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九寒天,又到了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我們在承受著冷空氣不斷侵襲的同時,一些流行性病毒也悄無聲息的來到了我們身邊,伺機而動。
冬季,往往是流感以及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尤其是在寫字樓工作的人群,由于室內外溫度的不同,再加上冬季的環境污染較為嚴重,就更容易患上各類疾病。每到此時,身邊感冒、發燒和咳嗽的人群便開始不斷增加,且容易反復發作。這,其實是我們自身免疫力低下的表現。
導致免疫力低下的四個原因
1過度勞累
經常處于熬夜、睡眠不足,精神不振的狀況,人體的免疫力會隨之下降,感冒、胃腸感染、過敏等疾病也會不期而至。
解決方法:日常一定要注意勞逸結合,注重睡眠,盡量別熬夜。
2過度保護
過度保護會使身體的適應能力停留在經過了特殊處理的環境之中,一旦外界環境沒那么好的時候就易生病。
解決方法:不要過度的保護自己,平時要多注意與外界的接觸。比如說冬季天冷了,完全可以在做好保暖的同時讓自己多出來曬曬太陽,多接觸自然環境,對身體的適應能力,抗病能力均有提高。
3隨意節食
對免疫系統破壞最大的是不良的飲食習慣,有的愛美女性習慣長年節食、挑食,導致攝入能量太低,以及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不能為身體提供必需的營養,從而影響自己的免疫力。無論出于什么目的,隨意減掉一頓飯都不利于身體健康。
解決方法:建議沒有特殊疾病的成年人一日三餐最好這樣安排:早飯一杯牛奶,一個雞蛋,可以適當加點主食。午飯可以豐富點,總量上蔬菜類占一半,蛋白質(肉類、肥肉限量)和主食占一半。晚飯盡量吃易消化清淡的食物。一般女性一天的主食是6~8兩,男性是8兩~1斤為好,但也要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適當變化,以每頓飯沒有飽脹的感覺為好。
4身體老化
身體老化是正常的現象,也是引起免疫力下降的根本原因之一。
解決方法:年紀大了,要注意保持身體健康,多注意日常的保健,有病就要及時就醫,切記小病不治拖成大病。
?
六招提高免疫力
天天鍛煉不能缺
在合理飲食的同時還要多運動,兩者結合是增強自身免疫力的最簡單方式。
要把運動看作和吃飯一樣重要,天天鍛煉不能缺。
多吃菌菇提升免疫力
菌藻類食物如蘑菇、木耳、銀耳、紫菜等營養豐富,還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冬季干燥,多吃些潤燥食物,如冬瓜、蘑菇、白木耳等,水果如蘋果、梨、獼猴桃、香蕉、柚子、桔子等對身體健康很有利。
易感冒的兒童,用百合、黃芪、核桃仁和甜杏仁熬粥喝,可補氣益肺。在吃這些食物的時候,也要注意一下飲食禁忌。
好心情很重要
研究發現,人體的免疫力與情緒有密切的聯系,快樂的人比抑郁的人更容易擁有良好的免疫力。
這是因為良好的情緒能使大腦分泌出一些有益健康的化學物質,激活人體免疫功能,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長。所以,要想提高免疫力,切記每天都要保持好心情。
上午10點的太陽最進補
多曬太陽,可促進腸道鈣、磷吸收,生成維生素D,有利于增強體質,提高人體免疫力,防止感冒等疾病乘虛而入。
上午10點到11點曬太陽最好,此時空氣清新,紫外線偏低。
流淚也能調節免疫力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流淚能起到調節免疫系統的作用。
當你的精神蒙受突如其來的打擊時,流淚有助于人體驅散壓力激素,緩解心理緊張,從而有效避免一些心理疾病或其他疾病的發生和發展。
“三豆飲”增強免疫力
將黃豆、綠豆、赤小豆三種豆磨成漿飲用,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具體做法:取黃豆25克、綠豆25克、赤小豆25克、白糖適量。
將上述三種豆洗凈浸泡至漲后混合磨成漿,加水適量煮沸,以白糖調味飲服,每日2次,早晚服用,可長期食用。
?
中醫穴位法提高免疫力
1
風池穴
在項后枕骨下,與乳突后凹陷處,是足少陽膽經上的一個重要穴位。針5~8分,針刺角度向對側眼窩方向刺進。按摩方法:①先用右手拇食指岔開,分按兩側風池,兩指同時用力一捏一松25下;換左手捏拿風池25下。②用兩拇指分按兩風池,余四指抱頭,兩拇指同時用力揉捻旋轉各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頭痛、頭暈、失眠、感冒、高血壓、發熱、頸項強直、目赤痛、目眩、流淚、青光眼、視神經萎縮、鼻衄、耳鳴、腰背酸痛、中風等。
2
曲池穴
屈肘成直角在肘紋外端,凹陷中,掌心向內取穴,是手陽明大腸經上一個重要穴位。針5~7分。按摩方法:①用右手食指按壓在左手曲池上,拇指托住少海穴(在肘窩底、曲池穴相對),拇食兩指同時用力捏捻50下;換左手捏拿右肘曲池50下。②用右手拇指按壓捻揉左肘曲池50下;換左手拇食指捏拿揉捻右肘曲池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發熱、高血壓、肩肘臂痛、咽喉腫痛、上肢不遂或抽搐、扁桃腺炎、關節炎、月經不調等。
3
合谷穴
拇、食指掌骨之間,也是手陽明大腸的一個主要穴位。針3~7分,孕婦忌針灸。
按摩方法:用右手拇食指岔開,捏拿左手合谷50下;換左手捏拿右手合谷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頭痛、感冒、目赤痛、鼻炎、鼻衄、齒痛、臂痛、咽喉腫痛、中風、口眼歪斜、無汗、多汗、便秘、經閉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