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關節炎(RA)是目前尚無特效治療的免疫性炎癥性疾病,由于該病致殘率高、反復發作、女性患病率高,導致老年病人的癥狀逐漸加重,嚴重影響病人的生活質量[1-2]。云克(锝亞甲基二磷酸鹽99Tc-MDP)最早作為腫瘤造影劑應用在醫學上,近年來,云克聯合甲氨蝶呤、來氟米特用于治療RA,能夠有效減少骨關節的破壞[3]。社區康復護理是一種能夠有效促進病人病情轉歸,提高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護理模式[4]。我院對老年RA病人進行云克治療,同時進行社區康復護理,提高了臨床療效及生活質量,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治療的老年RA病人96例,所有病人均符合美國風濕協會的診斷標準[5],年齡61~75歲,平均(66.3±4.5)歲,男23例,女63例,病程1.5~20年,在病人出院時隨機分為干預組、對照組,每組各48例,為了方便社區康復護理,各社區護理人員采取就近原則進行干預。排除標準:有精神疾病史病人;合并系統性紅斑狼瘡、干燥綜合征等其他風濕疾病病人;合并嚴重的心臟、肝腎功能不全病人;胃腸潰瘍,惡性腫瘤,感染,妊娠期哺乳期病人;依從性差的病人等。2組病人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所有病人均給予云克(成都云克有限公司生產,批號H20000218),分為A劑(99Tc亞甲基二膦酸鹽)和B劑(亞錫亞甲基二膦酸鹽)。使用方法:無菌條件下,A劑5 ml溶入B劑中,充分震蕩搖勻,靜置5 min,每次將A、B兩套云克注入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中靜滴3 h,1次/d,連續10 d為1個療程,間隔20 d再進行下一療程治療,連續3個療程。同時給予甲氨蝶呤7.5 mg口服,每周1次,來氟米特10 mg口服,1次/d,葉酸、鈣劑等輔助治療3個月。
1.3 護理方法
1.3.1 對照組:出院前登記聯系方式、遵醫囑按時服藥等,出院后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了解病人的睡眠、服藥、功能鍛煉等情況。
1.3.2 干預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社區康復護理。由醫院的風濕病專家對病人的社區醫護人員統一進行RA相關知識培訓,包括:病因、飲食調整、云克的相關知識、康復訓練、疼痛緩解及心理健康指導。培訓后,社區醫護人員每周3次對病人進行康復指導,具體包括:(1)健康知識宣傳。社區護理人員每月對病人進行1次RA健康知識宣傳,使用通熟易懂的語言交流,耐心溝通,建立信任的護患關系,熱情、禮貌,反復細致地講解RA的誘因、發展過程、并發癥、云克的療效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等。根據病人不同的心理狀態,給予個性化有針對性的健康指導,消除緊張、恐懼、失望情緒,并指導病人定時服藥,告知病人不要隨意減量、停藥,堅持長期飯后用藥,減少胃腸刺激,可以設置鬧鐘或手機提示、家屬督促等提高服藥的依從性[6],若用藥期間出現不適立即就診[7],定期復查。(2)生活康復護理。飲食清淡,多吃新鮮蔬菜,日常注意受寒潮濕,避免病情加重。針對病人不同的癥狀給予相應的指導,冬季老年病人注意保暖,早晨用熱水浸泡緩解僵硬的關節;癥狀緩解期進行關節功能康復鍛煉,在社區醫護人員的指導下有規律地循序漸進地進行關節鍛煉,由床上活動至床下運動,逐漸加大運動量,以不感覺疼痛為宜[8];疼痛時遵醫囑服用鎮痛藥,局部按摩,聽舒緩的音樂轉移對疾病的特殊關注[9]。講解減少疲乏的方法,白天適當運動,勞逸結合保持充足睡眠。對特殊體弱的老年病人需要專人陪護,避免摔倒、骨折等意外發生[10]。(3)家庭康復指導。指導家屬督促、鼓勵病人正確的生活、飲食習慣,多與病人交流,在精神上、生活上多給予支持,讓病人得到鼓勵與重視,增加治療的信心,提高治療的依從性。對于初次治療的病人,社區醫護人員告知RA需要早期、長期規律治療,減少復發;社區醫護人員多與病人溝通,傾聽病人訴說,了解病人的內心變化,針對性地疏導病人不良情緒,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鼓勵病人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能夠配合治療促進康復,避免情緒低落,并指導病人多與周圍人溝通,參加社會活動,保持健康心理。
1.4 觀察指標 院外干預3個月后,病人回院復查。(1)比較2組治療前后類風濕相關指標:紅細胞沉降率、C反應蛋白、類風濕因子的變化。(2)視覺模擬評分(VAS)判斷關節壓痛的程度,分數0~10分,分數越高,說明疼痛越嚴重。(3)采用睡眠效率評估睡眠情況:睡眠效率(%)=入睡時間(h)/上床到起床的時間(h)×100%。(4)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評分和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評分:評價病人焦慮、抑郁程度,共分20個項目,每項分為1、2、3、4級,病人根據自身感受評分,正常分數<50分,若結果≥50分表明焦慮、抑郁,總分越高,說明焦慮、抑郁越嚴重。(5)生活質量綜合評定(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74,GQOLI-74)主要分為: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生活狀態四個維度,74個項目評分1~5分,各項評分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好[10]。

2.1 2組治療前后風濕相關指標比較 治療前,2組紅細胞沉降率、C反應蛋白、類風濕因子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紅細胞沉降率、C反應蛋白、類風濕因子水平均明顯低于同組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1)。治療后,干預組的紅細胞沉降率、C反應蛋白、類風濕因子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1),見表1。

表1 2組治療前后風濕相關指標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1;與對照組比較,△△P<0.01
2.2 2組治療后癥狀和焦慮抑郁情況比較 治療后,干預組關節壓痛程度、晨僵時間、睡眠效率、SAS、SDS比對照組有明顯改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1),見表2。

表2 2組治療后癥狀和焦慮抑郁情況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1
2.3 2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綜合評分情況比較 治療前,2組生活質量各項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干預組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生活狀態評分比對照組有明顯改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1),見表3。

表3 2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綜合評分情況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1;與對照組比較,△△P<0.01
RA主要表現為關節疼痛、慢性滑膜炎、骨關節破壞等不可逆性改變,病變為持續性,疼痛反復發作,患病早期關節紅腫熱痛、功能障礙,病變晚期關節變形、肌肉萎縮,致殘率高,嚴重影響病人的生活質量[11-12]。藥物治療能夠延緩病情惡化,有研究指出,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改變病人的病情轉歸,減少嚴重并發癥出現,提高生活質量[13]。以往的臨床護理局限在住院期間,出院后病人依從性差,難以長期堅持治療及規范自我行為。社區康復護理是社區護理人員定期隨訪,對病人院外的生活方式、康復鍛煉及治療進行指導的護理模式,發揮了社區與家庭對RA病人的康復起到積極促進的作用[14]。
本研究通過對老年RA病人給予社區康復護理干預,院外指導病人規律用藥,健康知識宣傳,家庭、生活康復護理,有效的心理疏導,提高治療的依從性,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教授科學緩解疼痛的方法,進行有規律的關節康復鍛煉,臨床效果顯著。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組紅細胞沉降率、C反應蛋白、類風濕因子水平均明顯降低,關節壓痛程度、晨僵時間、睡眠效率、焦慮抑郁情況明顯改善,表明社區康復護理干預使病人重視自身疾病,積極配合科學治療,提高了治療效果,減輕了病人癥狀,緩解了焦慮抑郁情緒。同時,干預組的病人生活質量: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生活狀態均明顯改善,說明社區康復護理干預使病人深入了解疾病,提高病人戰勝疾病的信心和方法,掌握緩解疼痛的方法,加強關節康復鍛煉,家屬監督支持,整體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社區康復護理干預應用在老年RA病人中,明顯緩解了癥狀和焦慮情緒,提高了療效和生活質量,改善預后,值得推廣。
[1] 羅興燕,唐媚,鄒強,等.蛋白激酶抑制劑在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研究進展[J].成都醫學院學報,2013,8(1):102-106.
[2] 尹軍,張雪梅.系統化健康教育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24):2875-2877.
[3] 賈萍,榮曉鳳,鐘玉,等.锝[99Tc]亞甲基二磷酸鹽注射液聯合甲氨蝶呤、來氟米特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臨床觀察[J].中國藥房,2014,25(44):4174-4176.
[4] Klooster PMT,Vonkeman HE,Taal E,et al.Performance of the dutch SF-36 version 2 as a measure of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J].Health Qual Life Outcomes,2013,11(7):926-930.
[5] 吳冬梅,童宗武,朱桂華,等.2010年歐洲風濕病聯盟和美國風濕病學會類風濕關節炎分類標準的敏感性和特異性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14):1545-1548.
[6] 王越.健康教育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與效果評價[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2,44(5):625-626.
[7] Cho SK,Kim D,Jun JB,et al.Factors influencing quality of life(QOL) for Korea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RA)[J].Rheumatol Int,2013,33(1):93-102.
[8] 葉翔爾,王曉麗,曹衛眾,等.運動療法治療類風濕關節炎關節功能障礙的療效觀察[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14,36(5):370-371.
[9] 姜志宇.協同家屬護理管理模式對類風濕關節炎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質量的臨床價值[J].中國醫藥科學,2016,6(20):100-103.
[10] 沈婷,萬彬彬.延續性護理對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疼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8(18):26-29.
[11] 陶艷,鮑靜娟,張弛.社區老年性膝關節骨關節炎患者的綜合康復護理[J].中華全科醫學,2015,13(8):1353-1355.
[12] 許雪蓮.聯用云克、甲胺嘌呤和來氟米特治療活動期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藥論叢,2015,13(15):173-174.
[13] 張巧娟.循序漸進式護理模式在改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疾病知識掌握情況及鍛煉依從性的效果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1):69-71.
[14] 韋艷燕.綜合護理干預在類風濕關節炎病人行云克治療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2015,29(2):535-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