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航 趙新星
摘 要: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進步,煤礦采掘技術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要想提升整體采掘的安全性和基本效率,就要整合管理流程和技術運行處理要點,確保能為企業創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本文簡要分析了煤礦采掘技術應用存在的問題,并對改造策略予以討論,僅供參考。
關鍵詞:煤礦采掘技術 技改 對策
中圖分類號:TD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10(a)-0048-02
近幾年,中小型煤礦安全質量方面的事故頻發,采掘技術不合理是其重要原因;因此,要想從根本上提高管理水平和管控效果,就要結合具體問題制定相應的處理措施,提高煤礦采掘技術改造方案的實效性,實現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共贏,也能有效規避人們生命財產安全問題造成的損失,為煤炭工業的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 煤礦采掘技術應用存在的問題
1.1 研究深度不足
在應用煤礦采掘技術的過程中,相關企業依舊存在數據管理和研究流于表面的問題,因為對生產領域的研究并不深入,就會出現相關部門對煤礦分布規律掌握不清晰的問題及出現管理盲目性的問題。另外,因為地質條件較為復雜,且應用條件不同,使得勘測技術的選取存在差異,若是不能對研究內容進行深度分析,就會出現技術結構和運行需求不相符的問題,造成企業和國家資源浪費。
1.2 管理水平較低
對于煤礦日常采掘工作而言,由于涉及因素較多,因此工作系統性和綜合性較高,且多數任務都是井下作業,這就需要相關部門建立有效的管理機制。但是,實際管理工作質量卻并不能盡如人意,現代化技術應用效果和基礎技術結構的失衡,也導致采掘作業質量和應用效率失衡的問題出現,不僅會影響企業經濟效益,也會對社會效益產生制約。
1.3 中小型礦井數量較多
我國礦產資源較為豐富,使得煤礦企業數量也在增多,但是,中小礦井居多,大規模的礦井數量卻十分有限。在一些小型礦井采掘工作中,應用新技術和設備予以應用,采掘過程若是不能夠建立有效的應用體系,就會出現企業資金浪費的現象。另外,我國煤礦企業自主研發的先進的采掘技術體系和設備相對較少,很多都是引進國外技術,這就使得成本有所增加,在小型礦井中應用會導致資源和資金的浪費。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國,依舊存在煤礦企業高效集約化發展水平受限的問題,規模化化煤礦企業技術以及設備壟斷問題較為嚴重,也會制約經濟效益的增長[1]。
2 煤礦采掘技術改造策略
為了有效提升煤礦采掘技術應用效率,相關部門要積極整合管理流程和技術監督機制,建立完整的技術改造規劃,合理性優化管控機制,維護技術和設備的運用效率,也為管理工作的全面優化奠定基礎。
2.1 改進礦井設置結構
在國內煤礦開發機制建立的過程中,要結合中小型礦井的實際應用要求,完善技術處理機制,整合項目礦井設置規劃和調整結構,確保能發揮技術優勢,促進技術體系的全面進步。
第一,有效優化工作面和采區的尺寸,相關部門要結合技術要求,對具體參數進行統籌分析,結合實際需求優化管理流程,維持根本應用機制,合理性調整工作流程,確保能為大型采掘機械工作創設良好的環境,實現管理效率的全面進步。需要注意的是,在尺寸確定的過程中,要結合多樣化因素和要求,維護調整機制的運行效率,也為后續管理效果的全面進步提供保障[2]。
第二,利用跨越式回采機制或者是復式回采機制,能在優化采煤面控制效率的基礎上,維護連續性推進效果,確保能優化應用機制和管理流程。最重要的是,在技術應用體系運行過程中,就能減少倒面的次數和實際數量,優化管理水平。
2.2 推進集約化管理機制
為了有效提升煤礦采掘技術的應用效果,相關部門要積極整合管理流程和制度管理機制,建立健全集約化管理流程,將管理水平和集約化思想作為管理準則,保證管理流程能滿足煤礦企業實際運行需求。只有從根本上實現集約化管理,才能提升煤礦管理水平,優化采掘工作量控制效率,并且為后續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
第一,相關部門要對礦井合并體系進行改造,有效維護改造工作的科學性和應用價值,尤其是將煤礦礦井聯合程度作為管理關鍵,維護某煤礦企業經濟效益的基礎上,實現管理效率的全面優化。
第二,要對礦井井田實際應用范圍進行約束,合理性優化具體操作效果,并且對煤礦資源予以監督,完善操作合理性,也為后續監督系統的順利建立提供保障[3]。
2.3 優化技術和設備使用率
要想建立科學化優化機制,就要對技術和設備應用機制予以多重監督和考量,提升運行效率的基礎上,保證改造項目核心價值的最優化,且能整合管理流程的實際效果。在我國煤礦采掘工作運行過程中,相關部門要提升采掘技術的運行水平。也就是說,要將高新技術融合到實際生產體系和運行操作流程中,促進開采模式的轉變和優化。技術部門要對參數和具體作業進行統籌管理,確保維護工作和定期保養機制的合理性,為技術和設備使用效率的全面進步與升級奠定了基礎,實現管理流程的全線升級。
若是從國家和政府的角度對相關問題進行分析,要強化技術設備管理效果,維護資金管理項目的綜合價值,保證自主研發效果能得到全面升級,實現管理標準的最優化。煤礦企業在管理體系建立后,要更加關注技術升級和應用指導工作的有效性,對操作人員進行培訓和實效性指導,保證其能全面掌握設備的應用工作要求,實現生產效率的優化目標[4]。
2.4 升級礦井管理水平
對于煤礦采掘技術應用機制的研究,要想從根本上提高管理實效性,就要整合范圍化管理標準,結合具體管理措施和控制項目進行統籌監督。相關技術人員要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僅要優化其處理突發事件的綜合能力,也要提高其應變能力和預測計劃能力,也為后續管理控制機制的全面落實奠定基礎[5]。
第一,管理人員要掌握技術要求和具體操作流程,確保工作效果的最優化。相關部門要定期制定人力資源培訓工作計劃,確保能對工作人員進行專業化教育指導,且相關人員能夠實現專業水平的全面進步。
第二,信息化管理機制的應用也非常關鍵,相關部門要整合技能訓練過程,全面掌握操作要求的基礎上,保證工作人員能熟練操作機械設備,維護管理項目的全面可持續發展。
第三,煤礦企業在實際管理工作體系建立的過程中,要對礦井管理流程予以重視,踐行崗位責任機制管理要點的同時,保證具體工作和井下管理流程的全面進步。管理部門也要建立獎懲機制,提升其工作積極性的同時,也能夠發揮管理人員的熱情[6]。
3 結語
總而言之,在煤礦采掘技術改造過程中,相關技術部門要結合技術要點進行統籌管理,配合管理機制的升級和優化,完善規劃以及調整效果,從根本上實現煤礦采掘技術應用效果的全面進步,實現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黃華偉.煤礦采掘技術的改造思路探析[J].企業技術開發,2014(8):34-35.
[2] 宋勇.對煤礦采掘技術的的一些新思路[J].農家科技,2014(3):294.
[3] 湯先儀.新型潤濕劑及其集中自動添加技術工藝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4.
[4] 史書杰.煤礦采掘技術的改造思路及相關問題闡述[J].科技經濟導刊,2016(28):62.
[5] 張函瓊.采掘工程平面圖動態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東北大學,2014.
[6] 王景龍.煤礦采掘機械液壓系統故障原因及預防措施[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3(1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