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言



【摘 要】高校合并后的詬病之一就是院系利用圖書館數字資源的水平不均、差距懸殊,高校圖書館有必要探求更有針對性的服務策略。本次以廣西科技大學醫學院教師為調查對象,通過問卷調查、訪問,分析教師利用圖書館數字資源的現狀、行為特征及信息需求,發現存在電子資源檢索方法不熟悉、獲取原文困難、不明確電子資源服務的內容和特色等問題。最后就如何提升醫學院教師資源利用能力和水平提出建設性意見。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高校教師;資源利用;信息服務
中圖分類號: G25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7)35-0024-003
Research on Library Information Service Based on the Merger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king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ZHOU Jun-yan
(Library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uzhou, Guangxi 545006, China)
【Abstract】One of the criticisms after the merger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h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ke use of the uneven level of digital resources in libraries and there is a wide disparity between them. It is necessary for university libraries to explore more targeted service strategies. This time, taking the faculty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 interview and analysis of teachers' current situation,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and information requirements of library digital resources, we find that there is not familiarity with the methods of retrieving electronic resources, Cont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nic resource services and other issues.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the ability and level of teachers' utilization of medical resources.
【Key words】University library; College teachers; Resource utilization; Information service
1 調查內容、對象與方法
廣西科技大學醫學院(原柳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2013年經教育部批準正式與原廣西工學院合并組建而成廣西科技大學,冠名為廣西科技大學醫學院。
醫學院合并前,學校對科研要求不高,科研實力較弱,教師只需完成教學任務。基本兩三個數據庫就能夠滿足教師的科研、教學、學習的需求,比如中國知網(CNKI)、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隨著辦學層次提高,學院增設了一些本科專業,本科教育不僅要完成教學任務,還要完成科研任務,對科研能力有一定的要求,需指導學生做科研、撰寫畢業論文;這就要求醫學院的教學、科研能力都要與整個學校整體水平看齊。合并后圖書館的數字資源也相應地進行了整合,圖書館針對醫學院的紙本和電子版資源采購加大投入。圖書館為了更好的服務教師,必須對醫學院教師信息檢索行為進行調查,以進行服務策略的調整。
本次調查對象以廣西科技大學醫學院的教師為主體,調查方法以問卷調查為主、個人訪談為輔,作者通過到院系部現場發放紙質調查問卷等途徑完成,共發放調查問卷200份,回收167份,有效率83.5%。通過調查、訪談等方法了解醫學院教師利用數字資源的信息行為習慣以及現狀和問題,并找出解決途徑和方法。
2 調查結果統計與分析
2.1 利用數字資源的主要目的
從圖1可以看出選“支持研究課題”教師比例最大,達到92%;其次是教學需要,達到83%,說明醫學院教師利用數字信息資源主要目的是科研需要。高校教師肩負教學、科研重任,今后圖書館為教學服務的同時可把重點轉向為科研服務,多參與到教師的科研活動中來,深入開展科研服務。
2.2 常用的文獻信息資源類型及數據庫
從圖2可以看出期刊是教師最常用的文獻資源類型,占92%;其次是博碩士論文,占60%。期刊文獻類型具有內容豐富、信息量大等特點,并能反映新成果、學科動向,影響面廣;其次博碩士論文的質量高,選題新穎,具有獨創性,多為前沿性的研究課題。這也是今后圖書館主要建設的資源,是向教師用戶重點推介的資源。對于醫學學科,會議文獻的推介也是必不可少的,會議論文內容雖不如期刊成熟,但是學術水平高,反映最新成就和發展趨勢,也是不可或缺的資源類型。endprint
如圖3所示,教師經常使用中文數據庫情況:以CNKI中國知網為最常用,占87%;其次是維普中文期刊服務平臺,占49%。經常使用外文數據庫情況:外文數據庫利用率低,使用率相對大的是Springer和Elsevier電子期刊全文庫,分別占56%和35%。
醫學院教師常用CNKI期刊數據庫,其他數據庫資源中,也有部分符合教師需求,但沒得到充分了解和使用,需要圖書館學科館員加大推薦力度并指導使用;如ProQuest學位論文全文庫,涉及11大學科,包括了醫學學科,是目前國內唯一提供國外高質量學位論文全文的數據庫,在學術研究中是十分重要的信息資源。另外對于符合其學科的試用資源也需要推薦。
2.3 教師利用電子資源時主要遇到的問題
教師利用電子資源時主要遇到的問題,如圖4所示,62%的教師認為不熟悉電子資源檢索方法,52%的教師認為獲取原文困難。由于醫學院是專科學校合并為本科院校后的二級學院,圖書館的數字資源也進行了整合,資源比以前增多,有部分數據庫是以前沒有使用過的,所以不太熟悉檢索方法。升級為本科院校后,教師的信息檢索能力也需要相應提升,需要進行前期指導培訓。獲取原文難,需求得不到滿足,說明圖書館的咨詢服務、文獻傳遞、館際互借等服務沒有得到充分利用。
如圖5所示,62%的教師不知道圖書館提供的在線咨詢、電話咨詢、Email咨詢以及面對面咨詢等相關咨詢服務;教師找不到所需資料時,也不知道可以通過圖書館的館際互借和文獻傳遞服務幫助解決,這些都說明圖書館需進一步加強深入院系宣傳推廣,通過各種有效的辦法加強與教師聯絡,積極解決他們的問題和需求,提高服務的便捷性。
2.4 希望了解圖書館哪些培訓講座內容
如圖6所示,74%的教師建議舉辦本學科信息資源檢索和利用的講座;圖書館要根據教師不同學科、不同院系的需求,有針對性地進行開展培訓和指導。其次推介圖書館的其他相關專業學科資源,宣傳介紹圖書館有哪些服務。
2.5 希望圖書館開展哪些中外文數據庫培訓
如圖7所示,教師希望圖書館開展CNKI期刊數據庫培訓占87%,維普占73%,目前醫學院的教師使用中國知網和維普數據庫等中文數據庫較多,都具備了一定的基礎檢索能力。但高級檢索以及專業檢索還需開展培訓指導學習,如提高檢索速度,查準、查全等檢索技巧和途徑。外文數據庫利用率普遍較低,主要原因是外文數據庫對用戶的外語水平有較高要求,對于外語水平較低的用戶檢索、閱讀都比較吃力,很少使用外文數據庫。要提高外文文獻的利用率,還需教師自身積極主動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同時圖書館要多開展外文數據庫檢索的運用。
3 建議與對策
本次對醫學院教師進行圖書館數字資源利用的現狀、信息需求、行為特征等調查,發現存在電子資源檢索方法不熟悉、獲取原文困難、不明確電子資源服務的內容和特色等問題。圖書館進行資源整合,不管是紙本資源還是數字資源,內容都比以前豐富,但是大量的數字資源并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原因在于開展咨詢服務工作時間比較晚,相對其他院系醫學院教師對資源利用水平有待提高,最后就如何提升醫學院教師資源利用能力和水平提出建設性意見。
3.1 重視館員能力建設
注重發揮館員的專業優勢,加強對館員的素質和能力培養,比如圖情技能、教學能力、公關能力、語言表達、團隊協作等多方面系統學習。著重指導館員對數據庫的管理與利用,熟悉掌握相關醫學類資源文獻檢索、資料查詢、收集和數據挖掘等使用方法。館員應結合操作實例,直至體會及掌握其全部功能,有助于提高檢索效率。
3.2 建立教師服務檔案
首先建立教師信息檔案,比如根據用戶不同的需求分成教學、科研、學習三個層次的服務對象,準確把握用戶需求與行為。升為本科后,對教師的教學質量、教學水平要求更嚴格,對科研工作量也有任務規定。目前,醫學院教師的科研產量還是相對較少,館員在做好基礎服務工作的前提下,今后可以考慮為教師科研全程定題服務,逐步做好為教師教學、科研的學科服務。其次通過加強與教師的溝通與交流 ,關注用戶信息需求的變化并及時滿足新需求,那么在幫助用戶排除獲取文獻的障礙、困難、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雙方共同成長的過程;積極解決他們的問題和需求的同時,一方面館員的專業素養能力得到體現,也提升圖書館服務成效和影響力;另一方面,館員、用戶的學識能力不斷增長。
3.3 積極運用先進技術,加強宣傳推廣
及時快速宣傳推廣,把學科服務團隊信息及服務內容印刷發給院系老師,在主頁上完善電子資源的介紹和使用指南,新的電子資源通過QQ、微信、E-mail、公眾號等形式及時進行通報發布,讓教師能及時了解圖書館的電子資源和最新動態,為及時發布服務信息和有效開展互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進一步深入院系宣傳推廣,開展面對面或者電話咨詢、郵件咨詢、實時咨詢等進行充分溝通,方式相互配合互為補充,能夠獲取最真實、最迫切的信息需求,同時也實現及時有效地互動。提供針對學科資源的各種咨詢服務,在服務過程中才能充分發揮數據庫的作用。
有效促進教師在此后更多地利用圖書館、 更便捷地獲取需要的資源。
3.4 加強教師培訓
教師具備有一定的信息能力,但是檢索技能基礎還是比較薄弱。升本后,數據庫增多,很多數據庫是以前沒有用過的,所以對現有的電子資源、數據庫檢索方法的功能不熟悉。可根據教師的具體情況到學院開展數據庫培訓和指導。比如對于新入職的老師,要盡早把圖書館的服務內容、相關資源的推介指引介紹給新老師;對于較熟悉圖書館資源的教師,則可提供更專業的數據庫檢索培訓;對于教學任務繁重的教師,也可以提供一對一的指導,比如有部分教師除了要上課,還要去醫院科室出診,工作任務重,圖書館可以嵌入到科室中去開展小范圍的培訓。這都將切實提高用戶對圖書館相關資源和服務的認知度,有效促進用戶在此后更多地利用圖書館、更便捷地獲取需要的資源服務。培訓講座時間也可以考慮放在申報科研工作前進行,這樣效果會更好。講座前發放各種宣傳手冊或數據庫使用說明,還可以提供一些網絡教程培訓,使沒有時間參加專題講座培訓的老師,能夠隨時獲得培訓。
3.5 優化網絡環境
大部分的電子資源都要求在IP范圍內使用,使得教師在校外使用電子資源極其不便,必然影響他們使用電子資源的積極性,館員到院系推廣的效果也相對差一些。解決的問題首先要把校外遠程登錄系統完善好。其次館員在進行數據庫介紹的時候需特別強調告知教師,哪些數據庫在校內有效IP內進行認證,點擊注冊之后,個人認證賬號可以在校外使用。哪些數據庫可以使用漫游賬號登錄下載,這樣更方便教師使用數據庫。當本館資源確實無法滿足需求時,充分利用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及時做好教師的文獻傳遞服務工作。
3.6 加強數字資源的整體建設
目前學校專業醫學數據庫相對較少,要加大力度縮短差距,圖書館在選擇購買數據庫時,應結合用戶的普遍性文獻資源需求,也要考慮用戶科研、教學、學習等方面需要,重點采購綜合性的和適合學科專業設置的資源。在訂購數據庫前,篩選適合學科要求的數據庫聯系試用,并通過郵箱、院系群等方式及時推送給相關學院博士、教學科研人員征求他們的反饋意見。
【參考文獻】
[1]張效貞,王麗琴.圖書館資源利用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以山東濰坊醫學院為例[J].中國科技信息,2017(07):94-95.
[2]申衛群.高校圖書館外文電子資源利用研究[J].蘭臺世界,2015(11):126-127.
[3]黎金鳳.專升本高校圖書館要重視參考咨詢工作的開展[J].梧州學院學報,2013(03):42-46.
[4]余述淳.面向高校圖書館用戶需求的層次化信息服務[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07(02):64-67.
[5]劉春梅.醫學圖書館參考咨詢服務現狀調查與分析——以徐州醫學院圖書館為例[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4,24(01):15-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