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宇輝
(廣州工商學院,廣東廣州 510850)
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人性化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不僅幫助學校制定可持續的發展目標和科學的人才培養計劃,還有利于高校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形成核心競爭力。并且,教育制度的人性化發展與高校管理制度的改革要求必須高度符合,進一步滿足高素質人才培養需求。
在市場經濟改革與國家更加重視教育的今天,傳統管理模式與目前高校管理制度嚴重背離。為了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也為了幫助學校制定科學的人才培養計劃,人性化管理制度十分關鍵。眾所周知,目前民辦、公辦的高校數量很多,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怎樣提升學校的競爭力,是全體高校需要面對的問題。所以,為了推動學校的發展,為了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高校管理制度迫切需要深化改革。
每一個學校都擁有獨特的教學理念,制定了特有的人才培養計劃。而目前我國教育也產生了較大的變化,從傳統的精英教育轉化為現在的大眾教育。中國擁有數量龐大的大學生,可是真才實學的學生卻鳳毛麟角。為了對目前教學資源合理應用,讓學生獲得更快的發展,也推動學校健康發展,所以各大高校應當重視學生的成長,尊重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21世紀學生的思想會產生較大的變化,更加喜歡獨立考慮問題,因此學校也需要相應改變學校教育理念,推動學生個性化發展。
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促使教育管理立足于人進行發展,基于愛的角度,對學生個性化發展給予充分尊重。教育管理是教與學的整體過程,缺少愛的教育形態,將無法獲得良好的師生關系,也很難形成健康的發展環境。愛是感染和尊重,更是解決學生學習問題、提升學習積極性的動力。
2.1.1 教育引導,關愛學生
高校教育管理應當把學生作為核心,突出教育和引導,推動學生全面發展。教師應積極鼓勵和幫助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使學生養成樂觀向上的學習態度;善于開導學生遇到的學習問題,督促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加強思想教育,創造健康的校園環境,這些都是關愛學生學習生活,培育學生良好思想品質的主要要求。
2.1.2 平等尊重,培育師生關系
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是開展人性化教育管理的主要前提。教育管理制度應當積極改變傳統管理模式,利用以人為本的思想,建立平等、融洽的師生關系。學生與教師建立彼此交流的空間,教師可以更加全面的認識學生。教師在教學中,保持寬容、負責的心態,推動學生全方位發展,實現因材施教的目標,為學生自由發展創造輕松的環境。
2.1.3 借助三個貼近,改善管理環境
高校在教育管理過程中,應當緊密聯系三個貼近的基本內容,對管理環境不管改善。首先,教育管理必須與生活緊密聯系,建設學生的寢室文化,開展課業文化活動,進一步引導學生充分應用休閑娛樂時間;其次,與學生的學習緊密結合,進入圖書館和自習室,為學生學習提供一個優良的環境;再次,重視學生的思想教育,拓展思想政治課堂,深入開展黨員實踐活動。借助豐富多彩的思想教育活動,幫助學生不斷提升認識。
2.2.1 改變高校管理的激勵制度
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人性化發展應當科學制定激勵制度。首先,應充分尊重教師擁有的合法權益。因為人性化管理的主要執行者是教師,只有對其權益充分保證,才可以幫助教師全面發揮自身職能。其次,全面思考多元化的利益主體,基于制度層面對學生的學習需求積極滿足。只有如此,才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進而貫徹執行高校人性化管理制度。
2.2.2 突出以學生為主體
在教育中學生是主體,同時也是高校人性化管理的核心。因此,必須采取各種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育管理工作。借助于學生自主管理,對其行為有效規范,充分確保教育水平。這一管理方式與人性化教育理念相符,可以推動學生更加健康的發展。
2.3.1 推行自由選擇學習方式
不同學生個體的學習基礎和接受信息的能力也存在著較大差異,齊步走的教學方法已經無法達到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學生能夠自主選擇教學方式,不再受到時間和地點的約束,只要完成學習任務,就可以得到對應的學分。學習方式的自由選擇有利于學生培養自信心,從而加快學生吸收信息的速度。
2.3.2 實行彈性學分制
學生學完專業要求的學分之后,可以自由選修第二專業,抑或是達到學分以后可以準備研究生考試,節省學習時間。彈性學分制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在這方面高校制度制定者可以深化研究,為學生提供一個相對輕松、自由的學習環境,強化了學生自由選擇的權益。
2.3.3 實施本科生導師制
高校教師通過導師制指導學生學習,高校將學分制與導師制結合,成功解決了實行學分制過程中的問題。大量大學新生對專業學習內容缺少清晰的概念,缺少科學的職業發展計劃,這時本科生導師制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導師可以按照學生填寫的興趣愛好,合理制定引導政策,幫助學生制定學習規劃。本科生導師制有利于學生自主安排學習,進一步解決學分制管理學生的不足。
2.3.4 改革考試制度
現代考試歷年是輕知識重能力、輕檢查重導向、輕結果重過程,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選擇考試題目和學習綱要需要對學生整體素質全面考察,通過靈活的考試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創新研究考核模式,促使學生健康發展。達到成績考評結構的多樣化,在評價期末考試成績方面,綜合學生日常學習和表現,進而達到合理考核的目標。
2.3.5 完善教學評價制度
拋棄傳統的考試評價方式,利用多維評價制度,構建多元化的評價指標系統,全面評價學生發展情況,追蹤了解學生個體發展特點,由重視知識與技能評價轉換為重視認知態度、創新能力的評價。具體包括理解原理概念的狀況,掌握實踐操作技巧,應用知識的水平,同時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健康的生活習慣。只有建立多維學生評價制度,才可以與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高度相符。
2.3.6 制定學生意見征集制度
教學管理者應當全面了解到學生參與制定教學管理制度的重要意義。在政策改革之前,全面了解學生的真正需求。可以采取各種方法整理學生關注的問題,在深入研究以后有選擇性地采納。同時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管理,對于提出合理建議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
目前,我國高校教育管理制度出現了一些問題,需要教育管理者給予較高的重視。當前比較流行的人性化管理教育制度,與我國社會發展人才需求高度相符。高校教育迫切需要人性化特點,從而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高校在發展人性化教育管理的同時,必須結合自身情況,提出有建設性的發展建議,為大學生打造一個自由、寬松的學習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