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網站3月5日文章,原題:西方銀行陸續(xù)離開文萊,中國則把它加入新絲綢之路在文萊北端位于南海的一個小島上,數以千計的中國工人正在一個煉油和石化一體化項目以及一座與首都斯里巴加灣市相連的橋梁建設中付出汗水。項目完工后,將是文萊歷史上最大的外商投資項目——在這個依賴石油的國家最急需的時候。
據估計,文萊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將在20年內枯竭。分析人士指出,隨著產量下降,西方的石油公司和銀行將不會往現有的設施投入資金。因此,該國的石油收入逐步下降。隨著年輕人失業(yè)上升,文萊的領導人試圖加快改革經濟,增加收入來源。
文萊的命運變化也反映在該國的金融業(yè)上。去年,匯豐銀行撤離文萊,而花旗銀行在文萊經營41年后于2014年離去。與西方銀行紛紛離去不同的是,中國銀行于2016年12月在文萊開設了首個分行。據文萊媒體報道,中方投資的大摩拉島項目有望提供一萬多個就業(yè)機會,其中至少一半流向大學應屆畢業(yè)生
據美國企業(yè)研究所的數據,中國對文萊的總投資約為41億美元。而據美國國務院目前可知的數字,2012年美國對文萊的投資僅為1.16億美元。在西方資本逐漸放棄文萊之際,中國的投資在文萊人眼中無異于雪中送炭。令當地人更為欣喜的是,隨著中國加強其“一帶一路”倡議,中國對文萊的投資幾乎肯定會上升。▲
(向陽譯)
環(huán)球時報2018-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