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林 高平 曾金鳳

[摘要]目的 探討定期回訪在脊柱傷病患者出院后的康復應用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88例脊柱傷病并已經出院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是否定期回訪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44例。對照組未定期回訪,研究組定期回訪。比較兩組回訪前后的肢體功能與心理狀況評分、并發癥情況、復發情況、患者與家屬對康復知識了解情況。結果 兩組患者回訪前的肢體功能與心理狀況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回訪后的FMA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SDS評分、S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的并發癥發生率、復發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患者與家屬對康復知識了解合格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在脊柱傷病患者出院后進行定期回訪可以改善患者的肢體功能與心理狀況,降低并發癥發生率與復發率。
[關鍵詞]定期回訪;脊柱傷?。怀鲈海豢祻?/p>
[中圖分類號] R68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8)1(a)-0064-03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habilitation application effect of regular return visit to patients with spinal injury after hospital discharge.Methods From March 2016 and March 2017,the clinical data of 88 patients with spinal injury after discharge in our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ccording to whether the regular return visit,they were even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research group,44 cases in each group.In the control group,no regular return visit was used,while in the research group,regular return visit was adopted.The scores of physical function and psychological status,complications,recurrence,and awareness of rehabilitation knowledge by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before and after visi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Before return visit,there was no great difference in scores of physical function or psychological statu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The FMA score after return visit in the research group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scores of SDS and SAS in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grea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and recurrence rate in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grea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qualified rate of understanding rehabilitation knowledge by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in the research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 Regular return visit after hospital discharge for patients with spine injury can improve the physical function and psychological status,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and recurrence.
[Key words]Regular return visit;Spinal injury;Hospital discharge;Rehabilitation
脊柱傷病患者出院后常因經濟困難、活動不便、交通不便等原因很難做到按時來院復診。部分患者回家后因難以適應家中的生活,加上家屬照顧不周等原因,肢體功能康復訓練難以堅持,進而發生壓瘡、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并發癥,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甚至死亡[1]。研究顯示,定期回訪對于并發癥的減少、康復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2]。本研究回顧性分析我院脊柱傷病患者的臨床資料,探討定期回訪在脊柱傷病患者出院后的康復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88例脊柱傷病并已經出院的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是否定期回訪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44例。對照組中,男24例,女20例;年齡25~64歲,平均(42.3±3.6)歲;單純胸椎骨折、胸腰椎骨折合并截癱、胸椎合并腰椎骨折、腰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合并腰椎滑脫分別有8例、7例、12例、9例、8例。研究組中,男23例,女21例;年齡25~65歲,平均(42.5±3.2)歲;單純胸椎骨折、胸腰椎骨折合并截癱、胸椎合并腰椎骨折、腰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合并腰椎滑脫分別有9例、7例、11例、8例、9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endprint
1.2方法
對照組未接受定期回訪,僅接受常規出院指導與預約到院復診。研究組接受定期回訪,管床醫師與責任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病情制訂回訪計劃,定期到患者家里提供康復指導,時間為每次1~1.5 h,每個月1次,患者出院6個月后結束;另于最后1次回訪時,統計患者的復發率,隨訪內容具體如下。①心理干預:脊柱傷病病情復雜,給患者造成的創傷很大?;颊咴谕纯嗟恼勰ハ滦睦砩铣霈F消極、焦慮情緒在所難免。在隨訪中要根據疾病特點與患者恢復情況對患者進行合理的心理干預,減少負面情緒。②康復技術指導:將康復訓練方式教授給患者與家屬,并說明家屬支持的重要作用。③健康知識宣教:評估患者情況,針對性預防與處理壓瘡、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并發癥,例如保持床鋪的干燥與整潔,或者使用氣墊床;指導正確的翻身技巧,對受到壓迫的皮膚定期按摩,并指導功能鍛煉方式。④生活習慣指導:飲食干預包括多攝入含鈣量高的食物,多食用新鮮蔬菜、瓜果,增加蛋白質攝入量,多飲水,為恢復提供足夠的營養支持。⑤預防便秘:為患者制訂適當的運動計劃,加快腸道蠕動速度,指導正確的腹部按摩方式,將肚臍作為中心,向左右兩邊按摩,50次為宜,早晚進行[3]。
1.3研究指標
1.3.1回訪前與回訪后肢體功能恢復情況與心理狀況 肢體功能恢復情況采用FMA運動功能量表,包含50個項目,每項分數有0、1、2分,共100分,分數越低表明肢體存在越嚴重的功能障礙。嚴重運動障礙:<50分;明顯運動障礙:50~84分;中度運動障礙:85~95分;輕度運動障礙:96~99分;功能正常:100分[4]。心理狀況采用焦慮評分(SAS)與抑郁評分(SDS),依據為Zung氏焦慮與抑郁自評量表,分數越高,患者越焦慮、抑郁[5-6]。
1.3.2并發癥情況、復發情況、患者與家屬對康復知識的了解情況 并發癥包括壓瘡、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判斷患者與家屬對康復知識的了解情況時采用我院自制的康復知識調查表,分數高于60分為合格。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5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回訪前后肢體功能恢復情況與心理狀況的比較
兩組治療前的FMA評分、SDS評分、S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回訪后的SDS評分、SAS評分顯著低于回訪前,FMA評分顯著高于回訪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回訪后的SDS評分、SAS評分低于對照組,FMA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復發率、患者與家屬對康復知識了解合格率的比較
研究組的并發癥發生率、復發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與家屬對康復知識了解合格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3討論
脊柱傷病患者難以按時定期回醫院復診與檢查,此外,部分患者具有相對較弱的理解接受知識的能力,使得其錯過了最佳康復時機,甚至還會由于疏忽而出現各種并發癥,對其生活質量造成較大影響。針對此病癥患者,開展個性化、系統化的家庭管理,全面預防患者可能出現的并發癥,這對于加速其康復進程,提升生活質量以及盡快重返社會,均有著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颊邚尼t院到家中,需要一定時間適應,因此,出院首周內,應主動至患者家中,了解其家庭狀況、是否備有簡單設備與器械等情況,對于家訪者而言,需依據實況,為患者家庭康復訓練提供指導,另對其各項功能恢復情況進行系統化觀察。
脊柱不僅具有保護人體臟器的功能,還能維持身體處于平衡狀態、連接四肢[7]。治療脊柱傷病時,大部分使用手術方式,在后期恢復中,需要加強護理與康復指導,這能提升臨床治療效果與預后質量[8]。在當前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的大背景下,人們對醫療服務質量的要求也逐漸提高,現代醫學已經從過去的挽救患者生命、減輕患者痛苦、應用醫學專業技能轉變為提升患者體驗、改善患者生活質量[9]。為脊柱傷病患者提供更為全面、完善的服務,不僅是醫院服務質量提升的表現,而且還反映出當前整體醫療水平的進步。
定期回訪能夠及時發現脊柱傷病患者出院回家后的生活自理問題、心理問題、身體恢復情況,較好地防范壓瘡、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及下肢靜脈血栓的形成[10];幫助制訂四肢功能鍛煉計劃并督促實施,進而提高患者回家后康復訓練的依從性,使身體能夠盡早恢復,更好適應家庭生活,盡快重返工作崗位[11]。脊柱傷病患者在治療后返回家中休養需要適應過程,因此在首次回訪中要對患者家中情況進行了解,例如家屬配合度、家庭經濟情況等,為患者制訂針對性的康復計劃,在以后的隨訪中注意觀察患者的康復情況;另外,在回訪中將預防與處理并發癥的方式指導給患者與家屬。該類型患者需要長期臥床休養,特別是年齡較大的患者,有可能出現壓瘡等并發癥,而指導患者及其家屬定期按摩,保持環境清潔,可有效預防[12-13]。在預防泌尿系統感染時,叮囑患者保持泌尿系統的清潔,適當增加飲水量,針對高位截癱不能實現自主排尿的患者需要導尿,回訪時指導正確的導尿與清潔方式[14]。而在預防肺部感染時,需指導患者每日進行深呼吸練習(4~6次),并有效咳嗽促進排痰,中醫養生學指出,白色入肺,因而在飲食上,可多食潤肺食物,如百合、白蘿卜等。在預防血栓性靜脈炎時,可分類指導,如久病臥床者,需告知其危害性,使患者及其家屬對此給予高度重視,另將預防方法教于患者及其家屬。
本研究中,對照組未進行定期回訪,研究組進行定期回訪。結果顯示,回訪前,兩組患者的肢體功能與心理狀況評分差異不明顯(P>0.05),回訪后研究組的FMA評分明顯比對照組高(P<0.05),SDS評分、SAS評分明顯比對照組低(P<0.05);研究組的并發癥發生率、復發率明顯比對照組低(P<0.05),患者與家屬對康復知識了解合格率明顯比對照組高(P<0.05)。齊秀杰等[15]的研究顯示,定期家訪的家訪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16.67%,明顯比未進行家訪的對照組的75.00%低(P<0.05);治療總有效率為95.83%,明顯比對照組的70.83%高(P<0.05),與本次研究具有一致性。endprint
綜上所述,在脊柱傷病患者出院后進行定期回訪,可以提升患者肢體功能,改善心理狀況,減少并發癥出現,降低復發率,能夠起到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張守慶.經后路長節段椎弓根釘棒系統治療胸腰椎Andersson損傷的臨床研究[D].濟南:山東中醫藥大學,2016.
[2]馮紅娜,沈寧江,龍彩雪.隨訪指導脊髓損傷出院患者尿管的護理[J].海南醫學,2012,23(20):150-151.
[3]周文麗,段好陽.經后路釘棒系統內固定術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合并椎骨骨折的護理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3, 22(12):155-156.
[4]肖巖巖,劉雪梅.三主體雙軌道交互式護理模式在強直性脊柱炎病人延續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2016, 30(35):4448-4451.
[5]孫梅,王純巍,甄鷹.損傷性脊柱疾病患者心理特點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11):115-116.
[6]李玉華.探討標準化搶救護理流程在脊柱脊髓損傷病人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心理醫生,2015,21(14):143-144.
[7]郝定均,賀寶榮,閆亮,等.2011-2013年西安市紅會醫院脊柱脊髓損傷患者流行病學特點[J].中華創傷雜志,2015, 31(7):632-636.
[8]額爾敦.定期家訪對慢性精神分裂癥預防復發的作用[J].內蒙古中醫藥,2013,32(7):42-44.
[9]徐璐,胡竹芳.同伴教育模式在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出院后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6):7-9.
[10]殷梅,趙海霞,李雙雙,等.積極出院隨訪對PCI術后老年患者服藥依從性及安全性的影響[J].醫學臨床研究,2016,33(8):1539-1541.
[11]謝申,祝少博.經傷椎和跨傷椎螺釘置入固定胸腰椎壓縮性骨折:脊柱穩定性長期隨訪[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6,20(4):522-528.
[12]胡竹芳,萬承賢,徐璐,等.運用微信對強直性脊柱炎出院患者行延續護理的效果[J].中華護理雜志,2015,50(2):175-178.
[13]張偉,丁堅,陳道運,等.骨盆-脊柱穩定技術治療骨盆后環損傷:10年病例隨訪分析[A]//長三角地區創傷學術大會暨2014年浙江省創傷學術年會[C].2014.
[14]盧旻鵬,邱皓,董靖,等.經Wiltse肌間隙入路短節段椎弓根釘固定結合傷椎椎體成形術治療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J].重慶醫學,2015,12(22):3105-3107.
[15]齊秀杰,楊秀軍,曹建輝,等.定期家訪在脊柱傷病患者家庭管理中的應用[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5,12(11):1639-1640.
(收稿日期:2017-09-15 本文編輯:祁海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