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素妨
摘 要:本文通過探討左右江革命老區土木工程專業人才需求現狀,進而分析百色學院開設土木工程專業的意義,并且從學科專業支撐、師資力量、實驗室和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專業培養方案等方面,研究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專業建設,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專業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地方院校 土木工程專業 專業建設
中圖分類號:TU-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10(c)-0-02
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新發展理念”,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同時加強水利、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管道、電網、信息、物流等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因此對百色學院土木工程專業建設有一些思考。
1 專業建設的意義
左右江革命老區的振興發展急需大量的土木工程專業人才。2015年3月,國務院發改委發布了《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規劃(2015—2025)》。根據規劃,為了建設左右江革命老區城市群,將滇黔桂三省牢固連接在一起,國家將通過在現有的城市布局基礎上構建“兩環三縱四橫”區域開發主骨架”。2016年廣西區“十三五”規劃提出把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擺到國家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和脫貧攻堅戰略中謀劃,將完善交通骨干網,加強農村道路建設,大幅提升老區通達率,加快老區新型城鎮化和美麗鄉村建設。
然而,左右江革命老區區位優勢明顯,但基礎設施薄弱。老區地處滇黔桂三省區交界,是我西南地區通邊達海的重要通道和面向東盟開放的前沿地帶。但區域以山地地貌為主,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鐵路、公路的路網密度和等級均低于周邊地區水平,快速通道少,區域互聯互通能力不強。
根據《百色市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發展目標,謀劃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24項重大工程。除此之外,還將有15條鐵路,20條高速公路、1個機場擴建工程作為左右將革命老區振興的輔助工程上馬。以上項目總投資將突破2100多億元人民幣。因此,要完成上述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將大量需求土木工程專業的人才。
顯然,百色學院土木工程本科專業是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和振興左右江革命老區的需要,是對接左右江革命老區地方經濟發展的急需和特需專業,可支撐該地區新型城鎮化建設。
2 專業建設情況
2.1 建設較好的學科專業支撐
土木工程專業可分為道路橋梁工程和建筑工程兩個方向,根據百色學院的實際情況主要開設建筑工程方向的課程。目前,開設有《建筑工程識圖與制圖》《土力學與地基基礎》《建筑工程施工技術》《房屋建筑學》《建筑工程結構》《工程測量》等土木工程類核心課程。
百色學院通過建立左右江革命老區城鎮化發展研究中心的科研平臺,聚焦區域城鎮化發展中大型工程項目建設、區域城鎮化發展、資源環境與生態工程建設、國土開發及特色村鎮規劃與建設等城鎮化建設重點領域,重點開展左右江革命老區、邊疆地區和滇黔桂交接地區城鎮化發展過程中急待解決的實際問題研究,構建科研、教學、專業、學生創新創業有機銜接的發展體系。
2.2 建設一支專兼結合、教學科研能力較強的師資隊伍
百色學院目前有土木工程類專職教師27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高級工程師6人,講師4人,工程師1人,中高級職稱比例為51.8%,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和講師以上職稱的教師達到100%;其中“雙師雙能型”教師8人,占專職教師的29.6%。土木工程類外聘教師16人,其中教授1人,高級工程師11人。
近年來,土木工程及相關專業教師團隊,獲得省部級科研項目10項,出版專著、編著和教材3余部,發表論文百余篇,先后獲得省級科研獎勵3項,地廳級獎勵10余項。為土木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儲備了師資隊伍。
2.3 建設較完善的實驗教學設施和種類齊全的圖書資料
百色學院現有土木工程類圖書43564冊,土木工程類期刊38種。建有建筑面積為2000m2的實驗室,設有材料力學實驗室、工程制圖實驗室、工程造價實驗室、工程結構實驗室、規劃設計實驗室、工程測量等專業基礎實驗室共10間,單價在1000元以上的儀器設備有665臺(件);近2年來,實驗室改造和校內實驗實訓室的建設,購買了萬能壓力機(數顯)、全自動水泥抗折抗壓一體機、微機控制扭轉試驗機,這些條件保證了土木工程專業的實驗教學。
2.4 建設能滿足人才培養需要的協同育人中心
百色學院與廣西區內外企事業單位展開深入合作,先后與廣西建通投資集團、廣西長江天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廣西眾益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南方測繪集團、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西火天信工程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等10多個企業建立了校企合作關系,并在此基礎上與廣西建通投資集團深度合作建成1個校企一體、產教融合的協同育人中心。廣西建通投資集團全方位全過程參與土木工程專業建設、課程設置。在百色學院成立了廣西建通投資集團監理部、測量部和施工部,聘用百色學院優秀在校生到其工地實習。該協同育人中心以“引企入校”作為校企合作辦學的內向發展模式,建立校內實習實訓課堂,以“推校入企”為校企合作辦學的外延發展模式,建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因此建成了“校中企”和“企中校”,為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夯實基礎。
3 結語
這些的實驗教學設施、實踐教學基地、教學科研平臺和協同育人中心為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提供了平臺,有利于百色學院土木工程專業的發展,有利于培養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弘揚工匠精神;有利于培養服務百色及周邊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具有百色精神特質、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土木工程專業應用型高級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 何紹芬.關于地方本科院校應用型專業建設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1(8):35-36.
[2] 羅愛忠,方娟,陳昌祿.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專業教學方法的改革與探索——以畢節學院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3(25):42-44.
[3] 楊林興.論川滇黔革命老區的歷史貢獻與開發建設[J].學術探索,2015(7):12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