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的成長離不開自省和反思,在這篇文章中,針對幾次同題對比課當中的得失教訓,粗淺地探討下初中語文教學中課堂重點的設計。作為一位年輕的語文教師,關注課堂重點,關注語文課堂的有效性還是至關重要的。作文講評如何做到有的放矢,重點突出;閱讀教學中如何激發起學生的有效思考,使課堂流動起思維的活水,需要教師的點撥與啟發。
關鍵詞:反思;作文講評;閱讀教學;設計
初中三年的教學已接近尾聲,而這三年的起承轉合似乎都與同題課密不可分。工作以來參加過五輪同題課了,雖然時間并不長,但是磕磕絆絆中確實學到了很多。從只把自己想講的一股腦倒給學生到開始關注學生,從一句不差地講出教學設計中的所有內容到注意課堂中的臨時生成,我知道,我在師長的提攜和同儕的幫助中成長著。
五輪的同題課中,不能說積累了多少經驗,但在一次次的教訓中,我也收獲了不少。下面是我的幾點體會:
一、作文講評應有的放矢,重點突出,給學生以有效性的指導
第一次參加組里的同題對比課,大家就選了塊“難啃的骨頭”——作文教學,而且連續講了三次。可以說寫作能力是檢驗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標準,而作文教學也是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然而,對于初登講臺的我而言這也確是難點。
以往的作文講評課中,總是指出學生習作中的若干問題,讀上幾篇優秀習作,再放手讓學生修改。但收回來的修改習作大部分不理想,學生似乎對自己的問題認識并不深刻。困惑已久的問題在作文同題教學中有了鮮活的答案。同題的這三次作文教學的重點總結起來就是如何更好地表現文章主旨,而每一次的講評中老師們都會有一個著力點。比如,那次的半命題作文“他是一個
的人”,學生在寫人文章中都會涉及外貌描寫,然而出現的問題是大部分學生只顧泛泛描寫,忽視了其對于表現人物、突出中心的作用。曲老師在此問題上生發開來,以學生的習作片段為例,讓學生明確外貌描寫的作用,并進一步指導如何進行成功的外貌描寫。可以說,比起選材、立意等,外貌描寫是個細節性的問題,然而這恰恰是學生比較集中的問題,以此為重點展開教學自然是高效的。
任何一篇習作都是思想內容和語言文字的結合體,涉及的方面很多,如果講評時面面俱到,那就講不勝講,評不勝評了。而且,學生處于練筆階段,寫出來的文章必然有這樣那樣的毛病,如果胡子眉毛一把抓,豈不像一把芝麻撒在地上,黑乎乎的,叫學生撿哪顆,叫他們克服用筆上的哪些缺點呢?所以為效果著想,每次講評必須有明確的重點。重點突出,才能指導有效。
二、閱讀教學中應注意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使其愛思、善思
契訶夫的經典名篇《變色龍》的教學讓我至今記憶猶新。在感嘆大師純熟的寫作技巧之時,紛繁復雜的教學重難點卻讓我無從下手了。后來在師傅的指導下,初步明確了思路,明確主旨,總結表現主旨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可謂問題重重,教師問題多而亂,學生跟不上節奏不說,放出去的問題竟難以收回了。其實可以預想,這篇文章中值得關注的點太多,教師如果只是牽牛式地教學勢必會抑制學生的有效思考。教學過程本應該是師生共同參與的一個統一的腦力勞動過程,教師的腦力勞動應當同學生的腦力勞動相結合,而最終的目的還是學生展開積極的腦力勞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學目的要求善于選用恰當的鑰匙,不斷擰緊學生思維的“發條”,使它轉動起來,不斷開啟學生思維的門扉,引導他們發揮聰明才智。其實學生有些問題非常有價值,比如,赫留金說了這樣一句話“不瞞您說,我的兄弟就在當憲兵”,他為什么有話沒話插上這一句,還有為什么奧楚滅洛夫一會脫下大衣一會又穿上呢。這些有效思考,教師應鼓勵并加以引導,從而釋疑再生疑,使教學更高效。
在議論文單元的教學中則更多地關注到了學生的實際,給予了更多的方法指導,從既有的閱讀經驗中總結出有效的技巧。
以上是幾次同題課下來比較深的兩點體會。其實,歸根結底,要上好一堂課關鍵還在于有全局意識,大膽裁剪,重點突出,使學生在思維、語言、認識等多方面得到訓練,而這些離不開教師備課時的精心設計和課堂上的巧妙啟發。我也深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雖然與這樣的教育智慧還相去甚遠,然而我們從教之初,便不斷地經受挑戰,在挫折中得到更多歷練,那么,未來的路一定更為寬廣,為“人師”,而非“匠人”!
作者簡介:徐文娟,1984年10月1日,漢族,畢業于東北師范大學文學院,文學學士,現就職于山西省實驗中學,中教二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