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眾所周知,科技館屬于公益性的科普教育機構,其主要的功能就是展覽教育。基于此,文章將科技館科普教育活動作為研究重點,闡述提升活動影響力的有效途徑,希望有所幫助。
關鍵詞:科技館;科普教育活動;影響力;提高途徑
通常情況下,科技館會借助常設展覽與短期展覽的形式,并舉辦其他的科普教育以及科學文化交流、科技傳播活動,在輔助性展示、參與、體驗與互動性展品的基礎上,不斷提高科學興趣,針對公眾實施科普教育。目前階段,國內科技館的發展形勢理想,但同樣在科普教育活動舉辦方面存在諸多不足,特別是科普教育活動影響力方面。由此可見,深入研究并分析科技館科普教育活動影響力的提高途徑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組建高質量水平的科普教育人才團隊
(一)員工深入學習以增強自身工作能力與科普教育水平
科技館工作人員在業務學習方面,應對多樣化方式加以利用,對科技館業務知識進行學習:
第一,綜合素質的培訓。要求工作人員對行業前沿技術進行學習與掌握,以保證靈活地掌握崗位所需知識以及技能,對世界范圍內的科學教育發展動態加以關注。在深入研究科技館教育內涵、特點以及方法的基礎上,實現教育理念的創新性發展,不斷提高科普教育的水平。
第二,貫徹并落實送出去與請進來模式[1]。科技館應定期組織工作人員參與其他科技館的參觀和學習活動,可以邀請其他科技館具備豐富科普經驗的工作人員進行交流與溝通,對同行業發展中的成功經驗進行借鑒,對優秀科普方法加以學習。
第三,綜合考慮業務的特點,積極組織并開展業務知識競賽等多種活動。其中,可以組織科技館工作人員參與國家級科普劇的比賽或者是科技輔導員競賽,以保證工作人員自身業務水平的提高,強化其競爭能力。
(二)借助激勵機制調動工作人員熱情
首先,要與工作人員基本需求相適應。根據需求層次理論分析,將人基本需求細化成五個不同的層次,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與自我實現。
其次,和諧環境的營造。因工作單位的人員性格、分工以及閱歷都存在明顯的差異,所以,在工作實踐中很容易發生矛盾以及不協調的問題,所以領導應統籌全局,踐行民主思想,對不同的意見進行聽取,保證員工之間的團結,實現凝聚力與向心力的全面增強。
再次,以幫促管。科技館幫助員工上進,以保證所有工作人員都能夠積極地樹立集體榮譽感,針對各項工作都能夠參與其中,并提出獨特的想法與建議,進而營造團結且不辭辛苦的工作環境。
最后,充分發揮激勵作用。在使用激勵方式的過程中,一定要因人而異,保證靈活且多樣性,與年齡、愛好以及部門和職務不同的人的需求相適應,進而實現對人們積極性的有效調動。通過對激勵機制的靈活應用,使工作人員積極性得以調動,提高自身的素質水平,數量業務操作,確保工作勁頭更充足,為科普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二、科普展示手段的全面創新
在舉辦展覽宣傳并普及科學知識的過程中,推進了科技館的可持續發展。而為了不斷增強全民科學素質的效果,只是依靠單一手段具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必須保證開展內容的豐富性以及科普活動形式的多樣化。
(一)基層科普活動的開展
可以通過流動科技館與科普大篷車進入社區與企業,或者是農村和學校等方式,結合年齡層次與知識需求不同的人群,全面創新科普活動形式,并且與社會熱點相結合,積極開展科普活動,以保證以上場所發展成科技館科普宣傳陣地的延伸路徑,確保公民科學素養水平的提高[2]。
(二)公眾教育內容的豐富
可以積極舉辦科普講堂,或者是科技探索系類的展教活動,通過類型不同的大型臨時展覽以及青少年機器人競賽等多種活動形式,實現公眾教育內容的豐富化發展。
(三)館校合作發展
科技館應當和學校構建合作關系,并將中小學生當做對象開展培訓課程。而學校要綜合考慮實際需求,合理地制定出科普課程菜單,向學校提供并選擇。其中,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了科學夢工廠、科學手工坊、趣味實驗室以及機器人俱樂部等。學生在接受科技培訓的過程中,能夠對科學形成正確地認知,并且對科學知識進行學習,將科技館的科普教育功能充分地發揮出來。
(四)結互助網絡平臺討論科技問題
近年來,網絡技術的發展速度較快且取得了理想的成績。為此,科技館應在這一優勢之下,積極舉辦并開展不同類型的活動,以保證現代科普傳播作用得以充分發揮[3]。另外,應對熱愛科普工作的愛好者進行吸納,并參與科普宣傳工作當中,積極組建完善的科普志愿者網絡,向社區的群眾以及人民群眾普及與科技相關的知識。
三、科技館展示內容的創新
對于科技館展覽功能而言,科普展示是核心,而展品則是科普展覽教育的重要基礎。為此,創新科普展示內容也是科技館未來生存與發展的必要路徑。對于展品的展示形式、內容以及實現手段而言,若采用單一方式很難與觀眾的體驗需求相適應,所以要結合集成技術等多種科學技術,在演示與感受等手段的幫助下展現出來。
結束語:
綜上所述,伴隨大眾科技水平的全面提高,在科學普及形式以及內容等多個方面都提出了全新要求。在新時期背景下,科技館科普工作應不斷拓展思路,保證科普教育活動影響力得以增強,創新科技館的發展路徑,以保證國民科學素質水平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隨敬秋.科技館科普教育效果有效提升的具體方法[J].新商務周刊,2017(7):196.
[2]張麗霞.淺談科技館科普教育活動的創新[J].科技視界,2017(24):188-189.
[3]袁靜丹.淺談怎樣提高科技館科普教育活動的影響力[J].科技展望,2016(22):336-336.
作者簡介:鄭文君(1984.10)女,大學文化程度,文博系列館員,現就職于黑龍江省科學技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