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何佳艷
一座集劇目排練、研討和倉儲功能的“夢想城堡”,近日在通州臺湖建成并試運行。這就是搭建歷時三年半、總建筑面積近6萬平方米的國家大劇院舞美基地。
國家大劇院舞美基地位于通州臺湖鎮,東臨湖亦路,南至京通街,西至臺湖西路,北至京湖路。這個總建筑面積59781平方米的“夢想城堡”,總投資5.2億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功能最全,集設計制作、排練合成、服裝道具展示、技術交流研討和倉儲于一體的舞美基地,將為北京城市副中心提供新的公共文化服務。
蜿蜒在屋面的連廊如“飄帶”般蔓延,基地內的建筑被一一串聯起來,舞美基地的建筑群營造出半包圍態勢的靈動空間。值得一提的是,舞美基地的舞臺與國家大劇院最大的歌劇廳舞臺一比一設計,大劇院在裝臺備演時,就可以在舞美基地的場地演出。這個舞臺位于舞美基地核心的合成劇場內,其與國家大劇院舞臺“一模一樣”的設計,將充分保證劇目在此排練時如同身臨國家大劇院的舞臺一般。
合成劇場內配套設計了3個排練廳、13個化妝間、4間琴房、838個觀眾席,觀眾席中還嵌入了可升降的樂池。
合成劇場東側的露天劇場是基地的一個亮點。里面15排座位可容納600余人,不僅可以排演劇目,還能舉辦音樂節、小型音樂會。開放的觀演方式會讓市民更有參與感,而露天劇場的觀眾席,則巧妙利用了其正對面的藝術交流樓屋頂綠化的延續,延伸出一個露天看臺。
藝術交流樓的樓頂是個屋頂花園,這里不僅是觀眾的活動區域,也是藝術交流樓的“外延陽臺”,可以讓參會者休息。
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道,該舞美基地有兩個“世界之最”:規模最大、功能最全。“它的總面積為59781平方米,集設計制作、排練合成、服裝道具展示、藝術交流、培訓研討和倉儲于一體。”
據了解,國家大劇院舞美基地項目是《北京市“十二五”時期社會公共服務發展規劃》和《關于發揮文化中心作用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之都的意見》的重要建設任務。
位于天安門廣場西側的國家大劇院于1998年4月由國務院批準立項,同年12月開工建設,2007年12月正式竣工并投入使用。
隨著北京市文藝演出市場的繁榮發展,國家大劇院演出場次逐年增加,而排演場所便明顯不足。同時,國家大劇院缺少舞美設計制作及儲存等專業用房,主要采取外包及租用的形式開展舞美設計制作及存儲工作,無法保障生產質量,同時也造成了資源浪費。
為解決這些難題,2012年12月,北京市發展改革委批復了國家大劇院舞美基地建設工程項目建議書,2014年11月開工建設。2016年4月,為更好地服務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舞美基地方案進行了優化調整,將合成劇場改造為專業劇場,同時完善了園林綠化、庭院景觀設計,提升園區夜景照明效果,提高綠色建筑標準。
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北京市對支持舞美基地建設主要從三個方面來考慮:
一是促功能提升,解決國家大劇院目前發展存在的困難,完善其文化服務功能之外,為副中心的文化發展帶來新的資源和契機,也為當地居民帶來更加豐富優質的文化盛宴;二是搭交流平臺。舞美基地由劇場、藝術交流樓、設計用房等不同建筑體組成了局部的文化設施群落,可為大劇院進行國內和國際文化藝術交流,培養高端演出、創作、管理等文化人才搭建平臺;三是謀空間布局。目前通州區的公共文化設施相對較少,與副中心的定位不相稱,隨著舞美基地的落戶,將會吸引本市和國內外的一些優質文化演出資源,以及相關的文化產業要素聚焦通州聚焦臺湖,從而可有效提升城市副中心的文化承載力、影響力和輻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