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彥紅
摘 要:聾生由于聽覺的缺陷,相較于正常學生來說語言發展較為遲緩。而語言能力是聾生與人溝通交流,更好地適應和融入社會的關鍵因素,因此,學校和語文教師應該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重要作用,通過制定符合聾生的教學方法來發展他們的語言能力。從創設教學情境、抓住有利時機、有效豐富閱讀和加強寫作訓練四個方面出發,分析和探究語文課堂教學中提高聾生語言能力的有效途徑和策略。
關鍵詞:語文課堂教學;聾生;語言能力;社會適應能力
語言能力是聾生融入社會生活的首要必備條件。但是聾生由于聽覺的缺陷,在語言理解上常常“以目代耳”,語言表達上“以手代口”,導致他們的語言表達的信息的不完整和不清晰,從而難以融入社會生活。語文課堂教學是培養聾生語言能力的重要陣地,語文教師要培養他們正確運用語言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提高他們的社會生存和適應能力,更好地融入社會。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聾生表達欲望
情境教學通過還原或者創設生動直觀的教學情境,能夠引起聾生一定的情感態度和體驗,激發聾生的學習興趣和表達欲望。因此,中學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情境教學法開展語文教學,可以在課堂中融入生活元素,創設生活情境,調動聾生內在的真情實感,激發他們傾吐心聲、表達訴求的強烈愿望;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行知識的直觀、立體、形象展示,創設直觀情境,增強聾生的直觀感知;可以創設表演情境,通過讓聾生分別扮演課文中的角色,為他們提供語言表達和社會交際的練習環境,有效克服聾生的畏懼心理。
二、抓住有利時機,引導聾生正確表達
對于聾生來說,他們往往會感到學習語言是一件困難的事情,能夠進行內心情感和語言表達的機會又很少,因此語文教師需要抓住聾生語言表達的有利時機,引導聾生進行正確的表達。教師可以選取聾生感興趣的話題,讓他們自覺地將內心的想法與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此外,教師也要善于捕捉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的細節,引導聾生進行語言的表達。教師更要在聾生急于表達時抓住時機,引導聾生運用正確的語言或者是書面語言進行內心需求的表達,再對聾生的要求進行回應,在潛移默化中對他們形成影響,提高聾生的語言能力。
例如,為了增強聾生之間的溝通,引導聾生學會正確表達,筆者在上課準備階段將學生進行了分組,讓聾生之間進行話題討論,以鍛煉聾生的語言表達,在聾生進行討論時,筆者會對每個小組進行指導與糾正,使聾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掌握書面語言進行交談的技能。這樣,在初中語文聾生教學中,筆者通過抓住有利時機,有效引導聾生正確表達。
三、有效豐富閱讀,拓展聾生語言空間
閱讀不僅包括對語文教材中文本的閱讀,還要涉及課外文章的閱讀,從而有效地豐富聾生的語言積累,拓展聾生的語言空間。所以,中學語文教師要有效豐富和優化聾生的閱讀教學,加強對聾生的閱讀訓練。一方面,教師可以專門開展閱讀課程,讓聾生進行廣泛的閱讀,豐富聾生的語句篇章、語言素材積累。另一方面,教師可以組織聾生進行讀后交流,分享閱讀心得體會。這樣既能夠有效拓展聾生的閱讀視野,學到更多的知識,又能有效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社會交際能力。
例如,為了拓展聾生的語言空間,筆者每周都會為學生定期開展閱讀活動,在閱讀過程中,筆者會要求學生在閱讀中遇到不懂的生詞或語句時將這些語句勾畫出來,并將這些語句記錄在筆記本內,寫上自己的疑問和思考,當學生的閱讀有一定提升后,筆者還讓學生嘗試背誦自己認為精彩的段落,拓展聾生的語言空間。這樣,在初中語文聾生教學中,筆者通過有效豐富閱讀,有效拓展了聾生的語言空間。
四、加強寫作訓練,發展書面表達能力
書面表達能力是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促進語言能力不斷提升的重要因素。聾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需要在不斷的訓練和實踐中發展,因此,初中語文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加強聾生的寫作訓練,引導學生看圖寫話、寫生活日記或者作文,從而在不斷的寫作訓練中讓聾生養成主動表達的習慣,發展聾生的語言理解和書面表達能力,為聾生語言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動力。
例如,為了發展聾生的書面表達能力,筆者給學生布置了一個任務,即每天完成一篇日記,日記的內容不限,字數不限,可以寫一些在生活中的感受或者今天的學習收獲。如,今天天氣非常晴朗,陽光從窗戶穿透,照在桌椅上,桌椅也閃閃發光。在指導學生寫日記的過程中,筆者會根據聾生的寫作能力進行不同強度的訓練,以促進聾生共同進步。這樣,在初中語文聾生教學中,筆者通過加強寫作訓練,提升了聾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總之,語言是人們在社會中進行溝通和交流的重要工具,培養聾生的語言能力是搭建聾生更好地融入社會的橋梁。因此,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運用適合聾生的教學方法,對聾生進行耐心的鼓勵與引導,抓住有利時機,引導聾生進行正確的語言表達,從而使他們的語言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與提升,讓聾生更好地適應社會、融入社會。
參考文獻:
[1]黎淑芳.創設和諧學習環境 提高聾生語言能力[J].教師,2018(8).
[2]吳巧華.發展聾生漢語能力 提升社會融合水平[J].中學課程輔導,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