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明旺
我們知道,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表現在很多方面。如在人文底蘊方面,主要是學生在學習、理解、運用人文領域知識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取向;在責任擔當方面,主要是學生在處理與社會、國家、國際等關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態度、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而在政治生活第二單元《為人民服務的政府》的教學中,就可以通過對學生政治核心素養的培養,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并能進一步正確處理個人與政府的關系。
一、讓學生認識到我國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我國政府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原則是對人民負責。這是由我國的性質決定的。但是,要讓學生知道,并不是所有的政府都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在我國歷史上,新中國成立之前的政府都不是代表人民的政府。例如,南京國民政府代表著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他們和農民、工人的利益是根本對立的,階級矛盾也是不可調和的。這也注定了中國人民要通過革命的途徑去推翻它。最終要讓學生意識到:只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的政府,才是來自人民并為人民服務的政府。
二、讓學生認識到我國政府是服務型政府
政府有管理和服務兩大職能,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正在建設服務型政府,其根本目的是進一步提高政府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人民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那么,如何讓學生感受到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呢?作為政治老師,我們可以就上述理論的某一方面,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切身體會到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如政府為了讓每個學生都上得起學,建立了學生資助制度。每學期學校都有一批因家庭困難受國家資助的學生,政治教師在講這一知識點時,就可以結合學生受資助這個問題討論,讓學生談談對我國政府的認識。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包括受資助的學生。經過討論,要讓所有學生達成一個共識:我國政府是為人民提供服務的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對于政府的幫助,我們要懷感恩之心。我們要用優異的成績回報國家,回報社會,這也是我們政治素養高的體現。
三、讓學生認識到我國正在建設法治政府
國家領導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指出:“對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來說,為人民干事是天職、不干是失職。要完善激勵約束、容錯糾錯機制,旗幟鮮明給積極干事者撐腰鼓勁,對庸政懶政者嚴肅問責。決不能表態多調門高、行動少落實差,決不允許占著位子不干事。廣大干部要提高政治素質和工作本領,求真務實,干字當頭,干出實打實的新業績,干出群眾的好口碑,干出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生動局面。堅持科學、民主、依法決策,凡涉及公眾利益的重大事項,都要深入聽取各方意見包括批評意見。”
而要建設法治政府,一方面要求我國政府要依法行政,做到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勇于負責、敢于擔當,堅決糾正不作為、亂作為,堅決克服懶政、怠政,堅決懲處失職、瀆職。另一方面要求我國政府要審慎行使權力,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
四、讓學生認識到我國是一個自覺接受人民監督的政府
政治教師要想讓學生認識到我國是一個自覺接受人民監督的政府,一定要以學生身邊的事實為例,讓學生既能看得見,又能從內心感受得到。比如,仍然可以以前面提到的在校學生因家庭困難受資助一事為例。可以讓學生討論:為什么班主任要把學生是否符合受資助的相關文件貼到教室里?為什么學校要把評選出的受資助學生的名單在校園里公示?
通過討論,學生了解到政府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在自覺接受人民的監督。然后結合對教材的學習,讓學生再一次明白,為了自覺接受人民的監督,政府建立健全了制約和監督體系,建立了全面的行政監督體系,實行政務公開等;而公民也可以監督政府。通過對政府的監督,一方面可以改進政府機關和政府工作人員的工作;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公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一旦自己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政府的權威無形之中在公民的心里就得到了
認可。
總之,通過對這一單元知識的學習,要讓學生切身體會到他們正在享受著政府提供的各項公共服務,要讓他們感受到我國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這樣,他們在自己的學習生活中,就會以主人翁的態度監督政府的行為,支持政府的工作,遇到困難也會尋求政府的幫助,從而提高自己的公民意識和政治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