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這個世界會好嗎?
有人說這個世界怎么這么好。
芊芊屬于后者。
最初認識她的時候,每天聽她說“好玩的地方怎么那么多呢?”“周圍的人怎么都那么友善呢?”“老師們怎么那么有耐心呢?”“上學的路上空氣的味道好好聞啊!”的時候,心里頭幾萬頭羊駝奔過,暗暗想:“怎么會有女生這么作(zuo一聲)?”
東北的冬天除了下雪當天的純白,其余的時間都灰蒙蒙。雪被車輪碾過濕噠噠地粘在馬路上,像半禿的頭頂;各種重工業清晨開始就咕嘟嘟冒著濃煙,像怪獸張開一張張巨大的嘴:同學們一手拎著包子、一手扯著書包帶奔向課堂,書本砸得后背像被鼓棒棰過;教導主任和班主任像兩道門神,逃得過第一關,逃不過第二關。
芊芊像個另類,早自習進班級的時候,水靈靈的聲音和大家打招呼。大家有的從厚厚的書本后面伸出一雙眼睛看看她,有的睡得東倒西歪干脆把這聲音一并融進夢里。
芊芊是女生們飯后的談資。每次她走過來,女生們都從一團聚堆兒的老母雞,四散成一只只驕傲的大公雞,假裝誰也不認識誰,她走過去以后,公雞們迅速圍成一個球,丟盔棄甲嘰嘰喳喳,全然沒了剛才的氣勢。
可是芊芊呢?她是真的好喜歡和大家打招呼,也是真的好喜歡給別人講題,更是真的好喜歡一廂情愿地認為大家對她都好好啊!
謊話說了一千遍也就成了真理,更何況,芊芊真的讓人討厭不起來。
她成績爆好,英語、數學幾乎次次滿分;她和班級里最內向的男生同桌,一段時間以后,那個男生竟然破天荒地給大家買水了;她的校服永遠潔白清香,頭發像黑色的瀑布;她每一天走進教室都和同學們打招呼,時間長了就有那樣的錯覺,沒有芊芊的“早上好”,一天就沒有開始……
后來,才知道,芊芊說的每一句都是她的世界里的大實話。
她在很小的時候學大提琴,光是演出的路線就快繞地球一圈;她爸爸是省級的領導,她從小見過的人幾乎都是滿面春風哈著腰和她講話;她長得漂亮、成績好、人聰明,老師們都恨不得把她掛在嘴邊和別人炫耀這是自己的學生……
這也是我后來才明白的:相交的人,也可能生活在不同世界。
有那樣一個心理實驗:100個被試者身后貼著從1到100的數字,他們找到的伙伴和自己背后的數字加起來乘以10,就是他們各自得到的獎金數。人們對后背貼著100和99的人殷勤備至,想要和他們湊成一對,而后背貼著1和2的人,看著備顯凄涼。
這個世界有一個簡單的道理,一個人的自身價值越大,享受的善意、包容也就越大;一個人的自身價值越小,承受的攻擊、冷漠也就越多。
很多人憤慨這個世界不公平,身邊的人不友善,于是發明了“勢利”“情商低”這樣的詞來安慰自己。
但再苛刻的人,也不是沒有溫情和善意,他不是不會,只是不想。或者,你不值。
怎么辦?
收起嫉妒、抱怨、八卦和臟話,接受后背上的數字,認認真真努力,去爭取想要的善意。
當你比過去好一些的時候,就會發現,世界比從前美好了許多。
編輯/圍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