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安源

沒有驚天動地的業績,也沒有曲折引人的故事;這是一個平凡的影像科醫生,他的事跡也是很平凡的事跡。然而,7月10日上午,筆者在漯河市第二人民醫院采訪時,卻聽到了這樣一種關于他的傳聞:該院影像科副主任醫師、科室主任宋貴良,20年來,他把CT、磁共振、放射、介入當武器,勇擒病魔,從未疏漏。被廣大患者稱贊為沖在第一道防線上的“偵察兵”。
為探究竟,筆者來到了漯河市第二人民醫院影像科,可馬上見到宋貴良并非易事,因為找他檢查的病人實在太多,根本擠不出時間見我們。直到中午下班后,筆者才見到忙了一上午的宋貴良。沒有寒暄,說明來意,這位工作認真、愛崗敬業、十分低調的宋大夫對筆者說:“雖然我在這個崗位上已工作了20年,擔任科室主任11年,得到了不少患者的信任,但這都是歷任院領導帶領我們全科室醫務人員團結一致、不斷探索的結果,我離患者的要求還相差很遠。”
據了解,現年44歲的宋貴良,出生于周口西華縣農村,品學兼優的他于1998年7月畢業于新鄉醫學院臨床專業,而后被分配到該院影像科至今。工作中,他兢兢業業,嚴格要求自己,真誠服務患者,受到了該院領導和廣大患者的一致好評。由于他潛心鉆研,攀登不止,曾多次到河南省人民醫院、河南省胸科醫院、鄭州大學三附院進修學習,并于2007年擔任了影像科主任。
這20年來,宋貴良一直堅定地認為:做為一名影像科醫生,病人找你去檢查,首先要有高尚的醫德,更要有過硬的醫技,這樣才能盡到一位白衣天使的神圣職責。宋貴良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在日常工作中養成了一個習慣,不管每天有多忙,他都要把當天檢查過的病人病情匯總起來,病情比較重的,他還會主動打電話詢問患者。他說:“做為一名影像科醫生,一定要有火眼金睛,不能遺漏任何細節,影像檢查要求檢查報告必須準確無誤。為此,需要影像醫生要有過硬的技術,更多的心力,責任和擔當去為病人著想,這樣才能為患者和臨床醫生提供更多的影像信息及診斷依據,使病人免遭誤診,延誤病情。”
2017年10月1日凌晨,在漯河市源匯區問十鄉境內發生了一起嚴重的車禍,其中有一位重傷患者劉某,當天在該院骨科作了手術,回病房后,傷者一直血壓不穩并持續下降,高壓降到60mm汞柱,低壓降低到40mm汞柱,雖經全力搶救,但血壓還是持續下降。經緊急會診,決定馬上通知正在休假的宋貴良主任來參與檢查及搶救。宋主任趕到后立即對患者進行CTA檢查,發現是由盆腔一小動脈持續出血所致。他迅速組織安排導管室醫護人員參與手術,和科室同志一起成功地為劉某進一步做了DSA檢查并栓塞肇事血管,這才使病人轉危為安,脫離了險情。做完手術后已經是早上6點多了,休假的宋主任并沒有馬上離開醫院,不顧疲憊的他又與科室人員為其他兩名患者做了介入手術。

曾找宋貴良主任做過檢查的一名退伍軍人說:“宋大夫,您真像戰場上的偵察兵啊!診斷如神,要不是您發現得早,診斷準確,還多次打電話詢問我的病情,催促我趕快住院治療,恐怕我的肝病早就耽誤了!”
面對院領導的認可和眾多患者的好評,面對用心血和汗水換來的一本本榮譽證書,宋貴良主任沒有把這一切當成自己驕傲的資本。如今,他帶領著全科醫務人員在新的起點上不斷地追求和探索——以病人為中心,用精湛的醫技,熱心、細心、耐心為病人當好“偵察兵”,高度防止病魔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