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暉
摘 要:南岳調頻電視發射臺位于湖南省南岳景區祝融峰東側的喜陽峰山腰,距祝融峰直線距離約400m,海拔高度1266m,新廣播電視塔位于原塔東北方向約50m的斜坡上,鐵塔高度130m,塔尖最高海拔約1352m,與原塔塔尖高度保持一致。該項目包含鐵塔異地重建,機房配套設施重建,項目總建筑面積1900m2,機房總面積1500m2,全臺總負荷650kVA,總功率500kW,機房電子信息系統由電視發射系統、調頻發射系統、信號傳輸監測處理系統、安防監控及門禁系統等多個部分組成。
關鍵詞:南岳臺 防雷設計 視頻電視
中圖分類號:TB4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11(c)-0022-02
1 設計依據
《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 50057-2010;《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GB 50343-2012;《湖南廣播電視臺南岳調頻電視發射臺廣播電視塔工程初步設計》設計代號20160255;《湖南廣播電視臺南岳調頻電視發射臺廣播電視塔重建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圖集《建筑物防雷設施安裝圖》“99D501-1”;《湖南廣播電視臺南岳調頻電視發射臺廣播電視塔防雷設計方案》;現場勘測情況。
2 防雷類別
南岳發射臺為廣播電視信號播出樞紐中心,按照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的規定,結合發射臺雷擊風險評估,年均雷暴日為55.3d/a,易遭受雷擊,南岳廣播電視塔防雷類別屬于二類防雷建筑物。
3 防雷措施
3.1 接閃裝置
整個發射臺建筑物處于鐵塔直擊雷防護范圍,可作為機房及辦公區防直擊雷、側擊雷防護裝置,要求鐵塔接地4個塔柱進行接地,接地裝置的沖擊電阻不大于10Ω。有關接閃裝置在南岳鐵塔建筑防雷中有嚴格要求。
3.2 發射塔(機房)共用接地裝置
按照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技術規范》及GB 50343-2012《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設計要求,發射臺的鐵塔直擊雷接地、機房感應雷防護裝置接地、工作接地和保護接地需共用接地裝置,工頻接地電阻不大于1Ω。機房接地與鐵塔接地采用共接地網不共接地線。接地網具體要求如下:(1)接地網的埋設深度其頂部不應小于0.5m;(2)垂直接地體長度不應小于1.5m,其相互之間間距一般不應小于3m;(3)接地體埋設位置距建筑物不宜小于3m;(4)當接地裝置必須埋設在距建筑物出入口或入行道小于3m時,應采用均壓帶做法或在接地裝置上面敷設50~90mm厚度瀝青層,接地體埋深不應小于1m;(5)接地體(線)的連接應采用焊接;(6)合理設計安裝人工接地體(極);(7)采用高效、抗腐蝕性降阻材料。
3.3 低壓配電系統按4個防雷電壓等級做好防浪涌保護
具體內容見表1。
3.4 信號系統做好接地防雷保護
光纖在進機房前屏蔽層做接地處理,同時將光纖終端盒移至機房外安裝,防止沿光纖加強筋傳輸的雷電進入機房。進出機房通信線路采用屏蔽線纜,不能實現屏蔽線纜的應穿鋼管或金屬橋架,金屬鋼管及橋架進入機房內就近接地做等電位接地處理,在監控、消防、通信網絡、門禁等信號設備的端口應根據設備的工作電壓、接口類型和傳輸速率等參數選擇合適信號線路電涌保護器。發射饋管屏蔽層在進機房前做接地處理。
3.5 設備機房做好等電位設施安裝
二樓機房應設置等電位連接網絡,電氣和電子設備的金屬外殼、機柜、機架、金屬管槽、屏蔽線纜外層、設備防靜電接地、安全保護接地、防雷器接地端應以最短距離與該等電位連接網絡相連,機房內的走線架應每隔15m做一次接地,走線架,吊掛鐵件,機架(或機殼),金屬通風管道,金屬門窗以及其他金屬管線,均應良好接地并相互妥善連通。
3.6 機房合理布線
電源線與信號線等須分開敷設,走金屬橋架敷設,當相互間間距達不到要求時采用屏蔽線纜,線纜屏蔽層應做接地處理。
3.7 防靜電感應設施
機房地面鋪設防靜地電地板,機房四角地板金屬骨架與機房均壓等電位環電氣連通;在機房金屬吊頂就近與接地排相連,每隔15m接地一次,同時配合機房在裝修時安裝的吊頂,機房將形成一個完整的“法拉第籠”,起到電磁屏蔽的效果。有關機房防靜電地板在南岳鐵塔建筑防雷中有嚴格要求。在二樓機房設置屏蔽不銹鋼絲網,鋼絲網與機房金屬吊頂進行等電位接地,消除雷電電磁感應。
3.8 進行雷擊電流矢量控制接地技術改造
在工作接地線和保護接地線與聯合接地網之間安裝“雷擊電流矢量控制器”,當地網上存在雷電流時,“雷擊電流矢量控制器”將聯合接地網與工作接地線、保護接地線之間的連接通道隔離開,使得地網上的雷電流不能通過工作接地線與保護接地線反串進入機房系統。
參考文獻
[1] 許艷琳,李思雨.對防雷安全監管雙隨機執法工作的創新[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8(31):35-36.
[2] 閆朋.淺談通信電源系統的防雷接地保護[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8(20):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