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礦井生產過程中,掘進機作為一種非常重要的機械設備,直接影響到礦井的安全生產,掘進機能否正常運轉,受其使用過程中諸多因素的影響,尤其是日常使用時設備的潤滑工作,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掘進機能否正常工作。因此,加強對掘進機潤滑系統的研究和探討,對保證礦井的正常生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掘進機;自動潤滑;技術研究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05.062
0 引言
煤礦井下環境惡劣,粉塵較大,環境潮濕還時常有滴水現象的發生,掘進機長期工作在這種環境下,對自身機械部件尤其是各關鍵銷軸及軸承都有很高的要求,也是掘進機容易損壞的原因。在日常維護和保養中,除了提高掘進機各部件的強度,還需要及時對關鍵銷軸及軸承等部位進行潤滑保養。下文詳細介紹一種掘進機自動潤滑系統的應用研究方法。
1 研究掘進機自動潤滑系統的必要性
由于煤礦生產條件的限制使得掘進機結構緊湊、承載大,因此軸承、齒輪等摩擦副部位承受的壓力負荷較大。所以,對于掘進機來說,有效的潤滑是延長設備使用壽命的關鍵。軸承、齒輪靠齒輪油能實現良好的潤滑,而摩擦副等部位則依靠人工手持黃油槍定期進行注脂來實現潤滑。這種潤滑方式主要存在以下缺點:
(1)井下工人需定期用黃油槍給支重輪注入潤滑脂,每次注脂還要拆卸輪軸端面上的螺堵,費時費力;
(2)補加潤滑脂的量難以掌握,只能依靠工人的經驗來判斷,而事實上過多過少的潤滑脂對滑動軸承和浮動密封的影響都是不利的。
所以,以掘進機電控為控制中心,結合現場經驗與各種傳感器的數據而運行的自動潤滑系統,是掘進機自動化發展的必然和要求。
2 研究掘進機自動潤滑系統的意義
目前,市場常用的掘進機潤滑主要靠工人手動潤滑和液壓手動潤滑,手動潤滑增加工人工作強度且一些潤滑點作業不方便所以潤滑效果一般。液壓手動潤滑需要在開泵的時候才能潤滑,這樣也會增加工作量,且潤滑效果不能確定。研究依靠電控系統自動控制的潤滑系統,通過控制器對電磁閥或電機等元件進行控制,進而實現潤滑泵定時定量的輸出潤滑脂,從而實現對潤滑點的潤滑控制。只要設備開機工作,即可保證各摩擦副始終處于良好的潤滑狀態,不受人為和工作環境的限制,減少了設備因潤滑不良而造成的損壞,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提高設備效率。
3 研究開發的主要內容及關鍵技術
3.1 主要內容
該項目主要研制一套掘進機用的自動潤滑系統,作為煤巷機械化掘進高效作業線的重要組成部分。該產品在滿足掘進機正常潤滑的前提下,實現了自動集中潤滑。對現有電氣系統進行改造,使電控能夠記憶掘進機的工作時間和潤滑狀態來確定潤滑的時間,且在潤滑過程中可以在操作箱上顯示,用于觀察潤滑效果。
3.2 關鍵技術
(1)掘進機電控系統因為增加潤滑功能而增加的電氣控制和線路保護部分,使得潤滑泵能夠正常工作,在出現電氣故障的時候能夠實現保護動作。
(2)潤滑泵和潤滑管路的選擇,通過計算和現場經驗選擇合適的潤滑泵、潤滑管路以及適量的潤滑油脂。
3.3 主要技術指標
在滿足掘進作業要求的前提下,該項目成果將實現掘進機潤滑系統的自動化,實現高效生產,提高設備的自動化應用水平,降低工人勞動強度,另外該項目成果能夠較好的適應煤礦井下惡劣的工作環境做好防火、防爆、防潮、防銹和防腐蝕等問題,為掘進機能夠節能、高效、穩定的工作提供潤滑支持。將提高掘進機的可靠性、延長掘進機的使用壽命。
4 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
根據東華重工掘進機在各個礦的使用情況,分析掘進機潤滑中出現的問題,組織人員廣泛調研,最終研究出一套適合掘進機的自動潤滑系統。
目前,東華重工機電裝備制造分公司擁有雄厚的技術力量和物質條件,足夠能力對掘進機的潤滑系統進行改造升級,并且出廠的各種機型都可以作為試驗機型進行試驗。
兗礦東華重工機電裝備制造分公司是集生產、實踐、科研于一體的質量效益型企業,設備先進,管理高效,科研實力強,長期從事煤礦設備的制造與維修,培養了一支高技術的隊伍。特別是近幾年,開發了多種綜采、綜掘工作面相關設備,比如:遙控掘進機、遙控式拆裝機器人、新的電控箱和操作箱等自動化程度較高設備,積累了寶貴經驗,為開發新項目打下了良好基礎。
5 預計經濟、社會效益
自動潤滑系統與傳統的手工潤滑方式相比,能夠解決現在掘進機潤滑過程中的,工人工作強度大,潤滑效果不佳,自動化程度不高和維護掘進機帶來的危險等問題,提高了整機潤滑的可靠性、延長掘進機使用壽命,另外,該種潤滑方式更具有一次安裝,后期不需要維護等特點。同時自動潤滑系統的應用也為提高煤礦機械的自動化程度,提供了強有利的技術支持。自動潤滑系統的應用提高了設備潤滑率,減少了由于潤滑不良造成的部件損壞而產生的不必要的開支,降低了配件投入成本,提高綜合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李鴻琳.基于AMESim的掘進機自動潤滑系統的設計與研究[J].煤礦機械,2015,36(10):26-30.
[2]張磊,王清峰.EBZ200型遠控掘進機集中潤滑系統的設計與分析[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2013,27(12):49-54.
[3]韓義,徐昆鵬,吳海嶺.遞進式集中潤滑系統在掘進機中的應用[J].煤礦機械,2011,32(11):187-188.
[4]支建燊,胡建華,王文耀,邱兆湘.掘進機自動集中潤滑系統設計[J].煤礦機械,2011,32(06):183-184.
[5]權鈺云,王傳武.自動集中潤滑系統在掘進機上的應用[J].液壓氣動與密封,2010,30(11):64-66.
作者簡介:閆葉俊(1979-),女,本科,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