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顥凱
摘 要:在現階段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高中的教學內容與方向有了新的發展。基于這一實際情況,高中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應當從自身的興趣點出發,這樣不僅能夠調動起我們高中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還能夠為個人學習成績的提升提供有效的保障。電磁學是高中物理知識點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本文針對高中電磁學在生活中的實際運用情況進行分析,使我們高中生能夠真正意識到電磁學與日常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
關鍵詞:高中電磁學 日常生活 實際運用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10(a)-0088-02
電磁學是高中物理知識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對于我們高中生而言,針對這一方面的知識進行學習時,很容易受到一些知識點的影響,導致我們無法對電磁學相關知識形成更加深入的了解。高中物理知識本身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抽象性,所以我們高中生在學習時,需要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養成良好的物理思考思維模式,這樣才能夠將這些抽象的物理知識轉變成為簡單易懂的知識點,為我們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在針對電磁學相關知識進行學習時,要將理論與實際進行結合,這樣不僅能夠加深我們的學習印象,而且還能夠將這些知識直接應用到日常生活中。電磁學不僅是高中物理知識點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且還逐漸成為電工學等其他學科在學習過程中的基礎學科。同時,由于電磁學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所以只有將電磁學的相關知識學習清楚,才能夠將這些知識合理的應用到日常生活當中。
1 磁懸浮列車在生活中的實際運用
高中物理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復雜性,所以高中生在學習當中,無形就會受到很多知識點的阻礙。在針對這些難點進行處理時,高中生要逐漸養成良好的思維模式,與日常生活進行結合,這樣不僅能夠對這些問題進行妥善處理,而且還能夠起到良好的記憶強化作用。其中電磁學是高中物理知識點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時也具有一定的難度,所以高中生在學習時,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對電磁學的應用情況進行觀察和分析。這樣不僅能夠拉近物理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而且還能夠不斷強化對相關知識點的記憶,讓廣大高中生學會如何將電磁學相關知識合理的應用到實處。
其中,磁懸浮列車當中就運用到了電磁學相關知識。磁懸浮列車能夠懸浮在軌道上,并且實現良好的運行,其實,這一現象出現的根本原因就是高中物理教材當中提出的“同性排斥、異性相吸”的電磁原理。要想促使列車能夠直接懸浮在軌道上,就需要將磁鐵與地心引力之間的對抗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利用電磁感應原理產生上下磁力線的相互排斥,這樣才能夠實現這一根本目的[1]。與此同時,可以通過直線電機在其中科學合理地利用,實現列車能夠不斷前行。由此可以看出,在磁懸浮列車當中,電磁學知識得到了廣泛應用,而其是在磁鐵同性相斥的基礎上應用的,所以電磁運行系統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會與超導體電磁鐵之間具有一定的聯系。如果列車處于運行狀態的時候,那么磁懸浮列車內部的超導體電磁鐵就會與軌道的線圈建立有效的磁場,而在該磁場的運作過程中,會導致兩者之間出現明顯的相斥作用。依靠這種相斥力,可以促使列車直接懸浮在軌道之上,并且實現安全穩定的運行。磁懸浮列車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其整個導軌的形狀是T字形。在軌道的上方以及伸臂下方都會安裝符合實際要求的反作用板或者是其他一些不同類型的感應鋼板。這么做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能夠實現對電磁鐵電流的科學合理控制,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導軌鋼板自身的吸引力與車身的整個重力保持一定的平衡。與此同時,還可以將列車車身與導軌之間的距離控制在10~15mm之內,如此一來,則可以實現列車整個運行狀態的安全與穩定。與一些普通鐵路客車相比,磁懸浮列車在運行過程中,其整個速度要大很多,能夠節省很多乘客的時間[2]。
2 磁記錄在生活中的實際運用
磁記錄在現代日常生活中科學合理的利用,不僅能夠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方式,而且還能夠幫助人們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磁記錄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其主要是與信息技術進行有效結合,實現對信息科學合理的記錄,同時還能夠對信息的真實性和有效性提供有效保障。磁記錄主要是將鐵磁材料的特性充分利用起來,與此同時,與電磁感應規律進行結合,形成一種具有高科技特征的信息技術。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通過對該技術的科學合理利用,不僅能夠將聲音、圖像等各種不同類型的信息進行有效記錄,而且還能夠保證這些信息在記錄時的準確性和全面性。
比如,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比較常見的一些磁帶等,就是將電磁學知識應用于其中。在利用磁帶進行錄音的時候,其實就是直接將聲音的聲源與磁帶頭進行有效結合,在這一基礎上,已經收入到磁帶當中的聲音就會逐漸轉變成為電信號。這些電信號在實際運作過程中,可以對電流產生不斷的變化影響,同時電力自身所呈現出的一系列變化,也會導致縫隙當中的一些磁場隨之變化,最終形成共同作用[3]。
3 電磁爐在生活中的實際運用
電磁爐已經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生活用品,在廚房當中,電磁爐的應用越來越普及,受到了現代人的關注和重視。其實就是在電磁學的作用下,實現科學合理地利用電磁爐。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科學合理地利用電磁爐,不僅能夠打破傳統明火等一系列繁瑣的加熱措施,而且還能夠直接在電磁爐的鍋底就產生相對應的熱量,促使熱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在電磁爐具體的使用過程中,由于電磁爐是通過對電磁感應加熱原理的合理利用,所以其在做飯和使用時,也需要通過該原理才能夠實現。通過對電磁爐加熱線圈的合理利用,在其中導入相對應的交變電流。電流在進入之后,加熱線圈周圍就會逐漸形成相對應的交變磁場,在該磁場的運作過程中,其中大多數的磁力就會通過金屬鍋體,逐漸在鍋體的底部形成一個巨大的漩渦,將所有的熱量全部都集中在一起。這樣不僅能夠直接通過鍋底來形成有效的加熱處理,而且還能夠提供做飯以及使用過程中的一系列熱量。
其實,電磁爐可以被看作是一種具有高效、節能等特征的環保用具,同時電磁爐的合理利用,還能降低過去使用明火帶來的危險,也不會產生出一些很難聞的煙味,這樣不僅能夠方便人們在使用過程中的清潔,而且還能夠為使用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提供有效的保障。特別是在科學技術不斷進步和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當前電磁爐已經可以根據做飯的實際需求,對功率大小進行實時有效的調節,這樣不僅能夠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方便快捷的方式,而且還能夠保證使用的安全性。
4 結語
電磁學是高中物理知識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物理知識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電磁學更是被廣泛應用于生活中。雖然,電磁學知識的學習具有一定的難度,但是我們只要細心觀察生活,掌握其中的物理規律,就能夠促使我們的物理知識學習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 柯珊.高中物理核心內容及其教學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6.
[2] 蔡凌飛.高中物理“微課程”的設計與實現研究[D].蘇州大學,2014.
[3] 劉爽.從大學物理高度看高中物理教學[D].東北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