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明亮
摘 要:寫作教學是整個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對學生識字寫字、用詞造句、選材構思、思維邏輯等的綜合訓練。因此,它最能集中地反映出學生的語文水平。可以說,寫作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整個小學語文教學。
關鍵詞:語文寫作;技巧;閱讀
一、激發興趣培養習慣
興趣是學習的關鍵,是需求的動力。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喜歡閱讀,就像花香引來了蜜蜂一樣。學生努力尋找閱讀機會,從中獲取信息,得到了閱讀的滿足,產生愉悅的情感體驗,并因此會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樣不僅可以提高閱讀質量,也可以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和終身發展的需要。為此,我常常引導學生進行大量閱讀,不只是學習哪篇課文就閱讀與之相關的一些書籍,還給他們推薦一些適合閱讀的書籍,供學生閱讀。如向學生推薦科幻小說、童話故事、風土人情、名人奮斗故事、百科全書等。學生通過大量閱讀,拓寬了視野,增長了知識,得到閱讀滿足,產生了愉悅的情感體驗就更會增加閱讀的興趣。為了使學生自覺地,發自內心地閱讀,我還注重依靠語文本身的魅力去打動和吸引學生。讓他們在有目和對象的閱讀中逐漸培養興趣,從大量的課外閱讀中品味漢語的形象美、意境美、思想美,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以學生習作引領材料開掘
引導剖析生活,提煉生活,這是提高學生認識能力和作文水平的重要環節。但不少教師往往以自己的認識估量學生,引導過了頭;以自己的思維替代學生,指導過了度。結果,學生寫作多是借自己的手寫老師的話,用自己的筆表他人的情。因此,為使生活透視的引領到位而不越位,使生活本質的認識深刻而不超越,可利用學生對生活認識的差異,引導他們交流對生活的理解和感受,互相啟迪。由于年齡相仿,能力相近,同伴對生活的認識,他們更感親切,更能接受,也更易受益。
三、注重思維引導想象
巴爾扎克說過:“一個能思想的人才是一個力量無邊的人。”課標也強調“讓學生完成閱讀教學任務時,常常借助一篇篇課文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如,教學《草原》一課,課文構思有兩條線:明線是景美、情深;暗線是草原的特點。教學中我抓住暗線設計提問,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引導學生按照這條暗線從整體到部分的進行分析,經過思考得出草原的三個特點:草原是美麗的;草原是寬廣的;草原的人民是熱情的。
每個學生都具有豐富的想象能力,引導學生,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不僅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而且更能深刻地理解課文。學完《凡卡》一文后,我給學生出了一個小練筆“爺爺收到凡卡的信以后”。學生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各自展開想象。有的想,爺爺收到信以后,立即趕到城里,揍了老板一頓,救回了凡卡;有的想,爺爺看了凡卡的信,痛哭不已,可沒有辦法,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念叨“我可憐的凡卡,你忍著吧……”經過討論,同學們認為爺爺除了哭,他沒有其他的辦法,也不可能救回凡卡,因為爺爺是哪個社會中生活在最底層的貧苦人。面對自己,凡卡的悲慘遭遇,他無能為力啊。這個想象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了課文,也懂得了課文的中心。
四、加強學生的閱讀積累
閱讀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閱讀能力是指學生積極涉足書海,不斷接受文化熏陶,主動培養審美情趣,為作文大量儲備知識的能力。一個學生缺乏閱讀能力或者說這種能力低下,知識心理就發育不全,很難激發作文興趣。實踐也告訴我們,大量閱讀古今中外文學名著,既可以擴大學生視野,拓寬知識面,又可以引發寫作欲望,提高鑒賞能力,還可以逐步豐富語言、詞匯、寫作素材,領會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寫作規律。“積學以儲寶,酌理以富才”。因此,本中知識的學習對于小學生的學習來說是遠遠不夠的,教師應引導學生再閱讀一些課外書籍,以此達到豐富詞語,進行廣泛地語言表達方法的學習,提高讀寫能力。
五、詞句推敲:以學生習作引領
小學生作文,往往片面追求敘述的具體,而忽視語言的錘煉;片面追求語言的華麗,而忽視語言的樸實。對此,簡單抽象地灌輸習作知識,效果并不理想。而一個班級,總有學生在語言錘煉方面做得不錯,可借助他們的典型習作或片段,引導朗讀體會,感悟寫法。如:《煎雞蛋》寫好后,教者引導對下列片段閱讀品味,交流點評。
【片段】我雙手捧起油壺,顫抖著身子把油倒進鍋去。“噼里啪啦”,鍋里很快炸開了,油星在里面蹦跳,像可愛的小娃娃在開聯歡會。該打蛋了,可我卻猶豫了,油星蹦到手上不燙傷才怪呢?但總不能不打呀!突然,我想到了一個妙法——關掉煤氣灶。果然,煤氣灶一關,鍋里平靜了。我不慌不忙地抓住雞蛋在灶臺上輕輕磕破,兩個大拇指對準蛋殼的縫往外一掰,“哧溜”一聲,蛋清、蛋黃都滑進了鍋里。蛋清一到鍋里,很快由透明的液體變成白色的固體。蛋黃被蛋清“包圍”,整個兒看去猶如盛開的花,乳白色的花瓣,金黃色的花蕊。好漂亮啊!
生:“我雙手捧起油壺,顫抖著身子把油倒進鍋去”寫得好,“雙手捧”真實地寫出了油壺的重,“顫抖著身子”既寫出了煎蛋時的手忙腳亂,又寫出了害怕被油燙的緊張心理。
生:“油星在鍋里蹦跳著,像可愛的小娃娃在開聯歡會。”這句話寫得很形象,把“蹦跳著的油星”比做“開聯歡會”的“小娃娃”,非常有趣。
生:我覺得打雞蛋一句寫得很細,“輕輕磕破”寫打的動作,“往外一掰”寫“掰”的動作,“哧溜”“滑進”把蛋清、蛋黃進鍋的情景具體形象地寫了出來。
生:寫蛋清、蛋黃進鍋后的情景很形象,“很快由透明的液體變成白色的固體”寫出了蛋清的變化,把“煎雞蛋”比成乳白色花瓣、金黃色花蕊的“盛開的花”,太形象了。
總之,在閱讀教學中,注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去閱讀,去思考,養成好的閱讀習慣,這樣就能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達到閱讀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