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東旺
摘 要:消費道德對當代中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有著重要影響,需要教師在政治課的教學中積極培養學生正確健康的消費道德。分析了影響當代中學生消費的心理因素和現狀,對學生消費道德進行了評價,并提出了培養當代中學生正確消費道德觀念的對策,希望對培養學生樹立的正確消費道德有所幫助。
關鍵詞:中學生;消費道德;教育策略
消費道德是人們在消費活動中用來指導消費行為,調節消費關系的價值觀念、道德規范的總和。它是消費觀念的核心,對人們的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產生重要的影響。作為當代中學生來說,他們的消費道德受到社會、學校和家庭消費觀念的影響,并且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筆者結合高中思想政治《經濟生活》中的“樹立正確消費觀”這一課的教學實踐,對培養學生樹立正確消費道德觀念的方法策略進行了探索。
一、中學生消費心理分析
(一)從眾消費心理
目前不少的中學生因為成熟較早,感覺自己像個成年人,不但喜歡模仿社會上成年人的行為,而且也總是模仿社會大眾的消費心理??吹剿麄兏墒裁?、玩什么、買什么,自己也要跟他們一樣,以此顯示自己的成熟,顯示自己也能跟得上社會發展的潮流。如,看到社會上的青年人抽煙、喝酒,一些學生也跟著他們學,從而產生從眾的消費心理。
(二)追求時尚消費心理
一部分中學生喜愛追求時尚,喜歡關注當前的時尚流行趨勢,追求時髦和個性化,總是喜歡追求與眾不同的外表,穿名牌用名牌是這類學生的主要消費特點,并且他們往往是班級時尚潮流的領導者。如購買手機時喜歡當下最新流行的“蘋果”手機,從而造成不必要的高額消費。
(三)攀比消費心理
中學階段是學生逐漸成人的時期,其虛榮心在不斷增強,攀比心理開始加重。看到別人穿名牌服裝自己也想穿名牌,看到別人的電腦、手機是高端產品,自己也要升級換代,從而導致學生出現盲目攀比型消費,而且這種盲目的攀比消費超過了許多家庭的支付能力。
(四)求實消費心理
有一部分學生主要是學習為主,對消費購物有自己的看法,不過分追求時尚,在消費上也能做到控制,注重消費的實惠、實用。
二、當代中學生消費道德評價
(一)不利于提高學生素質
中學時期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培養學生健康消費道德是身心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而不正確、不健康的消費道德對學生危害巨大,一旦形成這種觀念,就會影響學生學習和身心健康發展,使學生容易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產生依賴心理,弱化學生社會責任感。甚至一些學生為了盲目攀比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對學生素質提高產生不利影響。
(二)增加學生的經濟負擔
目前一些學生越來越追求高檔消費,穿名牌衣服、用高檔智能手機、到高檔飯店吃大餐等不正確的消費,這樣既增加了學生攀比心理和虛榮心,又給學生家庭造成沉重經濟負擔,還給家長造成沉重心理負擔和巨大工作壓力。如,有些學生看到別人用智能手機,自己不顧家庭條件承受能力,也要購買好幾千元的高檔智能手機,給家庭造成經濟壓力。
(三)不利于社會健康發展
中學生作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接班人,需要具備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良好品質,但是不健康、不正確的消費道德,會阻礙學生理想追求的發展,讓學生產生不良道德取向,形成不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削弱了學生艱苦奮斗精神,在校園和社會上形成不良風氣,不利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會阻礙社會發展。
三、培養當代中學生正確消費道德教學對策
(一)創設教學情境,培養學生正確的消費心理
在高中政治課“經濟生活”課教學中,要想提高課程教學有效性,培養學生正確的消費心理,使學生明白健康消費心理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性,單純依靠教材內容不能產生足夠的說服力,教師可創設多種教學情境,讓學生通過探討、辯論來提高課程教學效果,培養學生健康正確的消費心理。例如,教師可創設如下四組生活對話情境:(1)小麗跟媽媽說:“快到國慶節了,現在同學們都相互送禮物,如果不送禮物見面時就會不好意思。”(2)甲同學對乙同學說:“你今天穿的這件衣服非常時髦,也很特別,咱們學校還沒有人穿這樣的衣服,這衣服應該很貴吧?”(3)小明對爸爸說:“我們班好幾個同學的手機都換成了華為最新款的P10手機了,我的手機還是三年前買的華為P8,我也想換個P10手機。”(4)小梅:“我穿的這雙鞋是世界名牌,是今年的最新款式,我媽花了1500元買的?!毙⊙骸拔疫@雙鞋雖然不是大品牌,但是穿著特別舒服。”然后讓學生分析和辯論這幾個人的消費心理是否正確,他們存在什么樣的消費誤區,從而讓學生明白從眾的消費心理不可取,消費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來分析;追求時尚的求異消費心理不提倡,這樣的消費代價太大;攀比消費心理不健康,思考問題的出發點不正確;務實的消費心理才是理智的消費,應當提倡。
(二)師生互動解惑,培養學生做理智消費者
人們的消費行為受消費心理、消費觀念和消費道德的支配和影響,要通過政治課的教學,教育學生做一名理智的消費者,就要培養學生正確的消費觀念和消費道德。對此,教師可運用心理咨詢教學模式、師生互動或小組合作交流互動等多種教學模式,使教材中的內容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交流過程中生成,通過師生互動使學生在消費方面的疑惑得到解決,使學生能夠明辨是非,來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使學生懂得“消費要適度,要量入為出”,要在家庭的經濟承受范圍內合理、適度消費,不能超過家庭的經濟收入范圍過度消費;要“理性消費,避免盲目的從眾消費”,在消費上不要隨波逐流,要對自己的需要冷靜分析,確實選擇自己需要的項目消費。對于以學習為主的學生來說,不能只注重物質方面的消費,而應該多增加文化知識、精神培養方面的消費,保持合理的消費結構,用當前的一句廣告流行語說就是“只選對的,不選貴的”。為了國家和社會的長遠可持續發展,在政治課的教學中還要注重培養學生“保護環境,綠色消費”的觀念,要教育學生懂得節約資源,進行綠色環保購物,對于能夠多次使用和重復使用的東西不要隨手丟棄,既能減少污染,又能為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三)運用傳統美德,培養學生艱苦奮斗精神
要培養學生正確的消費觀念和道德觀念,其目的和核心在于培養學生艱苦奮斗的精神,使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和追求,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為社會培養合格的高素質人才。教師可運用多種方式開展教育。一是注重傳統美德教育。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崇尚節儉的傳統美德,教師加強對學生進行傳統道德觀念教育,培養學生“儉而有度”的消費觀念。要從個人和國家兩個層面讓學生了解節儉的好處和奢侈的危害,使他們懂得“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節儉敗由奢”的道理,從而奠定消費道德自律基礎。二是加強艱苦奮斗精神教育。讓學生樹立艱苦奮斗精神,培養學生艱苦奮斗的良好品德,是教師對學生進行正確健康消費道德教育的核心內容,它既是對學生進行消費道德教育的出發點,又是教育的落腳點。
總之,培養當代中學生正確健康消費道德有利于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有利于提高學生全面素質,能培養學生艱苦奮斗精神,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因此,教師在高中政治課教學中應注重運用多種方式開展教學,加強對學生消費觀念和消費道德教育和引導。
參考文獻:
[1]王方.當代中學生消費道德教育研究[J].林區教學,2016(4).
[2]蔡詩晨.消費主義文化與青少年價值觀教育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6.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