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文
【摘要】 目的 分析護理延伸服務降低酒精所致精神障礙患者復飲的臨床效果。方法 100例酒精中毒患者, 根據患者所居住的病區不同分為護理組(A區, 52例)和常規組(B區, 48例)。兩組患者住院期間均接受常規護理與健康教育, 給予其出院指導;在此基礎上, 護理組患者進行護理延伸服務。隨訪1年, 比較兩組患者社會支持水平、戒酒效果及復飲率。結果 護理組患者主觀支持、客觀支持、社會支持利用度評分分別為(18.6±2.2)、(17.9±2.1)、(18.0±2.0)分, 均高于常規組的(14.5±1.6)、(14.4±1.5)、(13.8±1.4)分,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0.58、9.52、12.07, P<0.05)。護理組患者的戒酒有效率高于常規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7.80, P<0.05)。護理組患者的復飲率明顯低于常規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0.53, P<0.05)。結論 護理延伸服務能夠有效的降低酒精所導致的精神障礙癥狀, 降低患者復飲
率, 提高患者社會支持的水平, 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護理延伸服務;酒精中毒;精神障礙;臨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6.119
酒精所導致的精神障礙主要是因為長期且過量的飲酒而導致的神經系統結構與功能出現紊亂, 從而致使軀體癥狀和精神癥狀出現。有關研究表明[1], 住院進行藥物治療只能夠減輕患者軀體上的依賴性, 但是不能夠消除患者心理依賴性。本研究以2015年5月~2016年6月在本院進行救治的
100例酒精中毒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分析護理延伸服務降低酒精所致精神障礙復飲的臨床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5月~2016年6月在本院進行救治的100例酒精中毒患者為研究對象, 根據患者所居住的病區不同分為護理組(A區, 52例)和常規組(B區, 48例)。100例患者均為男性。常規組患者年齡24~64歲, 平均年齡(38.6±8.8)歲。護理組患者年齡25~66歲, 平均年齡(39.0± 8.7)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兩組患者在住院期間均給予常規護理和健康教育, 出院時給予其出院指導。護理組在此基礎上給予護理延伸服務, 具體的服務措施如下。成立延伸服務小組, 小組成員主要為1名責任護士和護士長, 2名主治醫生, 2名主管護師, 延伸服務小組成員均經過專業知識培訓, 也有著豐富心理學基礎知識以及較好的溝通能力, 2名主治醫生主要是負責量表培訓和評定, 護士長則需要對延伸服務的結果進行全面督查。實施的內容包括:為患者建立延伸服務檔案, 檔案主要包括了患者姓名、家庭地址、聯系電話、酒精依賴狀況以及治療的情況等。給患者發放聯系卡, 聯系卡上有責任護士的電話, 和患者及家屬簽訂知情同意書。院內:在患者出院之前1~3 d, 小組成員需要對患者的病情、健康狀況、心理需求及社會支持系統的情況等進行相應的評估, 和患者共同分析飲酒成癮的主要原因及復飲所引發的危險因素, 指導患者避免危險因素及誘惑等。和患者家屬共同制定出院后的生活及工作計劃, 給患者及家屬發放戒酒康復知識宣傳冊, 在宣傳冊上注明患者復診的時間。院外:院外的服務主要是隨訪、康復知識的講座、集體進行郊外的活動等。對患者心理上抗拒酒誘惑的程度、患者睡眠的情況、精神狀態與工作勞動、生活狀況等, 鼓勵患者積極參加社交活動, 提高其社會適應的能力。每個月進行一次戒酒康復知識講座[1, 2], 內容主要包括酒精所導致精神障礙方面的相關知識和應對的方式, 另外還包括服藥的注意事項、防治和心理等。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隨訪1年, 比較兩組患者社會支持水平、戒酒效果及復飲率。社會支持水平采用社會支持評定量表評價, 分為主觀支持、客觀支持與社會支持利用度3個維度。滿分均為20分, 得分越高, 表明社會支持水平越高[2]。戒酒療效的評定主要分為完全戒酒、飲酒、未戒酒
3個指標[3], 完全戒酒是指患者在出院后1年之內未出現過飲酒行為;飲酒主要是指患者出院后1年之內出現過少量飲酒行為;未戒酒指患者在出院后1年之內出現連續性的飲酒行為。戒酒有效率=完全戒酒率+飲酒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社會支持水平比較 護理組患者主觀支持、客觀支持、社會支持利用度評分分別為(18.6±2.2)、(17.9±
2.1)、(18.0±2.0)分, 常規組患者主觀支持、客觀支持、社會支持利用度評分分別為(14.5±1.6)、(14.4±1.5)、(13.8±1.4)分,
護理組主觀支持、客觀支持、社會支持利用度評分均高于常規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0.58、9.52、12.07, P<0.05)。
2. 2 兩組患者戒酒效果及復飲率比較 護理組患者中完全戒酒32例(61.5%), 飲酒16例(30.8%), 未戒酒4例(7.7%), 戒酒有效率為92.3%(48/52)。常規組患者中完全戒酒14例(29.2%), 飲酒20例(41.7%), 未戒酒14例(29.2%), 戒酒有效率為70.8%(34/48)。護理組患者的戒酒有效率高于常規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7.80, P<0.05)。護理組中出現復飲的患者有20例, 復飲率為38.5%, 常規組出現復飲的患者有34例, 復飲率為70.8%。護理組患者的復飲率明顯低于常規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0.53, P<0.05)。
3 討論
有關研究顯示[4], 護理延伸服務降低酒精所致精神障礙患者復飲中的效果良好, 護理延伸服務可以有效的帶動患者社會支持力量, 樹立患者戒酒的信心。延伸服務主要是通過對患者的心理進行追蹤, 采取相應的措施使得患者能夠避開復飲的危險因素, 從而達到降低復飲率的效果[5]。本次結果顯示, 護理組患者主觀支持、客觀支持、社會支持利用度評分分別為(18.6±2.2)、(17.9±2.1)、(18.0±2.0)分, 均高于常規組的(14.5±1.6)、(14.4±1.5)、(13.8±1.4)分,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0.58、9.52、12.07, P<0.05)。可見, 護理延伸服務可以加強家庭與社會對患者的關注度, 有助于患者樹立戒酒的信心, 穩定好治療的效果。護理組患者的戒酒有效率高于常規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7.80, P<0.05)。護理組患者的復飲率明顯低于常規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0.53, P<0.05)。由此可見, 護理延伸服務可以有效的降低酒精所致精神障礙患者的復飲率, 提高戒酒有效率。
綜上所述, 護理延伸服務在降低酒精所致精神障礙患者復飲中的效果顯著, 有利于樹立患者戒酒的信心, 提高戒酒有效率, 有助于穩定治療效果, 促進患者的后期恢復, 值得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 蔣菊芳, 張紫娟, 蔡燕, 等. 護理延伸服務降低酒精所致精神障礙患者復飲的效果. 中華護理雜志, 2014, 49(5):556-559.
[2] 梁敏, 徐文耀, 梁超勝, 等. 護理延伸服務對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精神障礙患者的效果評價. 白求恩醫學雜志, 2016, 14(3): 393-394.
[3] 穆莉莉, 郝桂蘭. 護理延伸服務對精神障礙患者社會支持度及用藥依從性的影響. 首都食品與醫藥, 2015, 22(12):87-89.
[4] 張偉英, 吳瑾瑾. 改良催吐法在救治精神障礙患者藥物中毒的應用及護理. 護士進修雜志, 2015, 30(23):2202-2203.
[5] 蔣學娟, 劉夕珍. 以精神障礙為首發的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的護理. 護士進修雜志, 2016, 31(22):2064-2066.
[收稿日期:2017-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