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大學生的到課率抬頭率點頭率已成為教學實踐過程中亟待研究和解決的焦點問題,一些高校將其原因往往僅歸結為教師方面因而片面抓教師教學工作收效不大,事實上是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教學管理、教學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故應綜合施策,方能成功。
關鍵詞:思政課教學 到課率 抬頭率 點頭率 改革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7)11-200-02
眾所周知,高校思政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主戰場,因此大學生的到課率、抬頭率、點頭率(下文簡稱三率)越來越受到了關注和重視,長期以來普遍而嚴重存在的“三率”較低的現象已成為提高思政課教學質量,完成教學任務的攔路虎。俗話說,對癥下藥,找到“三率”低的原因,對于有效提高大學生的到課率、抬頭率、點頭率意義重大。當前一些人把“三率”低的原因簡單片面化,認為純粹或起決定作用的是教師因而一味地在教師身上做作文章似乎是以點蓋面,事實上導致“三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多方面因素交互影響共同作用的結果,基于此提高大學生的“三率”更應綜合施策,從多方面入手。
一、教師方面原因
1.授課內容陳舊,不適應時代要求?,F在大學教育客觀存在教材建設滯后,內容空泛,教學內容陳舊,脫離實際,跟不上時代發展要求的現象,教材上寫的和課堂上講的往往都是一些非常傳統、非常落后的知識,導致學生感到厭倦索然無味,提不起神。學生感到在大學里似乎沒學到什么實際有用的東西,沒學到真本領,大學假、大、空的說教內容對畢業后的工作幫助不大,到單位后還是兩眼一抹黑,什么都不會做,厭學情緒和行為油然而生。
2.教學方法不當,教學藝術不高。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藝術是感染學生、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的重要因素,是教師人格魅力的重要內容和標志。但是任何教學方法針對所有學生都不是萬能有效的,都是利弊共存,如教師所熟悉的灌輸式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課堂討論法等等,可能只適合一部分學生而不適合另一部分學生,這是由學生個性彼此差異的多樣性決定的,最終造成學生課堂學習狀態的差異,一些學生可能不滿。
3.課堂考勤不嚴,平時成績一刀切。課堂考勤包括曠課、遲到、課堂提問、課堂紀律、課后作業等諸多具體內容,是學生平時成績評定的重要根據。但影響教師嚴格考勤的因素太多,其中最嚴重的是大班授課。現在高校通行的是由幾個自然班組成的教學班,學生人數多在100人以上,多達150甚至250,如此大的教學班教師根本無法考勤,全部點名因太浪費時間無法進行,抽查點名往往是其它學生低頭答一聲到,反正教師不一定認得學生?,F在的學生對任課教師的研究往往很到位,逃課學生對教師的考勤習慣和方法比較熟悉,如果教師習慣于第一節課點名,則第二節課逃課就多,反之亦然。就逃課現象而言,大班逃課率遠高于小班,這是一條規律。至于作業,大班課學生作業太多幾百份批閱工作量很大,學校卻給教師不算工作量教師是無報酬的白勞動,影響了課后作業的布置與批閱。最后是平時成績的評定,往往是齊步走,差距不大,客觀上縱容了逃課學生。個別學生經常逃課但考前突擊復習或考試時趁機作弊等,導致考試成績可能不錯,客觀上助長了逃課行為的蔓延,使平時按時上課專心學習的學生產生心理失衡,加入逃課隊伍。
4.對學生認識不夠,沒有做到因材施教。教學的基本原則是“因材施教”、“一把鑰匙開一把鎖”,而現今大學普遍通行的數個自然班合并成的教學班使科學的教學原則無法貫徹。過去以50人為基準的自然班為一個教學班,教師教學到了第三四周時就基本上認識了自己的學生,能做到對號入座,知道學生叫什么,長什么樣,學生的性格、愛好、興趣、特長尤其是知識基礎,基本上是了如指掌,可現在的大班授課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教師對學生的了解很少甚至不了解。
二、學生方面原因
1.對思政課重要性認識不夠,不夠重視。這是由大學生的課程設置和個性特點決定的。從課程設置而言,高校大學生的課程包括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三部分,而思政課屬于基礎課范疇,其本質和意義就是給學生傳授基礎知識,給其它課程學習奠定知識基礎,便不被一些學生所重視。學生認為學不學這些課無所謂,當然對專業課就不一樣了,認為那是在學本領,是飯碗子,所以上思政課就吊兒郎當了,而且這些思政課學生在中學都學過了,現在是學第二遍,吃湯飯,覺得沒味,除非教師能講出新東西。至于個性特點,現在的大學生個人主義嚴重,自我意識覺醒,不喜歡別人給他過多的“緊箍咒”,他們普遍認為思政課就是送給他們的“政治緊箍咒”,存在一種本能性的反感和抵抗。教師和學生對思政課定位和認識上的差異是重要原因。
2.獲取知識途徑多元化,對課堂依賴性降低。過去學生獲取知識渠道狹隘,最主要的是課堂學習,上課沒聽懂就很著急,更不敢隨意曠課了?,F在情況完全相反,網絡時代,信息社會,各種傳媒推陳出新,新媒體紛至沓來,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太多了,除書籍、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等之外,手機是獲取信息最便捷迅速的通道。即便課堂荒廢,課后彌補易如反掌,不好好上課就可想而知了。而且,由于課堂管理松弛,規定上課時間因故不能上課,其它時間可到同課的班級去聽講,穿插聽課現象司空見慣。
3.不思進取,不求上進,混個文憑。實事求是講,這樣的學生不在少數,他們一般沒有遠大理想和追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缺乏學習動力,厭學情緒較重。他們來學校的目的不是學習而是耍耍逛逛,獲取大學生之美名罷了?,F在社會上的人為什么把大學叫做“大托兒所”?其潛臺詞就是有些家長只是想給自己的“大寶寶”找一個保姆,而一些學生也真的將自己當成了“大寶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人生責任和擔當。此類學生很容易跌入“沒有學習動力→成績下降→心理挫折感增強→厭學棄學”的惡性循環的危險怪圈之中。
4.獨生子女的金貴,自我價值認識的片面錯誤。現在的大學生由80后90后現在開始到了00后,都是獨生子女,在家中那是金貴無比,受不得一丁點的委屈?!芭踉谑掷锱滤ぶ?,含在口里怕化了,頂在頭頂怕嚇著”,要太陽就必須得到太陽,給個月亮都不高興,所以家長總是竭盡全能滿足其要求使其高興快樂。進了大學,稍有不如意便任性刁鉆。如對教師、對課程或對專業等不滿意不喜歡就產生厭學傾向。尤其是對所學專業,如果不滿情緒嚴重,對專業不感興趣缺乏學習動力,就不能完全投身于專業學習之中,經常逃課。
三、教學管理方面原因
1.基于節省資源的大班授課,提高了教師管控學生的難度。現在大學的大班課普遍存在司空見慣,小班課倒是鳳毛麟角比較少見,大班課幾乎占到了總課程的70%~80%,大班課最大優點就是給學校節省了教學資源。
2.師生矛盾處理過程中偏袒學生棒喝教師的導向,導致教師心理軟弱。教學過程中師生矛盾是普遍存在在所難免,但在處理和解決矛盾的過程中高校通行的做法是“棒喝”教師而偏袒學生。長此以往,教師就形成了學生不敢惹、學生惹不起的價值觀念和行為選擇,對學生的管理不自覺地放松,只要學生的違紀行為在教師可以接受和寬容的范圍之內,只要不打斷正常教學秩序,教師都會睜只眼閉只眼,得過且過。
3.網上評教導致教師心理障礙和恐懼,對學生的管理敷衍了事。網上評教是高校普遍推行的一種教學管理方法,由學生在網上給任課教師打分。雖然對于學校了解和掌握教師教學狀況有積極作用,但也客觀上造成了教師心理恐懼和擔憂,生怕教學管理惹怒或得罪學生而招致報復。教師的這種擔憂并非杞人憂天空穴來風,類似事情不斷發生已是屢見不鮮,所以放松教學管理,遷就忍讓得過且過就成為教師的選擇。
四、教學環境方面原因
1.教學儀器與設備陳舊落后,嚴重影響教學活動。教學儀器與設備是教學活動的物質條件和手段,對學生學習態度和效果影響很大。但各個高校對其經費投入彼此不同,不同高校在教學儀器與設備上水平和狀況有天壤之別,其中不乏有建設滯后者。教學儀器與設備之中,最核心和主要的是電腦、話筒與投影儀等,如果不能及時地給予更新和維護,過于陳舊或存在嚴重問題,就可能影響教學活動和學生學習。如西安某高校的電腦可稱得上古董,用了至少十年以上致使老舊落后而沒有及時淘汰,維護不及時致使開機困難和病毒嚴重,教師一插U盤教學資料就可能飛了。投影儀多年不更換燈泡和擦洗鏡片,致使投影模糊,投影到屏幕上的字和圖片教師站在前邊都看不清,大班授課學生是否抬頭真的就無所謂了,即便抬頭也可能什么都看不見或看不清,學生不抬頭就情有可原。沒有話筒或話筒已壞,不出聲或亂叫喚,給教學憑添困難,影響學生課堂學習。
2.教室環境臟亂差,學習環境不理想。教室環境應該包括教學儀器與設備,這里主要指桌椅、照明、門窗、窗簾、衛生等等,也是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因素。如西安某高校桌椅陳舊,門窗無法關閉,窗簾沒有,風扇轉動的巨大聲響等等,嚴重影響課堂教學質量與效果,降低學生學習興趣,應重視更新改造。
實踐證明,以上四個方面是造成思政課課堂教學學生到課率、抬頭率、點頭率低的主要原因,當然還不是全部因素。關于四方面的關系,哪一方面起決定作用,哪一方面起次要作用,各個方面與因素是否起作用,必須放在特定的課堂教學環境下去認識,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主觀臆斷,根據各個高校不同教學班的具體情況給予確定,并加以改造,以提高學生的“三率”,推動思政課教學深入發展,出色完成黨和人民交給自己的光榮而神圣的使命。
參考文獻:
[1] 朱彬.激發高中學生語文學習動機的策略研究.快樂閱讀,2012(7)
(作者單位:西安財經學院思政部 陜西西安 710000)
[作者簡介:王星輝,哲學副教授,現為西安財經學院思想政治理論教學與科研部教師,從事“兩課”教學與科研工作已30多年,曾公開發表學術論文近50篇。]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