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對每位想當媽媽的女性來說都是一個重大考驗。不僅在心理上、物質上要做好準備,更要讓身體充分準備好,把身體調理至健康狀態,才具備順利受孕的條件,才能擔起“十月懷胎”的重任。
○
○
體質調養
孕前調理的重要性
﹃
調
養
﹄
·
·
·
·
·
·
·
·
·
·
·
·
·
女性的身體機質直接關系到女性的身體健康,中醫認為,女性滋陰平和為正常體質,但因受環境污染、工作壓力、不科學的生活習慣等因素的影響,并不是每一個女性都能達到這樣的好體質。
因此,要在懷孕前進行體質調養,以幫助身體達到最健康的狀態,從而促進優生優育。尤其是很多職場女性,長期工作在一線,身體處于亞健康狀態,更是要好好調養。
孕前調理的最佳時間
中醫認為,在孕前的半年至一年,恰到好處的身體調理,不僅能為寶寶一生的體質打下良好的基礎,也是年輕媽咪身體“全面整休”的大好時機。
一般自覺健康狀況良好者,可在預定懷孕前3-4個月開始調理;如果自己覺得健康狀況不是很理想的話,半年至一年的調理期較為理想。
○
○
一人調兩人受益
孕前調理的好處
﹃
有
益
﹄
·
·
·
·
·
·
·
·
·
·
·
·
·
胎兒成長的一切都要依賴于母體,因此,準媽媽調理身體是“一人調兩人受益”。比如:媽媽要在受孕前事先把腸胃功能調理好,加強懷孕所需營養物質(葉酸、礦物質、維生素等)的儲備與吸收。
這樣才能供給胎兒充足的營養,減少懷孕期間的孕吐,預防早期流產,舒緩妊娠水腫等不適癥狀;長期減肥或有貧血癥狀、習慣性流產者,更要特別注意孕前的體質調理。
哪些人群需要孕前調養
若是35歲以上的女性有健康失衡(如貧血)、經期不調(經期過長過短或者不規律)、基礎體溫高溫期過短、曾被診斷有子宮內膜異位(巧克力囊腫、子宮腺肌癥)、子宮肌瘤、多囊性卵巢囊腫,以及多次流產、接受過子宮外孕手術或有骨盆腔發炎病史等情況,不孕的風險將會提高。
有上述情形的女性,應在孕前先行調養體質,待體質平衡后再懷孕,可增加受孕概率,也有助于使胎兒穩定。
○
○
因人而異
不同體質的調理方案
中醫孕前調理因人而異,尤其是因體質而異。以下是五種常見體質的調理方法:
1.陰虛體質
癥狀:體型消瘦、手足心發熱、口燥咽干、頭暈眼花、虛煩不眠、盜汗、臉頰易紅、大便干燥。
生活調理:中醫認為,陰虛可由血虛進一步發展而來。因此,除血虛體質應注意的各項因素外,還要節制性生活;學會自我情緒的調節,避免暴怒。
2.陽虛體質
癥狀:嗜睡、畏寒、面色發白、不想喝水、易腹瀉腹痛、尿頻、性機能衰退。
生活調理:中醫認為“動則生陽”,要適當加強體育鍛煉。如在春末夏初時,每周可增加2—3次日光浴,每次約15分鐘。
3.氣虛體質
癥狀:臉色蒼白、氣短懶言、乏力昏眩、動輒出汗、手易麻;月經量少色淡、子宮有下墜感,受精卵不易著床,容易流產。
生活調理:保證充足的休息時間,不可熬夜,如有條件可安排每天1小時午睡,起居有規律,適量運動,每天戶外散步40-60分鐘;避免劇烈及競技性運動;注意及時增減衣物,避免著涼感冒。
4.血虛體質
癥狀:面色蒼白或蠟黃、嘴唇不紅、指甲無血色、經血過少、貧血,時常心慌、失眠、頭暈、眼花、手足發麻冷涼。
生活調理:中醫認為,陰血不足的人容易出現抑郁、焦慮的現象,所以保持良好情緒是自我調護的重點。
5.肝郁體質
癥狀:胸悶、經前兩乳脹痛、情緒不穩、小腹脹痛、舌紅苔白、脈弦。
生活調理:起床、睡覺、運動、上班、工作等,最好做個規律而又合理的安排,這樣容易使心情平靜,增加受孕概率。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以睡到自然醒,且醒后不覺得累為充足。
孕前調理注意事項
調整生活作息
健康的身體需要慢慢改變生活作息。除此之外,懷孕期間身體會消耗許多的能量,因此,孕前調養更要調整生活作息。
睡眠黃金時間
人體經絡都有特定的排毒時間,尤其在夜間十一點至凌晨一點,稱之為睡眠的“黃金時期”,此時須熟睡,身體才能獲得足夠的休息。避免熬夜,維持七至八個小時的充足睡眠。
減少生冷食物
女性應減少吃生冷食物,例如冷飲、生菜等,這些食物與身體溫差過大,會造成骨盆腔血管收縮、子宮寒冷。也要避免食用辛辣、高糖分的食品,以免上火。
另外,許多女性因工作壓力大,求子過程不順利而造成情緒低落,也可能影響身體,形成氣滯體質,因而更不易受孕。此外,須避免經期性生活,以免增加骨盆腔感染或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機會。
飲食助孕
均衡飲食是首要條件,且盡量從新鮮的食材中攝取營養。可多吃優質蛋白質如瘦肉、雞肉、魚、蛋、豆類等,因為蛋白質對生殖功能、內分泌、激素相當重要。或者適度攝取富含植物性激素的食物,例如山藥、蜂蜜、豆漿等。
“
備孕期間
準媽媽們需要盡可能
讓自己得到充分的休息
飲食上保持營養不油膩
也要嘗試鍛煉一下身體
用最好的姿態準備“造人計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