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陳
摘 要:情感教育,顧名思義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各種方式來表達豐富情感,進而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情感體驗,幫助學生完成理性與感性的雙重結合。語文作為我國中小學生的必修科目之一,其內容多種多樣,包括散文、近現代小說、古詩詞等,同時語文作為應用型語言學科,學生通過相關學習來提高自身交流、交際能力,因此語文學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為幫助學生能更好的從心理上接納語文學習,教師可將情感教育適當融入部分教學環節,在增進師生感情的同時又為學生的學習生活增添情感色彩。
關鍵詞:初中語文;情感教育;途徑
語言是人類情感交流的主要媒介之一,而情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幫助學生體驗語言傳遞情感的獨特魅力。但縱觀當前初中語文教學現狀,多數教師在教學時的教學重點更偏向于講解語文技巧,對于語文情感并沒有多加涉及,即使涉及也是淺嘗輒止,導致學生在整體學習過程中并沒有系統地進行情感學習,缺乏正確的情感認知。對此教師應采用情感教育為學生豐富課堂活動、活躍課堂氣氛,令學生能全身心地投入語文學習中。
一、以情感教育為基礎為學生創設合適的學習情境
語文善于用文字、語言、語氣等方式進行多元化組合來表達情感,且語文學習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學生“情景交融、感同身受”,而合適的學習情境能幫助學生自然而言地投入學習。初中生剛從小學過渡至初中,學生整體學習心理都尚未足夠成熟,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盡量避免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以此維持學生的課堂學習熱情。對此教師可采用情感教育法,在教學過程中適時插入對應的情感化情境設計,為學生創設真實動人的學習情境,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進一步為學生的后續課堂學習提供心理
基礎。
例如在《傅雷家書兩則》的課時教學中,教師在該課時中的主要教學任務是要求學生掌握文章中的生字生詞以及體會傅雷對兒子的期待之情。家書在我國古代是人們與其遠在他鄉的親屬之間相互來往的信,在現代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的情況下,家書逐漸開始遠離大眾生活,因此學生在直接學習傅雷家書時并不能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對此教師可在該課時正式教學開始前,通過互聯網等方式向全體學生家長詢問是否有想對孩子說的話,而后教師對內容進行搜集、整理制作成家書,在課堂教學開始前聲情并茂地為每位學生朗讀專屬家書,營造溫馨、動人的學習氛圍,以此引起學生心中的親情觸動。隨后教師再趁熱打鐵地進行教學,在幫助學生有效學習的同時又能令學生豐富情感體驗。
二、設計情感式課堂導入環節
初中語文相較于小學語文,在學習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上都有所延伸,對學生鑒賞文章、分析詩詞等語文能力的標準也相應提高。分析當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多數學生在課堂中并沒有積極主動配合教師教學的想法和行為,大部分時間都處于被動學習的局面,而教師也沒有對應的反思、改良措施,最終導致學生缺乏語文學習興趣、教師陷入教學困境。有效的課堂導入環節將為教學提供良好開端,能幫助學生迅速適應課堂學習氣氛,因此導入環節在整個教學流程中的作用不容小覷。為能設計符合學生心里想法的導入內容,教師可結合情感教育的教學理念,通過語言交流、冥想等多種方式來引導學生融入課堂學習。同時教師還可利用多媒體技術、微課等具有多元化表現形式的現代科技教學方式來輔助教學,為學生設計出富有情感的導入環節。
例如,在教學朱自清的《春》時,該文章內容以寫景為主,運用多種修辭手法來表現春日美景。其相較于具有飽滿的人物形象、豐富故事情節的敘事文顯得較為枯燥單一,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以維持長時間的學習熱情。對此教師可預先在網絡上搜集關于春日美景的視頻圖像并剪輯整合成短視頻,在導入環節中進行播
放。通過在學生面前立體展示絢麗多彩、生機勃勃的春景的方式,引導學生對春天產生向往、贊美之情,進而令學生能自然而然地從心理上接納后續教學內容,為最終能取得顯著的教學成果奠定基礎。
三、基于情感教育特點的課后閱讀拓展環節
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要進行課堂學習,相應的課后閱讀拓展環節也必不可少。閱讀是語言學科中學習者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在閱讀過程中能盡量深入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但大部分學生閱讀時僅限于文字表面,并沒有認真體會文章內涵。對此教師可挑選推薦貼近初中生生活實際和心理特點的閱讀書單,再結合情感教育“以情動人”的特點,令學生能主動投入課后閱讀中,以此夯實語文基礎。
例如,教師推薦學生閱讀約翰娜·斯比麗的《海蒂》,該小說主要反映的是大自然與現代文明的沖突與對比。教師可要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根據小說中如“海蒂幫助行動不便的克拉拉小姐重新站立行走”等情節代入自身情感,即回憶與朋友、家長相處的故事,再以書面表達的形式進行記錄,最后教師將其作為學生課后閱讀的反饋。在該過程中學生通過代入式閱讀能更好地體會情感表達的作用,最終達到有效拓展的目的。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人文教育進程的不斷推進,情感教育已然成為當代教育趨勢,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在教學中應用情感教育,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并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除此之外,教師還應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變化,為教學活動的設計開展提供有效依據。
參考文獻:
[1]莫全洪.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研究[J]. 科教導刊(上旬刊),2016.
[2]姜德林.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研究[J].教育,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