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阮孝清 史文晉

“企”無人則“止”。企業的發展關鍵在人,人是企業最寶貴的財富。基于此,五陽煤礦加強人才培養,以點帶面成立黨員創新工作室,堅持干部上講堂,注重后備人才管理,努力為礦山培育枝繁葉茂的“人才大樹”。
綜采安裝隊和供電隊分屬一二線,但是卻有一個共同點:都擁有自己的黨員創新工作室。在這里,黨員的引領作用和傳幫帶作用得到了充分體現。
“黨員創新工作室讓我們隊的創新工作整體向上‘跳了跳’。”綜采安裝隊黨支部書記關強說,“基層隊組的創新來自于對工作難題的解決,有的職工點子不少,但苦于沒有師傅在實際操作中進行系統點撥,導致創新只能停留在理論上。現在,大家把好的創新想法在每月黨員創新工作室的活動中提出來,干部職工集思廣益,群策群力,開言路,理思路,在實現創新的同時,職工素質也得到了提高。”
該礦把黨員創新工作室與人才梯隊建設緊密結合,發揮團隊的力量,帶動成員多想事、多干事、多動腦、多動手,每月結合“技能大師工作室”和全員培訓活動,通過技術過硬的黨員傳幫帶的形式,更新員工知識,收集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在黨員創新工作室的建設和推進過程中,該礦始終以塑造“創新基因”、打造“創新高地”為目標,使成果迭出,成效彰顯。以供電隊為例,截至目前已培養高級工45名,其中2名黨員在集團公司技術比武中取得第一名。
前一段時間,一張“課程表”在五陽煤礦科隊級干部的電腦桌面上“扎了根”。175節課,從副總到隊級干部都被“逼”上了“講臺”。
“聽課的是各單位黨政正職和系統干部,不拿點真東西出來,怎么能‘壓’得住他們?”雖然距離授課時間還有將近3個月時間,該礦電力科科長丁亮就開始著手準備了,做課件、找材料,忙得不亦樂乎。
根據《五陽煤礦持續引深“干部上講臺、培訓到現場”活動指導意見》的要求,該礦結合工作實際,制定“百期干部上講臺,業務素質大提升”和“技術能手傳幫帶,比學趕超共提高”活動實施方案。方案中把課題分類和教學內容細化,分為管理、創新、技能、案例、黨建等五類,要求授課人員結合本系統、本部門、本單位工作特點及自身優勢選擇授課內容,既“畫好圈子”,又給“講師”一定的發揮余地。“講師”都不敢懈怠,因為他們不僅授課前要填寫《授課登記表》,還要接受職工學校對教案的審核。職工學校還要組織專業教師聽課,對授課質量進行評估,并向組織部反饋。

此次“干部上講堂”活動人數之多、范圍之廣、力度之強都是前所未有的,受訓人數幾乎涵蓋了全礦所有干部職工,真正實現了全礦齊“充電”。
2017年,五陽煤礦的干部選拔中出現兩匹“黑馬”——綜掘二隊隊長謝俊和綜掘三隊隊長曹建來。前者成為該礦的安監處處長,后者則成為該礦調度室主任。回顧二人的成長經歷不難發現,這樣的提拔看似偶然,實則必然。他們都是從基層隊組技術員成長起來的大學生干部,在業務科室、黨支部書記、隊長等崗位輪換期間,均表現優異。
月度下井指標、年度測評、技術革新、專業論文發表……在五陽煤礦,大學生干部戲稱考核像“闖關”,完成有難度,但更有成就感。為進一步加強對大學生干部的培養管理,切實提高一二線隊組大學生常務副隊長、大學生副隊長、主管技術員及其他大學生干部的綜合能力和業務水平,該礦制定了積分制考核細則,優秀人員將納入后備干部人才庫,作為干部選拔任用、評先選優的重要依據。一次考評不稱職的由分管礦領導進行誡勉談話,連續兩次考評不稱職的,組織部將提請礦黨政領導予以免職。在此基礎上,建立后備干部人才庫,保證人才梯隊的有序接替。