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峰
摘 要:圖書館是一個保存了眾多古今各類書籍的地方。它收集、整理了許多古往今來的圖書資料,供人們借閱查看。“圖書館”一詞是一個外來語,于19世紀末從日本傳入我國,一直沿用至今。隨著藏書數目的增多,傳統的管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圖書館的新需求。本文將對我國現階段高校圖書館管理模式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希望可以使圖書館的管理更加科學化、合理化,讓圖書館資源充分發揮其作用。
關鍵詞:圖書館 管理模式 創新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11(b)-0164-02
圖書館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它擁有著古老的歷史背景。早在公元3000年前就有了最早的圖書館,隨著圖書館的普及,對圖書館的管理工作也越來越重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是圖書館進行管理的核心思想,對目前的圖書館管理模式中的缺陷進行改革創新可以讓人們更好地利用圖書資源。
1 當前圖書館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1.1 管理機制不完善
圖書館管理過程中核心應該是人,而不是物。圖書是為人建立,也是為人所使用。傳統的管理機制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知識的需求。一些圖書館的管理機制不完善,各類書籍沒有專門的分區,而且也不利于許多書籍的搜尋,對于一些新出的數據沒有做好記錄。而且由于競爭壓力小,圖書館的管理力度不夠,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普遍不高,為了完成任務而工作,使得圖書館的管理和人們期待的目標之間還有一定的差異。管理機制的運用上也比較刻板,單一模式的管理不能與當前的發展現狀相適應。圖書館在圖書質量和技術操作方面都還存在著一定的缺陷,而且隨著信息來源的多樣化,圖書館更需要掌握閱讀的實時趨勢,不斷完善現有機制。
1.2 對讀者的需求了解不到位
書籍是人類知識的階梯,可以幫助人們看到不一樣的世界,了解自己所需的東西。圖書館作為信息來源的重要途徑,具有著保存人類文化遺傳、開發資源信息、參與社會教育、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等多種職能。所以對圖書館的書籍訂購也是要一定依據的,訂購圖書時要綜合考量各方面的因素。但是在實際的訂購過程中,一些圖書館的管理人員在訂購書籍時往往只訂購某一類,沒有很好地了解各類圖書的需求,導致所訂購的書籍很少有人借閱,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還在一定程度上浪費了許多不必要的錢財。圖書館對圖書的訂購要適時,如果不能及時地訂購新出的一些書籍,也會導致訂購之后的借閱量極少。在訂購書籍之前沒有對讀者的需求有一個較為詳細的了解,也會影響圖書館傳播知識的職能。
1.3 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參差不齊
近些年隨著科技的進步,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工作也越來越細化。對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要求也越來越嚴格。現在一些圖書館還沿用著過去的管理模式,管理員只是簡單地保存、管理圖書,在對圖書館管理人員的選擇上沒有過高的要求,只要求負責簡單的圖書收集和整理工作。有的高校對工作人員的培訓較少,工作人員對新技術和知識了解不夠,使得工作人員專業素養參差不齊也是阻礙圖書館文化發展的重要原因。信息化的發展要求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與時俱進,了解多方面的知識,科學地進行書籍的管理工作,充分利用現有的技術手段,不但進行創新,將圖書館的作用發揮到最大程度。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參差不齊,使得許多必要的工作無法正常開展,由于一些專業知識掌握不夠的員工的思想觀念還停留在多年前的管理模式上,不愿意創新,也不利于圖書館管理的進一步發展。
2 對現有的圖書館管理模式進行改革和創新
2.1 完善現有的管理機制
圖書館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中依舊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作為人們了解各種知識的主要途徑,加上信息化的融合,使得圖書館的功能更加多樣化。與此同時,圖書館的管理機制也應該做相應的完善,做到“取其精華,棄其糟粕”,讓圖書館資源能夠給人們帶來更多的便利。為了更加充分地發揮圖書館的作用,圖書館的管理上就得落實“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組織各種學習活動,豐富師生的知識見聞。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鼓勵工作人員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術,充分發揮每個人的能動性,增強工作人員之間的競爭力度。這樣不但有利于圖書文化的傳播,還有利于圖書館管理機制的完善。圖書館書籍眾多,應該按照一定的標準對其分類,這樣有助于圖書館之后的書籍管理活動,為讀者提供更優質、更快捷的服務。管理制度的制定有利于維持有序的借閱流程,配合高校的教學進度,確保館內圖書的安全性,保護讀者的利益,管理制度的合理性和實用性直接影響著管理效能和管理目標的實現。
2.2 進行信息調研,深入了解讀者的需求
圖書館是一個傳承文化思想的地方,圖書館的建立主要是為了方便讀者進行學習各類知識的場所。圖書館的圖數量在不斷的增加,因為需要定期訂購一些圖書,但是對圖書館書籍的訂購并不是盲目,它有一定的要求,訂購員應該在訂購前進行調研,了解讀者的需求后進行訂購。圖書的訂購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訂購一定要及時,不能間隔太長的時間,否則會導致圖書館整體知識更新遲緩。訂購書籍之前圖書館管理人員可以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等形式對師生所感興趣的書籍需求詳細了解,然后合理地安排下次訂購的書籍數量和種類。對于一些信息化的資源也要及時地購買,及時地了解讀者的需求可以防止圖書資源的閑置,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圖書的閱讀量。只有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人走進圖書館,愛上書籍。每個人的喜好不一樣,我們不必準確掌握每個人喜愛的書籍,但是對于大多數人所喜愛的書籍我們需要有一定的了解。
2.3 提高圖書館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隨著圖書館在教育中的地位不斷地提升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對圖書館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也更加嚴格,許多圖書館在文獻資源購置和計算機設備上都不夠完善,不僅沒有實現信息的實時性,而且這些設備的利用率低,投入成本高都會造成經濟浪費。圖書館的進步,也可以體現出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根據圖書館的工作特點圖書館管理人員應該具備政治思想、智能、性格和知識四個方面的綜合素養。思想是人類進步的基礎,只有擁有政治素質的人才能在工作上不斷創新和進取;智能只要指的是能夠接受新的事物,發掘新的思想,學習新知識的能力;圖書館作為人類智力資源中心和文獻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已經不僅僅是過去的書籍保管那么簡單,還要對一些信息系統的知識有所掌握;專業知識是管理工作實施的基礎,管理人員需要對自己的業務熟悉掌握,在此基礎上積極地去學習一些相關的知識和技術,不斷去適應現代化高校的需求,向著高水平、信息化、高標準的方向發展。要注重發展員工的創新精神,因為人類的文明史實際是就是一部人類的創新史,所以圖書館管理過程中要不斷地去改進一些不好的地方,要敢于對傳統的管理理念說不,用更加創新、更加系統的思維去發揚圖書館文化。此外可以組織個別人去學習新的技術和知識,然后進行再圖書館人員之間的教學工作,讓圖書館更好地運行,讓讀者也可以從中受益。
3 結語
高校圖書館是師生獲取知識的一個重要途徑。對圖書館的要求也不斷提升。為了讓圖書館更好地為人們服務,圖書館的管理模式一定要與時俱進,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改革創新,才能充分地發揮其信息保存、傳遞、擴散的作用。圖書館起著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責任,在圖書館的發展過程中其管理模式也在不斷地變化、前進,來為讀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參考文獻
[1] 姬敏康.適應個性化服務的大學圖書館管理模式創新[J].科技資訊,2013(19):255-256.
[2] 熊桂芳,卿莉.信息時代下高校圖書館管理模式創新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2(31):140-14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