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賀
摘 要:在礦區的實際開采過程中,做好水文地質情況的勘查工作尤為重要。這是因為只有做好礦區水文地質情況的勘查才能夠做好劃分工作,才能基于此制定出相應的防治水規,為水安全的防治創造良好的條件,為礦區的安全生產奠定有益的基礎。為此本文筆者即結合個人實踐工作經驗與相關參考文獻,基于復雜地質條件下的礦區水文地質劃分展開粗淺的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復雜地質條件 礦區 水文地質 類型劃分
中圖分類號:TD7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10(c)-00-02
隨著近些年來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礦區在水文地質環境的開采中也逐漸走向了復雜性的水文地質環境在之中。而在這種復雜地質環境之下,如何做好礦區水文地質類型的劃分則尤為重要。也只有如此,才能夠為礦區的安全生產提供有力的參考依據,進一步推動礦區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為此以下筆者即結合個人實踐研究經驗與相關參考文獻,以某個礦區的實際生產情況為例,對復雜地質條件下的礦區水文地質類型的劃分展開粗淺的探討,以供廣大同行在今后的實踐工作過程中提供有益的建議。
1 以某礦區的實際生產情況為例
伴隨著采礦區規模的不斷擴大,開采深度的不斷加劇,礦區的含水層逐漸被揭露出來,以至于在勘測礦區的水文地質環境也越發的復雜多變,致使礦區實際的水文地質環境也會相應的產生變化。所以,在水文環境的勘探過程中,對礦區水文地質類型的劃分就顯得尤為重要。
本文筆者以20世紀80年代投入使用的某礦區的實際情況為例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看到此礦區的地理分布情況可謂是十分的復雜多變,該礦區正好處于整個礦帶的中部位置,礦產資源大概的埋深情況在-180~776m左右,實際礦產的儲存量超過35t,其中鐵礦石的儲存量最高。而結合礦區的實際開采情況可以看到,大直徑深孔充填采礦法在礦區開采中的應用雖然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企業本身的采礦能力,但因為水文地質環境十分復雜也大大地提升了開采工作的困難性。尤其是在排泄地下水過程中會產生漏斗問題,因此一旦進入雨季,礦區涌水量也就會大大增加,使水資源環境發生變化,進而加劇礦區巖溶的覆蓋區產生塌陷問題且塌陷范圍十分大,也就致使礦區在開采過程中極易發生水害問題,水文地質環境的整治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
2 復雜地質條件下的礦區水文地質類型劃分采用的方法
在開采礦區的過程中必須做好相應的勘察工作,在結合礦區的生產情況對水文地質的類型進行劃分。具體而言在劃分水文地質類型時,為了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證礦區開采安全,提高礦區開采效率,就必須要做好水文地質環境的評價,利用評價結果劃分水文地址類型,從而提升礦區開采的安全性。
第一,礦區水文地質環境具備的基本特點。根據該礦區的基本信息材料,我們可以得知在該礦區中具備十分豐富的含水巖層且種類相對較多,其中碎屑巖類裂隙類、松散巖類、碎屑巖夾碳酸鹽巖類、巖漿巖類以及碳酸鹽巖類的含水巖是最多的物種含水巖類型。因為碎屑層隙類型的含水巖,其屬于砂礫石型的含水層,厚度范圍主要在1~15m左右,部分區域還屬于黏性土層,一旦鉆孔出現了涌水問題,其相應的產水量應該在0.026~0.185L/s·m左右;松散巖類的含水巖的普遍厚度在17m左右,且存在著許多的裂痕發育現象,裂痕之間閉合連通性能也不算好,所以不含水現象較為普遍且即便是含水也相對較弱。但即便如此松散巖層的風化帶依舊具備含水性,且局部張性裂隙十分密集并具有很好的含水性。結合勘察結果我們可以得知,這類型含水巖的涌水量主要在0.035~0.042L/s·m左右;碎屑巖夾碳酸鹽巖類含水巖厚度在40m左右,裂隙巖溶如若發育的相抵較好,那么其深度能夠達到270m,最深時甚至能夠達到400m。此種巖類其含水性相對較弱,涌水量也大概控制在0.153~0.305L/s·m左右;巖漿類的含水巖屬于風化帶裂隙巖的一種,涌水量主要控制在0.001~0.067L/s·m左右。通常情況下當單孔含水量低于500m3/d時,在分化較強的環境下,如340井深區域,其風化裂隙含水量勢必會低于400m3/d,涌水量大概在1000~1500m3之間,由此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巖漿類的涌水量還是相對較大的;碳酸鹽巖類的含水巖,在其分布區域之內存在著許多的小溶孔巖溶裂縫,這些裂縫之間不僅是相互連通的,局部還有巖溶的分布。因此從總體含水量來看是相對較弱的,相對應的滲水性也相對較弱。此外,采取化學檢驗的方法對礦區地下水進行分析則可以清楚地看到,上述幾個類型的含水巖,其含水巖都相對較深,且流淌與循環性都不是很好。
第二,礦區充水因素分析。結合水文地質的相關特點我們可以得知金屬礦區礦床充水的主要原因,為以下幾點:大氣降水補給;地表水補給;碳酸鹽裂縫側向補給,且因為巖溶裂縫其本身是處于閉合狀態的,所以裂縫之間并不具備良好的連通性,所以充水補給量也相對較小。如若我們從中部區域巖質入手,對其實際分布情況加以分析,則可以看到該地區主要以鉆性土為主,滲透性相對較差,所以充水補給也就相對較小。大氣降水能夠使雨水進入到石縫之中起到補給作用,再加之地形結構十分的特殊,也就使得沿河地帶分布了十分廣大的巖層裂隙,河水深入到巖縫時也能夠起到良好的補給作用。此外,在礦區的實際開采過程中因為突發水事故,出現地面塌陷問題也會引起河水倒灌,給地下水進行補給。
第三,對礦區水文地質類型的劃分方法。在劃分礦區水文地質類型時候必須要根據礦區水文地質的實際情況,使用最為恰當的方法。而這就需要勘察人員系統且全面的分析礦區水文地質的基本情況,對水文地質的類型進行劃分,進一步明確重點水害區域,礦區實際的充水條件等做出詳細的分析評價之后,結合水害所帶來的影響,制定出最為科學合理的方案,為礦區的生產安全提供必要的保障。
3 結語
通過本文筆者的粗淺闡述主要是想讓更多的人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勘查工作在礦區開采過程中十分重要且十分必要的。所以在實際開采過程中必須要針對礦區水文地質的實際情況,做好相應的劃分工作,并且基于實際的情況制定出相應的防治水規,這對復雜環境下的礦區資源的安全生產有著十分積極的推動型作用,同時也是礦區安全生產的重要基礎條件。因此值得礦區企業給予足夠的重視,深入探討與分析水文地質的勘查工作。
參考文獻
[1] 王萬金.礦區水文地質類型劃分與特征分析[J].世界有色金屬,2017(9):137-138.
[2] 馬文國.論地質勘查中礦區水文地質相關技術問題[J].世界有色金屬,2017(11):227-228.
[3] 趙龍,賈軍峰,李應宗.礦區水文地質研究進展及中長期發展方向[J].世界有色金屬,2017(19):222,224.
[4] 劉學良.礦區水文地質研究進展及中長期發展方向[J].居舍,2017(28):7.
[5] 李廣侖.分析貴州省某礦區水文地質特征及礦井充水因素[J].能源與環境,2017(4):41,44.
[6] 方明發.礦區水文地質環境對采礦安全的影響解析[J].世界有色金屬,2016(9):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