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宇揚

焦作北依太行山,南臨黃河,作為一個歷史悠久、山清水秀、文化豐富的中原城市,我為之自豪。“南水北調”工程是我國一項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工程。有東線、中線和西線三條調水線路。其中中線工程是南水北調總體布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宏偉的生態工程。中線工程受水區往往缺水嚴重,經濟社會的發展不得不靠大量超采地下水維持,從而造成地下水大范圍、大幅度下降,甚至部分地區的含水層已呈疏干狀態。實施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后,可使受水地區的缺水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生態環境將有顯著改善。
焦作市是南水北調工程唯一一個穿城而過的城市,也是受水區。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必將對焦作市城市建設產生重大影響。
一、契機與改變
南水北調穿越城市,形成一道蜿蜒前行的水渠,更是一條綠色的美麗長廊,像是預示著一座城市將煥發新的生機,迎來改變,也迎來發展的契機。它改變了環境,促進焦作市治理水污染,補給水資源,作為以農業為主的北方干旱城市,水是尤為珍貴的,帶給人們希望和未來。而在同時大批工程進行,增加就業機會。促進經濟發展。在焦作市向旅游城市和生態園林城市轉化的過程中,南水北調就像一股新鮮的血液,源源不斷地輸送養料。
當今世界面臨著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一系列重大問題。生活就在我們身邊,昭示著人們,發展無可阻擋。我們作為其中的一份子,享受著發展帶給我們的便利,但同時也必須意識到,發展是一把雙刃劍,有豐厚的利益,往往也伴隨的還有弊端。
二、環境問題無法忽視
發展就是高消耗,高增長的消費經濟模式,南水北調工程建設施工破壞地表植被,河道開挖、筑堤、棄土堆置破壞土壤結構,土地淹沒改變了原有的濕地結構系統,野生生物生長環境被破壞,打破了原有水源區動植物自然生態平衡,新物種入侵導致生物多樣性,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極壞影響。
河道開挖、筑堤、棄土堆置破壞土壤結構,破壞地表植被,改變地形現狀,最終在重力作用和降雨情況下會導致水土流失。同時北方氣候干燥,南水北調工程建設會抬升一些地方的地下水位,蒸發加大,使鹽分在地表聚集,最終導致土壤鹽堿化。
其實人類的發展腳步過快,總能影響周遭環境改變,甚至是惡化。人類活動違背了自然生態規律,急功近利,盲目開發自然資源。因過度砍伐引起的森林覆蓋率銳減,因過度放牧引起草原退化,因濫肆捕殺引起許多動物物種瀕臨滅絕,盲目占地造成耕地面積減少因毀林開荒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地下水過度開采造成地下水漏斗,地面下沉,因其他不合理開發利用,造成地質結構破壞,地貌景觀破壞等。
可是,人類要發展究竟怎樣與自然達成和諧共存?人類要有一個信念,人類不是在在保護地球,而是在保護自己。
三、放緩腳步 等待自然
可持續發展在今天已經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詞匯,但是我們還沒有真正理解它的意義,不知道它在現在、未來幾代人發展的過程中所起到的積極的作用。承認大自然的內在價值,把人與自然視為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尊重并維護生態系統的完整、美麗和穩定。
可持續發展鼓勵經濟增長,它是以保護自然為基礎,控制環境污染,改善環境質量減少生態破壞,保持地球生態系統的完整性,以持續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資源,使作類的發展保持在地球承載力之內。是以消除貧困,改善和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為目的,要與社會進步相適應。
人有權利利用自然,通過改變自然資源的物質形態,滿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但是我們應該放緩發展的腳步,用心感受自然給人類的饋贈,同時學會放緩腳步,補償因人類急于求成帶給自然的破壞和傷害,等待自然的恢復。
南水北調經過的不是焦作一個城市,在契機和改變、發展和繁榮的同時,帶來的環境問題也值得人們深思,我們的國家在大踏步的向前走,新興的城市、待建的工程比比皆是,只有穩健的、可持續的發展才會讓穿越焦作的河流長清、讓中國的每一個角落健康樂居。仿佛地球的脈搏沉穩有力的跳動,它扣人心弦的脈動牽著每一個人的心,握緊我們的雙手,讓這聲音經久不息地響下去,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