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富波
課堂提問是初中數學教學中較為常用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本身可以實現多種教育教學功能。然而在現實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卻發現有很多的教師沒有將課堂提問真正利用好,沒有有效發揮出課堂提問的作用。為了更好地提升初中數學的教學效果,為了加強學生對初中數學的學習興趣,初中數學教師要深入挖掘課堂提問的具體功能,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巧妙地將課堂提問運用到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去,用合理而巧妙的課堂提問設計實現教育教學的綜合功能。下面,筆者結合工作經驗來專門就課堂提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優化問題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優化初中數學課堂提問的幾個關鍵點
圍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提問的優化問題進行研究。我們首先明確課堂提問優化的幾個關鍵點。抓住了關鍵點,就可以使得課堂提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發揮更大的效能。
首先,要創設與提問相應的情境。情境教學是近些年來在學校教育教學中廣泛應用的一種方法。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可以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數學內容,從而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數學探究活動。情境的創設可以結合多媒體、生活實際以及數學故事等進行。在課前進行精心的設計,創設科學有效的數學問題情境,這是我們進行課堂提問優化的第一個關鍵點。
第二,初中數學課堂提問要體現出差異性原則。教育心理學研究發現。一個班級中的學生,在一門學科的學習方面存在著水平的差異。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一方面,要適應全體學生的一般水平。另一方面,也要照顧到學生之間所存在的差異性。具體落實到我們的課堂提問這一具體的教學手段上。教師需要在上課之前將問題設計好,而且對每一個問題所提問的對象處在什么樣的水平一定要明確。這種情況需要教師提前對學生的學情有一個充分的了解。例如,我們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層次,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的水平,來進行不同層次、水平的問題設計。在上課之時進行提問,我們就要用不同層次的問題,去提問不同層次的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自己的最近發展區獲得更大的提升。
第三,初中數學課堂提問,要目標明確,并具有一定的啟發引導價值。我們進行課堂提問這一教學手段的運用。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啟發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索數學的內在規律。通過自主的探索去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因此,提問一定要提前設計明確目標,每一個問題都要起到一定的教育教學功能。切忌在教學中隨意提問,這種隨意的提問,容易給學生造成困擾。在課堂提問中應充分注意問題的設置,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要使問題既能被學生接受,又富有啟發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作用在于引導、啟發,而不是強迫、代替。應提問有益的、具有啟發性的、能思考的問題。密切結合當堂課的教學內容,或是承上啟下,或是溫故知新。總之,每一個提問的機會都不能浪費,讓每一個教學環節都能發揮其最大的效能。
二、優化初中數學課堂提問的具體方式,培養學生的問題
意識
課堂教學中,問題的提出,一方面可以引起學生的關注和思考,另一方面順著這種關注和思考,學生的問題意識得以激發和培養。所以,圍繞這一目標的實現,在課堂提問的具體形式上,可以是教師的口頭提問,也可以在PPT課件上進行問題的設置,豐富課堂提問的具體形式,拓寬學生的數學思維。積極引導,用多種形式的課堂提問為學生創設具有挑戰性的數學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學中的各個環節,圍繞教學內容,根據學生實際,設疑問難,啟發思維,創造一個教學相長的民主氣氛,使每位學生都有“發問”的機會、時間和場所,使每位“發問”的學生都感受到老師的熱情、信任和尊重,從而受到鼓舞。課堂應留有自學時間,讓學生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提出問題。
三、借助初中數學課堂提問,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數學思維
提問是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重要的線索,教師通過提問來實現課堂教學的起承轉合。借助提問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引導學生圍繞數學問題的解決進行探索和思考。如在教學一元二次方程的應用時,有一例題:“某商場銷售一批名牌襯衣,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每件襯衣盈利40元,為了擴大銷售,增加盈利,盡快減少庫存,商場決定采取適當的降價措施。經調查發現,如果每件襯衣降價1元,商場平均每天可多售出2件。若要使商場平均每天的盈利最多,請你為商場設計降價方案。”這個時候,教師可以設置這樣的問題:“如果這家商店想獲得最大的利潤,該怎么辦?”這樣的問題一方面與學生的現實生活聯系非常密切,學生探究的欲望被充分勾起,另一方面又讓學生展開了對已學過知識的復習和思考,拓寬了學生的數學思維。
總之,課堂提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要圍繞課堂提問的具體功能,結合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具體內容來加以優化。讓每一個課堂提問都事先經過精心的設計,發揮其必要的功能,從而促進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整體效能的全面提升。
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