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紅兵
摘要:隨著中國近幾年來經濟社會建設的進步與加劇,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與要求更是有了前所未有的提升,而對于高職院校的畢業生而言,在這種激烈的環境下如何脫穎而出、從增強個人職業體能來獲得社會用工單位的認可已經成為了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與此同時這對高職院校的體育課程設置更是提出了更高要求,下面就來結合實踐對高職體育課程融入職業體能訓練的對策展開探討。
關鍵詞:高職體育課程;職業體能訓練;對策與探討
隨著社會的發展,高職院校的體育課程設計與推廣已經成為了這個時代下提升職業體能的重要渠道,特別是在這種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每一所高職體育院校都應當擔負起提升學生職業體能與身心健康的重任,為每一名學生的發展奠定基礎保障。與此同時高職體育課程教學必須要以學生的職業體能作為重要途徑,在樹立學生樹立健康、正確的職業體能價值觀的同時,為后續的職業發展奠定基礎。
一、職業體能的含義
人類是一個奇妙的載體,它能將自身所存在的一些體能、后天獲得的情況與先天遺傳進行高度融合與涵蓋,通過對身體機能、身體形態以及運動素質等多方面進行協調與適應。而我們說所的“職業體能”則是指個人體能與就業崗位相關的身體素質進行綜合耐力程度與適應力的完美呈現。
二、強化高職體育課堂職業體能的主要途徑
首先,必須要提升高職體育教學觀念。學生與教師都應該擁有一種與時俱進的學習態度,在這個高速進步的時代必須要對職業體能環境下的高職體育課程教學建立全新認知。要在每一名學生的頭腦中都打造一種職業體能意識,以此來展開各類教育、教學活動。
另一方面,教師更是要從轉變個人思想出發,將體育教學的主體地位歸還給學生們來打破師生之間的種種矛盾。同時,還應當通過增強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來強化他們對整個職業能力的把控。將學生日常的學習、生活與體育鍛煉進行高度融合,對現有資源進行充分利用,發揮資源優勢。
其次,從未來就業需要入手來進行體育教學創新。在轉變思想觀念的基礎上,我們還應當從職業領域需求來審視學生職業體能的重要性。在職業體能培養的過程中,更是要充分的考慮到學生日后所從事的工作類型與實際需求,以此作為出發點來進行相關教學內容、訓練內容的設置。
例如對于文職類專業的學生而言,他們未來伏案工作的可能性較大,而且日常可能會接觸到諸如會計、文秘、人事專員、行政專員等工作,這就需要他們具有一定的靜坐能力以及細致的耐心,所以我們在進行日常專業體能訓練的時候便要針對這些特點來安排一些太極拳、有氧運動以及棋盤類運動;對于工程類學生而言,他們日后可能會從事諸如工程監理、地質勘察隊員、現場土建施工等工作,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則是要培養學生不僅要擁有較強的體魄,同時還應當必須要有較強的耐力,通過對自身力量的儲備與提升來進行培養,在進行體能教學的時候,教師應當盡可能多的安排一些長跑、引體向上等科目;而對于一些技術類專業而言,他們日后可能會從事諸如機床操控、焊接工藝等職業,這就要求他們的手腕不僅要有力量同時也要求有一定的穩定性,所以我們在進行職業體育訓練的時候要盡可能多的為他們提供一些拳擊、啞鈴練習等體育活動,以此來滿足日后崗位工作的需要。
三、強調體育教學手段的優化
現階段的高職體育院校教學中,其教學手段與教學方式的不同將會對整個的教學質量有所重大影響,特別是在職業體能提升的環節中更是要強調優化教學手段。每一名體育教育從業教師都應當突破封閉式教學的瓶頸,從打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入手、利用小組教學、分層教學等手段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在強調職業體能訓練的基礎上滿足學生對于各項職業體育教學的需求,在調動學生對體育領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不斷強化體能素質的提升與優化,同時在實施的過程中教師還應當以一種循序漸進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指導,切不可急于求成、揠苗助長。
四、制定科學、有效且詳盡的考核制度
現階段的國家高校體質健康標準中已經對高校大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健康標準進行的明確規定,一旦這些學生不能夠完成測試標準便會影響到日后的畢業甚至學位證的辦法。這種考核手段雖然具有一定的激勵作用,但卻也同樣存在較強的盲目性。所以在高職院校體育職業體能培訓中必須要結合市場就業需求來積極調整教學機制,在督促學生打造科學、有效的體育鍛煉行為的同時來提升整個職業體能的獲取水平。
除了上面提到的幾點外,職業院校的體育教學還應當圍繞著個性化、健康化的主題進行展開,并配合相關的教學革命與創新來打造一條適合職業院校教學、就業發展的康莊大道。
結論
新時代下的社會建設離不開人才的支撐,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的人才大戰有越演越重的趨勢,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以及畢業生而言更是要從個人職業體能角度來優化自身的競爭意識。而在社會就業壓力的作用下,高職體育教師更是應當承擔起優化學生體能、提升職業訓練等方面的重任,以一種與時俱進、滴水穿石的毅力來實現整個高職體育課程的教學革命與創新。
參考文獻:
[1]黃瑞苑.高職體育課程融入職業體能訓練的對策探討[J].湖北體育科技,2011,30(1):92-93.
[2]陳剛.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高職體育拓展訓練課程建設對策研究[J].考試周刊,2015(84):94-95.
[3]錢巧鮮.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高職實用性體育課程改革研究——基于工場操作類職業的實踐探索[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29(2):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