含糊其辭的承諾——恢復患者的運動和感覺。不過隨著應用進入能力增強領域,無論是用于軍事用途或其它消費用途,一系列擔憂將出現。顯然隱私將成為一個問題:內心聲音的庇護所將不復存在。安全是另外一個問題。如果大腦能夠通過互聯網進入,那么它也可能遭到黑客攻擊。不公平是第三個問題:除了那些精英,獲得超人式的認知能力也許不是大家所能及的。倫理學家已經開始研究機器處于神經回路的情況下出現的身份和代理問題。
1月22日,投中集團發布 《投中統計:2017年文化傳媒市場趨于理性,影視投資熱度不減 》,報告指出2017年文化傳媒行業進入新的整合變革階段,文化傳媒市場融資并購更加趨于理性。年度熱點:貓眼、微影合并后再獲騰訊10億注資。從行業細分角度看:影視音樂依然是年度重點關注領域,行業新生形態如網絡綜藝等勢頭強勁,政策整體監管從嚴,“十三五”規劃宏觀定調,電影產業、數字創意產業等獲政策支持,致力于優投、精投。
倫敦當地時間1月29日晚,中國企業大數據應用全球發布會在英國倫敦金融城舉辦。來自中英兩國學界、商界及政府的代表就如何建立成功的數字經濟進行了廣泛討論,并發布了由ICAEW、浪潮、上海國家會計學院聯合研究推出的中國企業大數據應用報告。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王興山在研討會上作題為《數字化轉型中的中國企業創新與變革》的演講。他表示,企業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智能制造成為數字化轉型的主戰場;并且隨著企業大數據的加速形成,具有豐富分析模型、算法和工具的管理會計將大有可為,而財務共享成為管理會計落地的重要抓手。
1月31日下午,全球化智庫(CCG)舉辦“從特朗普國情咨文看中美政治經濟走向”研討會,多邊體制的規則是中美關系保持穩定的基礎。CCG高級研究員、原中國駐美公使何寧認為,特朗普在達沃斯論壇提出重返TPP,但重返TPP無論是一對一進行談判,還是與TPP十一國集體談判,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將會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而且美國重回后的TPP已經不再是原來的TPP。多邊貿易體制規則下盡管會出現問題和爭端,中美之間的貿易戰依然打不起來,因為有多邊貿易機制的規則在保護,貿易戰并非簡單的反傾銷、反補貼、增加懲罰性關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