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劍 韓志桐 陳云照



[摘要]目的 探討小骨窗微創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1月20日~2017年1月20日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對照組,每組各50例。觀察組患者給予小骨窗微創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傳統開顱血腫清除術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并發癥發生情況及生活質量評分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98.00%)高于對照組(78.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2.00%)低于對照組(2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心理功能、物質生活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小骨窗微創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效果十分顯著,且安全性較高,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情況,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小骨窗微創;高血壓腦出血;傳統開顱血腫清除術
[中圖分類號] R54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8)1(a)-0061-03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mall bone window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induced cerebral hemorrhage.Methods From January 20,2016 to January 20,2017,100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induced cerebral hemorrhage who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50 cases in each group.In the observation group,minimally invasive therapy of small bone window was applied,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traditional craniotomy for evacuation of hematoma was provided.The treatment effect,complication rate and scores of life qualit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treatment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98.00%)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78.00%),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2.00%)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20.00%),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scores of body function,social function,psychological function and material lif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small bone window as a minimal inva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induced cerebral hemorrhage,the effect is remarkable in high safety,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s,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Minimal invasion of small bone window;Hypertension-induced cerebral hemorrhage;Traditional craniotomy for evacuation of hematoma
高血壓腦出血是臨床上十分常見的老年疾病,具有病死率高、病情危急、發病急等特點,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的不斷老齡化,導致高血壓腦出血的發病率呈逐漸上升趨勢,若不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將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及生命安全[1]。目前臨床上對于該疾病的治療方式較多,如微創血腫穿刺術、小骨窗微創術、CT導向穿刺血腫抽吸術、傳統骨瓣開顱術等,其中小骨窗微創術的治療效果十分顯著,對于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安全性較高,為目前臨床十分理想的治療方法[2]。小骨窗微創術具有較多優勢,如操作簡單、并發癥少、微創、手術時間短等,受到多數患者的青睞[3]。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小骨窗微創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endprint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日~2017年1月20日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患者均符合我國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診斷標準;②所有患者均知曉本研究情況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及同意;③臨床資料完整且依從性較好的患者。排除標準:①不接受手術治療患者;②伴有精神病家族史患者;③有嚴重臟器疾病、精神疾病及內分泌疾病患者。將使用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對照組,每組50例。觀察組患者年齡45~71歲,平均(57.23±1.02)歲;女28例,男22例;病程14 h~3 d,平均(1.69±0.35)d。對照組患者年齡43~72歲,平均(58.34±1.03)歲;女29例,男21例;病程15 h~3 d,平均(1.89±0.25)d。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傳統開顱血腫清除術進行治療,主要措施包括:經頭顱CT對患者血腫進行定位,采用標尺定位法,實施穿刺操作,穿刺采用Y-L-1型顱內血腫粉碎穿刺針進行操作,對患者實施穿刺后,抽吸患者血腫容量,不可超過總量的20%,術后第2天對患者注入尿激酶(引流管),每次注入劑量<2 U,每日1~2次,共持續3 d。觀察組患者采取小骨窗微創治療,具體措施包括:對患者實施全身麻醉后進行氣管插管操作,采用頭顱CT對患者血腫位置進行準確的定位,在患者血腫位置做一個4~5 cm的切口,將切口范圍擴大直至患者骨膜位置,采用鉆骨孔將其切口擴大至2~3 cm后,再實施血腫腔穿刺操作,對患者的血腫區域進行確認。血腫區域確認后,在患者皮質處做一個2~3 cm的切口,在顯微鏡下將血腫吸除,同時對患者實施雙極電凝止血操作。在切開患者的皮質時,應盡量避開患者的血管行走區及大腦功能區。將血腫清除后,采用生理鹽水進行沖洗,放置引流管,術畢,在術后24~48 h采用頭顱CT復查患者顱內出血情況。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并發癥發生情況及生活質量評分情況。療效判斷標準:①顯效: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經治療后,臨床癥狀完全消失,自理能力恢復,頭顱CT結果顯示血腫已完全清除。②有效: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經治療后,臨床癥狀得到明顯的改善,部分患者伴有輕微神經功能障礙,基本恢復自理能力,頭顱CT結果顯示血腫大部分消失。③無效: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經治療后,上述情況均未發生任何改變或發生加重的情況[4]。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并發癥包括:再出血、消化道出血及呼吸道感染等。生活質量評分量表共包括4個項目,即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心理功能及物質生活,每個項目評分為0~100分,分數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5]。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5.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2.3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心理功能、物質生活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3討論
高血壓腦出血為臨床上常見的老年性疾病,屬于急性腦卒中類型之一,研究表明,在我國該疾病的發病率占腦卒中患者的15%以上,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的影響。目前臨床上對于該疾病常采取傳統手術治療,但治療效果往往不佳。
小骨開窗術為臨床上治療高血壓腦出血較為有效的方式之一,具有較多優勢,能將患者血腫徹底清除,使患者的腦部供血情況得到改變,減輕患者腦水腫癥狀,降低每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腦損傷程度[6]。而傳統的開顱術則具有腦組織損傷大、手術時間長、血腫清除不徹底等不足之處,因此,臨床上對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常采用小骨開窗術治療,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并且并發癥發生率較低,廣泛受到患者的青睞[7-18]。本研究結果提示,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98.00%)高于對照組(78.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2.00%)低于對照組(2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心理功能、物質生活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采用小骨開窗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效果得到證實,且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將小骨開窗術應用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中,具有十分顯著的效果,不僅并發癥發生率較低,還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值得進一步推廣與探究。
[參考文獻]
[1]蘇寧,張瑞劍,云強,等.早期小骨窗微創手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研究[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15,14(8):659-662.
[2]李曉明.傳統開顱手術治療和小骨窗微創開顱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療效及預后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4, 11(29):40-41.
[3]沈偉俊.超早期小骨窗微創腦出血清除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效果分析[J].當代醫學,2014,18(11):48-49.
[4]茍志勇,袁淼,譚華,等.超早期小骨窗微創腦出血清除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療效觀察[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 19(5):85-86.endprint
[5]胡濤,林勇,吳春平,等.超早期小骨窗微創腦出血清除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臨床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5,9(12):33-34.
[6]韓樹生.超早期小骨窗微創手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療效及對IL-2、IL-6、TNF-α的影響[J].貴陽醫學院學報,2014, 39(2):231-232,236.
[7]張榮軍,王曉峰,唐宗椿,等.6374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臨床特點的分析及治療方法的選擇[J].中華神經醫學雜志,2013,12(1):57-61.
[8]何苗,陳智,熊左雋,等.微創鉆孔引流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手術時機及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0):5193-5194.
[9]姜京超,呂玉玲,彭龍鋒,等.高壓氧聯合微創置管血腫穿刺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研究[J].中華航海醫學與高氣壓醫學雜志,2017,24(1):72-76.
[10]楊理媛,孫曉川.治療高血壓腦出血三種術式療效和預后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9):1040-1042.
[11]季祥舉.老年高血壓腦出血98例急診微創手術治療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2):2458-2459.
[12]余鵬飛,麥興進,符樹強,等.不同手術方式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療效比較及復發影響因素分析[J].重慶醫學,2015,44(13):1839-1841.
[13]王亞飛,周志武,楊海貴,等.不同術式治療高血壓腦出血對術后腦水腫的影響[J].山東醫藥,2013,53(11):46-47.
[14]李斌,符星,鐘麗瑤,等.顱內壓監測和化痰通腑醒腦法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療效[J].實用醫學雜志,2016, 32(22):3785-3787.
[15]左光銀,于宏偉,袁玉會,等.不同術式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療效比較[J].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12,41(6):565-567.
[16]李漢城,楊克,吳植念,等.微創手術治療輕中度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7,24(22):42-44.
[17]范治國,林鳴,戴捷,等.多層螺旋CT血管造影診斷顱內自發性出血的研究[J].中國醫學裝備,2016,13(11):54-57.
[18]許金發,莊義杰,鄭雁旋.小骨窗開顱術與大骨瓣開顱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效果對比[J].中國當代醫藥,2017,24(28):73-75.
(收稿日期:2017-09-12 本文編輯:孟慶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