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博清 張軍俊
摘 要:1986年,美國教師教育專家舒爾曼(Lee.Shulman)提出PCK理論。通過對一名初中英語新教師的教學跟蹤分析研究,探究該教師PCK的發展變化,為我國初中英語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實證、本土化的支持材料和實踐參考。
關鍵詞:英語教師PCK;教師專業發展;跟蹤研究
PCK是學科教學知識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的簡稱。最初由美國教育專家舒爾曼提出。舒爾曼認為,PCK是教什么和如何教相互融合后的產物,是教師怎樣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教給學生,成為學生自己的知識。作為教師這個職業的一種獨特的知識領域,源于實踐并和理論知識相融合,由教學的各個環節即備課、上課、評價、反思與轉化過程最終融合而成。
本文旨在通過對一名初中英語新教師的教學跟蹤分析研究,探究該教師的PCK發展變化,以期為我國初中英語青年教師的教育教學技能的成長提供實證的本土化的支持材料和實踐參考。
一、研究問題與方法
(一)個案背景
作為一名新教師,他的PCK是如何發展的?此時,我縣一所薄弱初中引進一名剛畢業大學生擔任英語教師(編碼B),在之前思考的前提下,征得她本人的同意后,開始了跟蹤調查研究。
從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出發,開始對該教師PCK發展變化的觀察記錄研究和適度的干預。研究時間為2016年9月—2018年9月。(B教師在這兩年里先后任教七年級、八年級英語教學)。
(二)研究問題
本課題的研究問題主要是新手教師的PCK是如何發展的?如何干預?
(三)研究假設
1.分析框架
PCK有四個要素,同時,英語課堂有10個觀察點如下:(1)在英語學科的核心知識和基本知識方面,①是否有學科性質的錯誤或不當;②是否準確把握教學重難點;③是否完成教學當初所設定的教學目標。(2)在英語學科之間的聯系方面:①是否知道所教英語內容的橫向聯系;②是否知道所教英語內容的縱向聯系。如果以上這幾條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準確無誤地展現出來,這說明該教師的專業功底很扎實。完全可以在專業方面勝任這門學科的教學。(3)學生在掌握和學習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①是否對學生學習特定內容的基礎以及容易理解或誤解的地方進行了解和事先有解決方法的預設;②是否在備課的過程中備學生。(4)為了使學生掌握而使用的教學策略。①如果當初備課的時候預設的學生掌握和上課的過程當中出現的學生掌握不一致時,是否會進行調節;②據不同的內容是否可以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而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學;③是否具有把握課堂,對課堂進行宏觀調控的策略的能力。
2.研究假設
通過“基于課堂教學的PCK的分析框架”中課堂觀察點的變化來分析研究教師PCK的變化及成長。
二、研究數據的收集與分析
(一)新手教師的初始PCK
1.第一節課
B老師走上講臺的第一課是Good morning!,這是一節教會學生如何在一天之中和別人用英語打招呼的課,學生學習的基礎是小學時候所學的打招呼的表達。從課堂現場來看,B老師不了解教學內容縱向之間的聯系,缺乏幫助學生學習的具體教學策略,注意力基本上都集中在所講的知識上和自己的表現是否完美,尤其是不會處理師生之間的互動。但是對于英語的發音及表達
很好。
2.第一次課后訪談
課后,圍繞五個問題進行了交流:
①你認為這節英語課的教學目標是否完成?
②你覺得自己思考英語問題與教學生學習英語有什么區別?
③本課的重點、難點是什么?
④你課前有沒有想過落實重點、突破難點的具體教學策略?
⑤這節課大約關注了多少學生(百分比)是否注意到了有些學生跟不上全班的節奏?
B老師除對英語教學的英語本身的表達很自信外,其余都表達不清或回答“沒有”“不多”等。
3.一次測試
在開學兩個月后,圍繞英語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方面的知識,進行了一次測試,測試結果不理想。
4.對個案教師初始PCK的診斷
按PCK分析框架下的課堂觀察表,給出B老師第一課的評價。B老師的專業素養和專業知識完全可以勝任本學段本學科的教學,但是關于PCK完全處于未開發的階段,這是新手教師的常見狀態。
(二)新手教師較難發展的PCK
英語教師的獨特專業性就在于英語PCK,不但熟知英語知識,而且知道如何把英語知識以特定階段學生可以理解的方式加以教育學的干涉,最終達到使學生理解和掌握的目的。
隨著對B老師的課堂跟蹤觀察,發現教學經驗增長的同時,教師的PCK在某些方面會出現“自然生長”。經過兩年的跟蹤觀察,B老師在各項指標上都有了進步,總結課堂的十個觀察點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進步。適當地干預會促進新手教師的快速成長,同時新手教師的專業知識的增長為其他技能的發展和進步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但是,仍然有很多困惑:PCK是由教學技能和專業知識怎樣結合而生成的呢?這將是我們的下一個研究課題。
注:本文系2017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論文,課題立項號:GS[2017]GHB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