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艷華
摘 要:對于語文學習,學生最懼怕的往往是寫作。教師為尋找一條有效作文教學的途徑,進行了仿寫策略的探索。并結合語文仿寫的指導實踐,結合學生的作文習作,探討初中作文教學中仿寫策略的使用,引導學生探索出一條摸索、領悟到成熟寫作的道路。
關鍵詞:仿寫策略;領悟;習作
曾讀到過一則《讓仿寫重回寫作訓練》的文章,引發了我對作文教學中利用仿寫策略進行有效指導的思考。胡適先生曾說過:“凡富于創造的人必善于模仿,凡不善于模仿的人決不能創造。創造是一個最誤人的名詞,其實創造只是模仿到十足時的一點點新花樣。”(《三論信心與反省》)可見,仿寫并不是對創造性的扼殺,更不是保守,而是學習寫作的必經途徑。
下面主要結合教學實例,淺談初中作文教學中的仿寫策略的運用。
一、在仿寫中摸索——“淺者偷其字”
何為仿寫之源?便是源于教材,源于閱讀。讓作文指導滲透在課堂中,滲透在生活中。
重視學生的閱讀,特別是選入教材中的名家名篇,非常具有典型性,引導學生把握這些文章的構思立意、選材布局,特別是精彩的字、句、段,并讓學生學會評析,進而學會仿寫。另一種閱讀的材料便是摘錄中考滿分或優秀作文的好句、好段。學習經典名篇朱自清的《背影》中買橘片段后,學生嘗試仿寫質樸而真切的細節。習作如下:
我連忙上前將他扶了起來,為他撲去了衣服上的塵土,伴隨著風飄去。他又蹲下那笨拙的身體,把一個個閃爍著異樣光芒的空礦泉水瓶拾進麻袋里,我彎下身子去幫他,卻被他阻止了。說了一句:“會臟了你的。”我看著他抖了抖麻袋,將麻袋空余的部分擰成了“麻花”,扛在了肩上,直僵僵地向前走去。
(學生習作節選《礦泉水瓶中閃爍的善良》)
這段文字中,“扶”“撲”“笨拙的身體”,都是仿寫了《背影》中父親的形象和動作,簡單的語言,突出的細節,生動的描寫,以及文中留下的一個撿礦泉水瓶子的老者形象卻也深刻地留在了閱讀者的心中,使之感慨不已。“直僵僵”這個詞語源于《老王》這則課文,體現了學生的積累運用,這便是段成功的仿寫。
二、在仿寫中領悟——立者仿其意
仿寫絕不等同于抄襲。仿寫是借鑒好詞、好句,或是使用類似的結構表達自己的情感與內容。仿寫文章,可以仿照原文句式、結構和表達思想的技巧,讓技巧為自己的傳情達意服務,寫出內心的感受,寫出自己的真實體驗,這便是“仿其意”,“立己心”。
胡適的《我的母親》結尾的三個“如果”的連用,構設成排比句式,表達了對母親的深深感激之情。有學生大膽采取排比手法行文,增強了自己的情感表達:也許初三的學業繁重,你恨不能縮在被窩里與周公相會。但是,親愛的,你是否可以早起一點,拉開你房間那厚實的窗簾?你是否聽到了鳥兒清脆的叫聲,空氣的芬芳?你是否發現那一縷窗外的陽光透過玻璃射向房內的每一個角落,驅逐房內的污濁?你又是否感到了神清氣爽,閉上雙眼接受陽光的沐浴呢?向著著陽光奔跑吧!追逐陽光!
(學生習作節選《向著美好奔跑》)
有位教師提出了“模仿—內化—創新”式的作文教學模式,強調了要將外在的模仿與學生內在所認同的思想相融合,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才能寫出屬于自己的東西。
三、在仿寫中成熟——提筆述真情
仿句、仿段、仿篇,是作文仿寫訓練指導中的三個階段。學習佳作字詞句的錘煉,立意的精巧,結構的安排后,必須在動筆前已有章法于胸。操作過程中,便是得心應手抒真情,且求創造的過程(“由模仿到創新,是寫作技能由初級到高級的發展規律”),進而以挖掘學生自身的寫作才華,這才是仿寫策略運用的終極目標。
這段文字是莫頓·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再創造——
“來,抓著爸爸。”我的肩抖了一下,抬頭看到父親向我伸出了手臂。我猶豫著搭了上去。我知道父親走得其實也不容易,因為長年的辛苦工作讓他的腰背背負了許多骨里的病痛。這樣一來,父親就要保持兩個人的平衡。父親為了提我向上走,不得不讓自己陷得更深。下山時,我們要穿過泥濘,路更加難走了。我又是進退兩難,沒有支撐物。然而父親溫和沉穩,讓人充滿安全感的聲音卻再次響起:“來,抓著爸爸。”
(學生習作節選《那也是好聲音》)
兩文都寫了父親對“我”面對困難時的鼓勵,但這里父親的鼓勵聲成了“好聲音”的選材,“溫和而沉穩”的聲音中是父親給予的安全感和愛,文章讀來讓人感覺陣陣暖意。
這篇同名習作,出自對教材中《心聲》的仿寫,寫了外婆的沙啞聲音中傳達的愛,表達了自己細膩的思想:
外婆總是心疼我,總是心疼地摸著我的頭,一直交代我學習不要太有壓力,平時要多吃肉,不要挑食……偶然間細細的一聽,才感受到時間之快,外婆的頭發已經發白,聲音也愈蒼老許多,唯一不變的是她對于我那份帶著沙啞的愛。
總之,“讓仿寫重回寫作訓練”的呼喚是令人振奮的,它讓我們的作文教學找到了一條切實可行的道路,在仿寫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再創造,能夠寫出表達真情實感、真摯動人的好文章!
參考文獻:
[1]陳國林.讓仿寫重回寫作訓練.語文教學與研究,2011(1).
[2]李占國.作文模仿與創新[M].中國文化出版社,2013-10.
[3]王鵬.淺談中學作文教學的仿寫與創新[J].南昌教育學報,2014(10).
[4]莫豪榮.作文教學中的仿寫與創新.陜西教育(教學),2005(6).
[5]倪勇.“模仿—內化—創新”式作文教學研究.新課程(中學),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