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
摘 要:黔南地處貴州中南部面積26197km2,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平均海拔997m以山地高原為主。區域內山高水低,居住分散,群眾經濟收入低。近10年國家投入大量資金建設飲水安全工程,但受地理環境、水資源條件、工程管護等影響,飲水安全發生反復。如何解決長期飲水安全,讓群眾喝上衛生的飲用水,是工程建設與管理不容忽視的問題。
關鍵詞:山區 城鄉一體化 建設 管理
中圖分類號:TU9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10(a)-0108-02
1 工程建設與管理現狀
1.1 工程建設現狀
黔南州經“十一五”和“十二五”建設,解決農村325.49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建成農村飲水安全工程4214個,其中:萬人以上供水工程39個,占0.9%,千人以上萬人以下供水工程737個,占17.5%,千人以下的小(微)供水工程3438個,占81.6%,在全州基本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全覆蓋,但由于多數為小型供水工程,水源受季節影響較大,保障率不高,且多數工程未安裝水質凈化設施,供水常出現時停、時渾的問題。進入“十三五”后,為提高農村飲水水量、保障率,在規劃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的基礎上,啟動實施了城鄉一體化供水工程,通過融資貸款等融資渠道,計劃投資13.23億元。目前啟動實施項目13個,完工5個。
1.2 工程管理現狀
目前主采取的運營管理方式有以下幾類:一是由縣級供水公司管理(鄉鎮供水公司或縣城供排水總公司)。這類工程有294處,占工程總處數的6.9%,這類運行全部正常,能有部分盈利。二是由鄉鎮水管所(水務分局)管理。這類工程有30處,占工程總處數的0.7%。這類工程運行基本正常,處于保本經營狀態,但缺乏大修資金。三是由工程所在地的政府管理,這類工程有186處,占工程總處數的4.4%。運行基本正常的有175處,運行不正常的11處,多數處于保本經營狀態,但缺乏大修資金。四是由受益村組來對工程進行管理,這類工程有3644處,占工程總處數的86.6%。正常運行2356處,運行不正常1288處。這類工程收取水費較低或不收水費,缺少日常維修。五是其他管理類型有60處,占工程總處數的1.4%,運行基本不正常。
2 推進城鄉一體化項目建設意義
2.1 破解水源地保護難的問題
農村飲用水水源點多面廣,多分布在自然寨腳或耕地附近,水源受生活垃圾和農藥污染情況較為嚴重。占多數的1000人以下供水工程水源點只采取簡單圍護,污染物未有效隔離,尤其在雨季,水源上游生活垃圾沖刷至水源點,污染更為嚴重。實施城鄉一體工程取用的水源主要為庫水、大河水和水量較大的地下水,工程規模大,水源保護區劃定資金有保障、政府推進力度大,水源保護成效高。
2.2 破解水量保障率不高的問題
在已建的小(微)型項目中,取用水源多為泉水、溪水、小河水、地下水(機井),受自季節影響較大,枯水節水量減小、干枯,水源保障率不高,部分泉水、溪水、機井使用一年左右,水源枯竭,造成地面配套設施閑置,投資浪費,群眾意見大等問題。實施的城鄉一體項目取用水源主要為庫水、河水、或水量較大的地下水,水量大,水量充足,飲水水源水量保障率高。
2.3 破解供水水質不達標的問題
貴州山區水質指標超標項目主要細菌和渾濁度,但在已建的小(微)型項目中,基本未建水質凈化設施,部分工程只安裝消毒處理器,且多數消毒處理器未正常運行,造成供水質細菌和渾濁度超標,尤其在洪水期時超標更為嚴重,達不到設計的消毒效果。實施城鄉一體化項目,將建成標準化供水水廠,配套完善的凈化、消毒設施,執行專業化管理,確保飲水水質安全。
2.4 破解農村供水管理難的問題
一是破解水費回收率低,零水價突出問題。農村人飲供水工程大部分雖然收取水費,但仍有1875處未收取水費,占全州工程總數的46%。收取水費的工程平均收取水價為1.45元/t,距成本價2元/t尚有0.55元的缺口,全州有1001處工程處于虧損運行狀態。原因是水商品意識不強,部分群眾認為應免費享受或豐水期飲用自建項目水源,在枯水期利用政府投資建設項目進行供水,加上農村空心化的不斷加劇,造成水費回收率低。實施城鄉一體化工程后,將推行供水市場化運作,由供水公司統一管理,嚴格執行二部制水價,以破解農村供水消費回收率低,零水價突出問題。二是破解管護水平差或無人管護,缺乏維護經費問題。目前,運行基本正常的供水工程2855處,占工程總處數的68%,運行不正常的工程1359處,占工程總算數的32%。主要原因是供水規模小,運行成本高,供水效益低,管水員工資偏低,造成無人愿管。如1個500人的提水工程,日供水量為30m3/d,月供水量為900m3,提水電價518元/月,按照1.5元/t收取水費,月收取水費為1350元,日常維修按照200元/月計,則管水員可得收入為632元。實施成鄉一體化工程后,集鎮供水和農村供水將由供水公司統一管理,供水效益較好的集鎮帶動收益較差農村,較好的執行“城鎮返補農村政策”。
3 實施城鄉一體化項目存在問題
3.1 勘測深度不夠,設計不合理
一是工程總體布置不合理。黔南山區起伏較大,地形復雜,受宜村組分布較散,設計單位未對村寨逐一進行現場勘測,造成水廠、高位水池等構筑物布置不合理,管網走線不符合實際,存在實施變更問題,影響后期工程實施進度。二是水廠凈化消毒方案未作比較。凈化消毒方案中,未選擇兩種或以上凈化消毒方案進行比較,基本上直接選用一體化凈水器和二氧化氯發生器,缺乏可比性。三是部分工程覆蓋面廣,管網線路長。為追求供水效益,擴大供水規模,增加供水受益人口,管網線路鋪設較長。
3.2 建設投入多、融資難度大的問題
根據縣級規劃,黔南地區12個縣(市)城鄉一體化供水項目投資達99.42億元,平均每個縣達8.29億。目前主要采取市場換投資的模式,但由于城鄉一化供水項目效益低,融資難大較大。
3.3 管理成本高、管理難度大的問題
城鄉一體化項目覆蓋面廣,受益人口少,初期投入大,經濟效益低,而管理面積廣,管網線路長,管道滲漏率高,水費回收率低,且偏僻人煙稀少,造成后期維修成本高,管理難度大。
4 應對措施
4.1 針對勘測深度不夠、設計不合理的問題
應選擇具有設計資質,且有相關工程設計經驗單位進行設計,水務部門嚴把審查、審批關,確保方案合理可行。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必須與新農村和小城鎮建設結合,統籌城鄉,因地制宜,科學布局,規模發展。
4.2 針對建設投入多、融資難度大的問題
渠道籌集建設資金,針對效益差的工程,適當采取市場運作+政府補貼模式推進項目建設。
4.3 針對管理成本高、管理難度大的問題
受益區面廣人稀,如采取水廠統一管理的模式,成本較高。可探索“政府+企業”的模式進行管理,即水源—水廠—主管道由技術力量強的企業進行管理,進村進寨部分委托村委進行管理,水廠適當對村委進行補助,鄉鎮政府對村委進行年度考核。
5 結語
農村飲水安全工作具有長期性、階段性、復雜性和反復性,特別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對農村飲水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務部門要做好頂層設計,建立從源頭到龍頭的飲水安全保障體系,大力提高供水質量與管理水平,實現城鄉供水跨越式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春華.城市供水系統安全性之我見[J].水利天地, 2014(2):56-58.
[2] 周雅珍,蔡云龍,劉茵,等.城市供水系統風險評估與安全管理研究[J].給水排水,2013(12):66-68.
[3] 程海.中小城市供水系統水量損失管理實用技術策略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2(27):17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